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至20岁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及其发展
发布时间:2021-05-05 19:41
本研究试图探讨国家认同的维度,调查和了解我国11~20岁青少年国家认同的现状及其年龄发展趋势,考察学校、家庭、民族身份等因素对青少年国家认同的影响,以及国家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关系。 为了探讨以上问题,首先需编制一份国家认同量表(National Identity Scale,简称NIS)作为研究工具。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问卷确定预测量表的项目,经过两次预测(N=189,N=219)获得正式量表。 以NIS和认同与认同混乱量表(Identity and identity Diffusion Scale)为研究工具,对武汉八所学校1152名1l、14、17和20岁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发现: (1) NIS有较好的信、效度,其精简版有28个项目,含六个维度:积极情感评价、公共集体自尊、互依信念、消极情感、自我归类和自我概念重要性。 (2) 总体而言,11~20岁青少年有较强的国家认同。在六个维度中,积极情感评价得分最高,其次依次是自我归类、互依信念、公共集体自尊,而自我概念重要性得分偏低,消极情感得分十分低。 (3) 国家认同总的年龄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儿童国家认同研究的历史简介
2.2 概念分析
2.2.1 认同与认同研究
2.2.2 社会认同理论中的群体认同
2.2.3 “群体认同”概念的测量
2.2.4 社会认同理论解释国家认同的合适性
2.3 国外相关研究回顾
2.3.1 从不同理论取向进行回顾
2.3.2 从研究领域及其发现的角度进行总结
2.4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
2.5 以往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3 研究设计
3.1 概念的界定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调查对象
3.3.2 研究过程
3.3.3 统计方法
4 量表编制与问卷施测
4.1 项目来源与问卷初步确定
4.2 第一次预测
4.3 第二次预测
4.4 正式施测
5 结果
5.1 国家认同的总体状况
5.2 国家认同的年龄发展趋势
5.2.1 国家认同总的年龄发展趋势
5.2.2 国家认同各维度的发展趋势
5.3 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
5.4 国家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关系
5.5 对国家认同的多元回归分析
6 分析与讨论
6.1 量表编制与性能
6.2 国家认同的维度
6.3 国家认同的总体状况
6.4 国家认同的年龄发展趋势
6.5 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
6.6 国家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关系
6.7 对国家认同的多元回归分析
7 本研究的局限与今后研究的建议
7.1 量表编制与性能
7.2 研究假设的扩展
7.3 纵向研究的需要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5~16岁儿童对中国人形象的评价与喜好研究[J]. 陈晶,佐斌,周少慧. 心理科学. 2004(04)
[2]群际接触理论介评[J]. 陈晶,佐斌. 心理学探新. 2004(01)
[3]城市儿童对中国人的印象及其信息来源[J]. 佐斌,陈晶,周少慧.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03)
[4]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J]. 郭金山. 心理科学进展. 2003(02)
[5]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J]. 方文. 心理学报. 2002(06)
[6]城市小学生心目中的农民形象研究[J]. 佐斌,肖玉兰.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03)
[7]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J]. 王亚鹏. 心理科学进展. 2002(01)
[8]群际行为的社会同一性理论介评[J]. 付宗国.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5)
[9]论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J]. 佐斌.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02)
[10]试论爱国主义感情的个体心理形成过程[J]. 任庆文.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1999(03)
本文编号:3170468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儿童国家认同研究的历史简介
2.2 概念分析
2.2.1 认同与认同研究
2.2.2 社会认同理论中的群体认同
2.2.3 “群体认同”概念的测量
2.2.4 社会认同理论解释国家认同的合适性
2.3 国外相关研究回顾
2.3.1 从不同理论取向进行回顾
2.3.2 从研究领域及其发现的角度进行总结
2.4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
2.5 以往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3 研究设计
3.1 概念的界定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调查对象
3.3.2 研究过程
3.3.3 统计方法
4 量表编制与问卷施测
4.1 项目来源与问卷初步确定
4.2 第一次预测
4.3 第二次预测
4.4 正式施测
5 结果
5.1 国家认同的总体状况
5.2 国家认同的年龄发展趋势
5.2.1 国家认同总的年龄发展趋势
5.2.2 国家认同各维度的发展趋势
5.3 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
5.4 国家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关系
5.5 对国家认同的多元回归分析
6 分析与讨论
6.1 量表编制与性能
6.2 国家认同的维度
6.3 国家认同的总体状况
6.4 国家认同的年龄发展趋势
6.5 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
6.6 国家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关系
6.7 对国家认同的多元回归分析
7 本研究的局限与今后研究的建议
7.1 量表编制与性能
7.2 研究假设的扩展
7.3 纵向研究的需要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5~16岁儿童对中国人形象的评价与喜好研究[J]. 陈晶,佐斌,周少慧. 心理科学. 2004(04)
[2]群际接触理论介评[J]. 陈晶,佐斌. 心理学探新. 2004(01)
[3]城市儿童对中国人的印象及其信息来源[J]. 佐斌,陈晶,周少慧.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03)
[4]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J]. 郭金山. 心理科学进展. 2003(02)
[5]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J]. 方文. 心理学报. 2002(06)
[6]城市小学生心目中的农民形象研究[J]. 佐斌,肖玉兰.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03)
[7]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J]. 王亚鹏. 心理科学进展. 2002(01)
[8]群际行为的社会同一性理论介评[J]. 付宗国.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5)
[9]论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J]. 佐斌.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02)
[10]试论爱国主义感情的个体心理形成过程[J]. 任庆文.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1999(03)
本文编号:3170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170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