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9 12:50

  本文关键词: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聊城大学》 2015年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范增丽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而我国又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就要求青少年不仅仅能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还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对青少年加强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实生活中,不断有青少年因为心理问题而产生社会消极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密切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本文以家庭环境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强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试图在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的行为模式以及家庭的物质条件方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努力的将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本文的具体逻辑结构如下:第一章主要对当今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剖析,从体验、人际关系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对各种积极的和消极的心理状况有所了解,并为下文提出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做铺垫。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具体分析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家庭环境的有关方面。本章共分为四节,第一节强调家庭结构的影响,从核心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及其他家庭类型的角度全面分析了对青少年的影响。第二节强调了家庭成员关系的重要性,包括父母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和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第三节侧重于家庭成员的行为模式对青少年的影响,具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在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四种不同的教养方式下,青少年的心理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第二部分是父母的期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会成为青少年前进的动力或者是羁绊。第四节侧重于家庭的物质条件,从家庭的经济水平和家庭的社会地位两个方面分析了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第三章针对本文设置的观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的行为模式以及家庭资源的配置三大方面提出解决之策,争取最大程度的发挥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432.6;D669.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龚继峰;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D];南昌大学;2008年

2 李佳;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春艳;覃超杰;温文;;广西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J];大众科技;2013年11期

2 谭亚菲;;家庭环境与青少年自尊、社交焦虑等问题的关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5年14期

3 张洪国;;积极心理学中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综述[J];读书文摘;2015年1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利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的借鉴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罗然;高中生金钱态度、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钟真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4 杜夏华;大学生积极人格特质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5 林清杰;积极体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向静芳;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7 李峰;提高高考生学业情绪之效果[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梁建芹;小学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9 郭曼;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10 赵兴万;中小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莉梅;;“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1期

2 刘慧娟;;积极心理学对公安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公安教育;2007年04期

3 何文婷;;期待效应和首因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年03期

4 苗元江;;幸福感:指标与测量[J];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5 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6 邓汉珍;浅谈后进生的积极心理和引导方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7 周春美;蔡秀芳;;罗森塔尔效应在护理专业人际沟通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8年07期

8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理念、视野及动向[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郭兰,邓芳;心理测评:开放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手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小文;论“罗森塔尔效应”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安莉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自尊及其要素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涛;从消极走向积极[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胡雯洁;单亲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归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纪琳;探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中国地方性大学英语学习的作用[D];广西大学;2007年

6 万玉梅;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苏颖;皮格马力翁效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玉萍;杨梦愚;晏静露;;农民工核心家庭融入城市的生计特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李秋生;;有感于家庭类型[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4年05期

3 王炜;战后日本家庭的变化[J];日本问题;1990年06期

4 ;中国家庭面临变局[J];教师博览;2014年05期

5 林闽钢;梁誉;刘璐婵;;中国贫困家庭类型、需求和服务支持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调查[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6 吴翠蓉;;20世纪上半叶泉州华侨家庭类型及其变化[J];海交史研究;2012年01期

7 孙芬,郭长伟;论社会转型中的家庭思想政治工作[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胡宗健;两性与家庭——《文化与两性》之一章(上)[J];零陵师专学报;1996年Z1期

9 阙政;;全家一起来“变形”[J];新民周刊;2012年34期

10 王东海;;建设新农村必须关注家庭变化[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惠静;;《重组家庭子女的青春期教育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2 王瑛;;搞好“三理”教育的关键在家庭[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3 刘德枝;;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马晓晗 王跃生;[N];中国社会报;2006年

2 吴帆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N];中国人口报;2012年

3 ;[N];中国人口报;2009年

4 唐灿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李国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胡琪 张苹 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N];中国人口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康传义 实习生 韦林鹿;[N];陕西日报;2014年

8 ;[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小彤;[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 宋健;[N];中国人口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遂;系统论视野下的乡村家庭突发事故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2 肖倩;制度再生产:中国农民的分家实践[D];上海大学;2006年

3 许沃伦;“祖荫”博弈与意义建构—大理白族“不招不嫁”婚姻的人类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胜杰;鲁西南农村青年女性的婚恋与家庭[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韩雅婷;家庭发展能力与养老模式选择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范增丽;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4 李妍;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变革[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5 高敏;马克思和恩格斯家庭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邵梅;基于幸福经济学对我国家庭发展的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7 孟庆芳;试析16-18世纪英国家庭的演变[D];内蒙古大学;2007年

8 闫伟荣;美国家庭学校的研究及其启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魏慧静;家庭发展能力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10 张忠;家庭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与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9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19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b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