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共同发展理念及其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9 20:41

  本文关键词: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共同发展理念及其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杭州师范大学》 2015年

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共同发展理念及其实践研究

吴迪  

【摘要】:尽管当今世界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与调整,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发展的两大主题,世界各国也都朝着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目标趋近。尽管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随着全球化脚步的不断加快以及新型科技的发展,整个世界呈现出的主流关系应是协调与合作。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调整自己的外交战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参与到国际体系中来,并逐渐意识到应尊重人类的共同利益。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的国际环境和中国进一步发展需要,结合我国历来秉持的和平外交政策、和衷共济的民族精神,对和平发展观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从而提出共同发展理念。在十八大报告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秉承和平发展道路,将中国人民的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更加积极地关注全球热点、参与国际事务,肩负起负责任大国的重担,同世界各国一起,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牢牢把握新一届领导人对我国外交的顶层设计与底线思维对我国外交关系发展以及拓展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着重大意义。为此选此课题做研究。本文基于中共十八大会议精神,采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对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共同发展理念这一主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第一部分阐述了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外交战略中共同发展理念提出的理论基础和时代环境。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加深,各国都处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国际现象,且以社会共生理论、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入手来讨论共同发展理念产生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因素。第二部分厘清共同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从对“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牢固树立、共同发展与和平发展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和论证,并从全方位发展的实际简析共同发展理念。第三部分论述了共同发展理念探索的实践路径,以及共同发展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潜在困难与威胁。共同发展理念拓展了中国与世界互动交流的新途径,树立了国际合作的新范式,为我国民族振兴与外交发展提供一定的思想支撑。希望本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对学术界深入考察中国外交关系有所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820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飞腾;;新型大国关系、共同发展与中国外交新理念[J];国际论坛;2014年01期

2 刘振民;;坚持合作共赢 携手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钱彤;[N];人民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行健;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反思[D];扬州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丽菊;;从传统文化角度解析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以“亲、诚、惠、容”为中心[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3期

2 高祖贵;;亚洲整体性崛起及其效应[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4期

3 高祖贵;;亚洲整体性崛起及其效应(英文)[J];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2014年03期

4 林宏宇;张帅;;超越困境:2010年以来中美安全博弈及其影响[J];国际安全研究;2015年02期

5 齐皓;;中国学界对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与分歧[J];国际政治科学;2015年01期

6 迟永;;战略再保证是中美关系的稳定机制?——评《战略再保证与决心:21世纪的中美关系》[J];国际政治科学;2015年01期

7 刘宗义;;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构建思路[J];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04期

8 纪丽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解析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J];法制与社会;2015年22期

9 刘聪;;王守仁心学视阈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10 徐汉滨;;十八大前后中国周边外交思想演进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5年2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银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刘占虎;当代中国反腐倡廉的协同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津;新型的国际关系与新型的国际法[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0年01期

2 郑必坚;;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在2003年博鳌亚洲论坛的讲演[J];理论参考;2004年05期

3 时殷弘;;成就与挑战:中国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理念与对外政策形势[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2期

4 陈学明;中国和平发展的社会制度基础——兼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沈丁立;;全球与区域阶层的权力转移:兼论中国的和平崛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宫力;孙东方;;战略机遇期与中国的和平发展[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王克宁;董欢;;浅析中国和平发展新道路的时代背景[J];传承;2008年04期

8 李本霞;;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探索——兼论从“世界革命”到“和谐世界”[J];传承;2008年24期

9 王易;;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传统文化根源探析——从儒家国家关系伦理思想的视角[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张宁;;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胡锦涛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J];党的文献;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逸舟;;加强“公民社会与中国外交”研究的几点想法[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1期

2 王卿;;共建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新理念[J];领导之友;2006年05期

3 楚树龙;王青;;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12期

4 马荣久;;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研究:回顾与前瞻[J];学理论;2009年27期

5 牛军;;三十年来当代中国外交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07期

6 ;如何看待中国外交“软”“硬”舆论反差[J];资源导刊;2012年11期

7 赵可金;;中国外交3.0版: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新走向[J];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8 冯学平;;实力·公正·亮剑是中国外交直面挑战的明智选择[J];神州;2012年17期

9 ;对国际变局与中国外交的若干思考[J];中华魂;2013年04期

10 李静涛;;“中国外交应向进取型转变”[J];环球人物;2013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公龙;;论中国外交的观念变革[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欧阳程奕;;价值视阈下的新中国外交:1949-2009[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3 李志永;;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4 牛军;;五十年的中国与世界[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牛军;;冷战与80年代的中国外交[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6 仇发华;;从朝鲜核问题的演变看中国外交倾向[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7 马驰;;略论邓小平对中国外交事业的贡献[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牛玉峰;;邓小平与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外交[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卫灵;;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的中国外交战略与策略选择[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10 ;党领导的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与经验[A];光辉的历程 宝贵的经验——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建设主要成就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刘建飞;[N];学习时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谢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尹承德;[N];解放日报;2012年

5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杨成绪;[N];解放日报;2013年

6 ;[N];人民日报;2013年

7 钟声;[N];人民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廖勤;[N];解放日报;2013年

9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王逸舟;[N];东方早报;2013年

10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王逸舟;[N];东方早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九仙;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儒家伦理取向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2 任远喆;国内舆论与中国公众外交:“国家—社会”的研究视角[D];外交学院;2009年

3 桑巴特(KEM SAMBATH);中国的“和谐世界”政策及其对中国—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欢;传统“礼”文化对中国外交的影响[D];燕山大学;2015年

2 刘剑;初论体育与中国外交的互动[D];扬州大学;2009年

3 倪志丰;中国文化软实力对中国外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翅军;从“韬光养晦”到“做负责任的大国”——冷战后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D];暨南大学;2003年

5 刘朔涛;构建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新理念[D];河南大学;2007年

6 刘兵;首脑出访与中国外交[D];外交学院;2007年

7 欧阳程奕;试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价值取向[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0年

8 樊泓莉;实事求是精神在中国外交中的应用——简析1978年以来的中国外交[D];外交学院;2000年

9 陈丽萍;关于1966—1969年阶段中国外交的研究[D];外交学院;2004年

10 尤芸蕾;“和谐世界”新理念与中国外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共同发展理念及其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0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20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7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