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公众”认定的标准
本文关键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不特定人 多数人 亲友 单位内部人员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下行的压力日益增大。机遇之海中处处隐藏着“非法集资”的暗礁,一方面,民营中小企业以“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在市场空间中以“立方式”增长,这些新兴的脆弱企业面临着融资门槛高、融资途径少,融资难度大的制约,很容易触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底线;另一方面,奸诈狡猾的犯罪份子隐藏在互联网金融的大浪潮中,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在严重冲击金融秩序的同时给社会公众造成严重的财产利益损失,在社会各地引发群体性事件。而认定“公众”标准抽象又模糊,束缚中小企业发展潜力的同时也使得不少犯罪份子逃脱法网,因此有必要严肃审视“公众”标准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茫茫的金融大海中,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树立一座明亮的灯塔,同时用这道刺眼的光让那些隐匿在黑暗中的犯罪份子暴露出来,让他们无处遁形。传统认定“公众”的标准主要有两种路径。首先是积极路径,也就是从“公众”的定义入手对“公众”的标准进行解释和界定。主要存在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当以集资对象的不特定性和开放性来界定“公众”,而不应以人数众多来界定集资对象的社会性。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当以人数为界定的标准。因为只有人数众多,才能在大范围、短时间内筹集到大量资金。第三种观点是认为“公众”的标准应当是不特定且多数人。按照这种观点,特定的多数人和不特定的少数人都应当被排除在外。第四种观点认为“公众”应当指多数人或者不特定人(包括单位),认为对象的不特定性无法说明非法集资的实质违法性,还应当将符合一定人数标准的众多性。按照该观点“特定的少数人”和“不特定的多数人”都应当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对象的要求。其次是消极路径,也就是从“公众”内涵的应有外延出发,将“亲友”和“单位内部人员”排除在“公众”的范畴。传统认定公众的标准存在着五个方面的问题:(一)传统标准抽象模糊导致操作难度大;(二)传统标准与此罪犯罪客体的内涵不一致;(三)传统标准与直接融资的对象特征不匹配;(四)传统标准与现代民间庞大融资需求不相符;(五)传统标准滞后难以适应金融创新的挑战。德国刑法中“资本投资诈骗罪”中的“不特定多数人”和日本出资法中的“不特定且多数人”的概念,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公众”认定标准。而美国判例对于类似中国刑法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是将其认定为“投资合同”,纳入到证券法的范围内进行规制。在对域外的经验进行借鉴的问题上,贺卫、王鲁峰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公众”界定标准》中在对“公众”的概念进行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借鉴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对“公众”不特定且多数人的界定。金善达在文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不特定对象”标准之改良》中提出应当借鉴美国私募融资安全港制度,将“投资人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并且已经了解关于筹资的必要信息”、“投资人具有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这两种情形排除在“不特定对象”认定的考虑范围外,并由筹资人对此承担证明责任。笔者认为要认定“公众”,应当对“公众”标准做实质解释,在探寻此罪保护客体的内涵并追溯至此罪立法目的基础上,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纳入直接融资的监管体系,对于投资性质的集资行为可以借鉴中国证券市场中类似“合格投资者”的规定,将具有投资性质的集资对象排除于“公众”的范畴,以尊重投资者处分自己财产、进行投资活动的自由。对于道义性的民间借贷行为,应当在继续适用“亲友”和“单位内部人员”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明确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自洽的民间金融体系,即合法私募-非法私募(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发行证券、集资诈骗等)—合法民间借贷的体系。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 public " , the " public " should be defined as " public " . The second view is that " the public " should be defined as " public " . On the basis of the definition of " public " in China ' s securities market , it is suggested that " public " should be used as the supervision system of " public " . In the light of the definition of " non - specific object " in China ' s securities market , " investors have certain risk identification ability and risk - bearing capacity "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晓东;非法集资的法律透视[J];银行家;2003年09期
2 李有星;范俊浩;;非法集资中的不特定对象标准探析——证券私募视角的全新解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顾列铭;;奶牛银行的“外衣”遮盖不了非法集资的事实[J];西部论丛;2009年01期
4 ;悬赏广告当兑现[J];中国民兵;2004年08期
5 闫璐;;谨防五花八门的短信欺诈[J];农家致富;2008年15期
6 施建民;;关于集资诈骗罪中的“不特定对象”及民间融资乱象的思索——以吴英案为视点[J];法制与社会;2014年05期
7 沈双武;冉小毅;;中外审判短讯(2007年2月21日—2008年3月20日)[J];中国审判;2008年04期
8 曹海翔;公司向百姓借是借贷还是犯罪[J];人民公安;2003年05期
9 陶宏;;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若干问题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1年32期
10 黄宇;;擅自发行股票罪法律适用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如何识别防范非法集资[N];毕节日报;2009年
2 记者 罗玉蓉 通讯员 蔡锦武;我市启动处置非法集资工作[N];黄冈日报;2007年
3 彭娟;维护良好金融秩序[N];湖北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吴贻伙 通讯员 汤恒明;夫妻店十年“吸金”上亿[N];检察日报;2011年
5 许多奇;“带头大哥”为何涉嫌“网络非法集资”[N];解放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罗安宇 吴亚鹏;认清危害本质 远离非法集资[N];贵阳日报;2008年
7 程元辉;查处非法集资超5亿[N];华夏时报;2008年
8 颜梅生;公司向职工借款,缘何成了非法集资[N];检察日报;2008年
9 费尤祥;非法集资的危害及预防[N];江苏经济报;2013年
10 记者 罗玉文;防范打击非法集资 避免跌入“美丽陷阱”[N];闽西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实践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2 周静;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公众”认定的标准[D];吉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541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541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