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外同居中财产赠与的效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0 21:43
婚外同居现象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婚外同居不仅违背了《婚姻法》,还违背了公序良俗。从法院裁判案例来看,在婚外同居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常存在财产赠与的行为,但是,关于此类行为的法律效力,法律没有特别明确规定,学术界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司法实践一般通过区分行为人的赠与动机、赠与财产的性质,这两种方式来判断婚外同居过程中赠与财产的行为的效力,当该行为被认定为无效时,可以考虑适用域外法中的不法原因给付制度,视赠与的财产是否完成了交付等情形判决是否应该返还,而不是不分情况,将所有认定为无效的财产全部返还,通过全部返还赠与的财产来保护配偶的财产权益,由此实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本文认为,赠与行为的动机与行为的效力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通过把动机分为为了开始或巩固婚外同居关系、为了解除或结束婚外同居关系和解除婚外同居关系后其他原因,三种不同的动机来确定是否违反公序良俗原则,以此来判断不同动机之下的赠与行为效力的不同。赠与人的财产性质与行为的效率也有着密切联系,赠与人财产的性质应该区分为个人财产、配偶财产以及共同财产。根据这三种不同的财产性质来认定赠与行为的效力的不同,此外还需要据此明确举证责任的分配...
【文章来源】: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婚外同居中财产赠与纠纷的实证考察
一、据以考察的对象
二、认定婚外同居中赠与行为无效的裁判理由
三、认定婚外同居中赠与行为有效的裁判理由
四、认定婚外同居中赠与行为部分有效的裁判理由
五、婚外同居中财产赠与效力的裁判理由评析
(一)相似的案情不同的判决结果
(二)相似的判决结果不同判决理由
第二章 公序良俗与婚外同居中赠与的效力
一、作为裁判规则的公序良俗
(一)公序良俗的理论依据
(二)公序良俗在民事审判中的适用
二、违背公序良俗作为法律行为无效的原因
(一)公序良俗的考察对象是法律行为
(二)法律行为的动机与公序良俗
三、婚外同居中财产赠与行为的动机
(一)为了建立或者维持婚外同居关系而为的赠与
(二)为了解除婚外同居关系而为的赠与
(三)解除婚外同居关系后其他原因的赠与
第三章 财产性质与婚外同居中赠与行为的效力
一、将个人财产赠与同居者的赠与
二、将配偶财产或共同财产赠与同居者的赠与
第四章 赠与财产的处理与对配偶及受赠人利益的保护
一、赠与财产的处理
(一)赠与人请求返还
(二)赠与人配偶请求返还
二、赠与人配偶利益的保护
(一)赋予赠与人配偶财产返还请求权
(二)设置非常夫妻财产制度
三、无过错受赠人利益的保护
(一)受赠人已知赠与人已婚而与其同居
(二)受赠人不知赠与人已婚而与其同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域冲突的排除:立场、规则与适用[J]. 于改之. 中国法学. 2018(04)
[2]公序良俗原则在民事诉讼裁判中的适用[J]. 罗娜.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3)
[3]公序良俗在我国的司法适用研究[J]. 蔡唱. 中国法学. 2016(06)
[4]婚外同居赠与行为效力探析[J]. 魏元翰. 理论观察. 2016(10)
[5]公序良俗原则司法适用的模式与类型——基于对243个案件的统计分析[J]. 向淼.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6]婚外同居赠与法律适用研究[J]. 冯德淦.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7]夫妻一方对婚外同居者赠与之分析与司法选择[J]. 傅枫雅. 知识经济. 2015(04)
[8]婚外同居财产赠与行为之效力[J]. 孟令红.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9]论婚姻法回归民法的基本思路 以法定夫妻财产制为重点[J]. 贺剑. 中外法学. 2014(06)
[10]论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规则——一起“婚外情”赠与案引发的思考[J]. 刘洪华.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4(03)
本文编号:3293659
【文章来源】: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婚外同居中财产赠与纠纷的实证考察
一、据以考察的对象
二、认定婚外同居中赠与行为无效的裁判理由
三、认定婚外同居中赠与行为有效的裁判理由
四、认定婚外同居中赠与行为部分有效的裁判理由
五、婚外同居中财产赠与效力的裁判理由评析
(一)相似的案情不同的判决结果
(二)相似的判决结果不同判决理由
第二章 公序良俗与婚外同居中赠与的效力
一、作为裁判规则的公序良俗
(一)公序良俗的理论依据
(二)公序良俗在民事审判中的适用
二、违背公序良俗作为法律行为无效的原因
(一)公序良俗的考察对象是法律行为
(二)法律行为的动机与公序良俗
三、婚外同居中财产赠与行为的动机
(一)为了建立或者维持婚外同居关系而为的赠与
(二)为了解除婚外同居关系而为的赠与
(三)解除婚外同居关系后其他原因的赠与
第三章 财产性质与婚外同居中赠与行为的效力
一、将个人财产赠与同居者的赠与
二、将配偶财产或共同财产赠与同居者的赠与
第四章 赠与财产的处理与对配偶及受赠人利益的保护
一、赠与财产的处理
(一)赠与人请求返还
(二)赠与人配偶请求返还
二、赠与人配偶利益的保护
(一)赋予赠与人配偶财产返还请求权
(二)设置非常夫妻财产制度
三、无过错受赠人利益的保护
(一)受赠人已知赠与人已婚而与其同居
(二)受赠人不知赠与人已婚而与其同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域冲突的排除:立场、规则与适用[J]. 于改之. 中国法学. 2018(04)
[2]公序良俗原则在民事诉讼裁判中的适用[J]. 罗娜.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3)
[3]公序良俗在我国的司法适用研究[J]. 蔡唱. 中国法学. 2016(06)
[4]婚外同居赠与行为效力探析[J]. 魏元翰. 理论观察. 2016(10)
[5]公序良俗原则司法适用的模式与类型——基于对243个案件的统计分析[J]. 向淼.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6]婚外同居赠与法律适用研究[J]. 冯德淦.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7]夫妻一方对婚外同居者赠与之分析与司法选择[J]. 傅枫雅. 知识经济. 2015(04)
[8]婚外同居财产赠与行为之效力[J]. 孟令红.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9]论婚姻法回归民法的基本思路 以法定夫妻财产制为重点[J]. 贺剑. 中外法学. 2014(06)
[10]论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规则——一起“婚外情”赠与案引发的思考[J]. 刘洪华.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4(03)
本文编号:3293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293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