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7 14:39
  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创立及完善符合国际司法关于强化被害人人权司法保障的必然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案致困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困境,增加了司法的人性化和公信力,在恢复被犯罪行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观念的偏差、立法的缺位和制度执行不力,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包括:救助主体重复救助与不受理救助申请的问题并存、救助工作信访化,工作开展的延续性较差、救助金的整体标准较低,相似案件不同救助的问题较为普遍、调查监督机制缺失、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衔接机制缺失等。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亟需在制度上加以完善。通过考察域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几点建议:建立司法救助信息共享平台及确定适格的救助主体、确立案件管辖地最初受理救助申请机关为适格的救助主体、科学划定救助对象及设置排除条款、提高救助额度,规范救助标准、健全全流程的调查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衔接配套机制等。从而更好地发挥该制度“救急救难”的功能和“加强生存权保障”的价值,传递人民司法的温度。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基本理论
    (一)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的基础概念
        1.刑事被害人的含义
        2.国家司法救助的含义
        3.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关系
    (二)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基本原则
        1.辅助性原则
        2.及时性原则
        3.属地原则
        4.公平原则
    (三)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的理论基础
        1.国家责任说
        2.社会福利说
        3.刑事政策说
        4.不同学说的评析
二、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考察与评述
    (一)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考察
        1.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发展演进过程
            (1)从诉讼救助转向实体救助、从刑事被害人救助转向国家司法救助
            (2)以地方的立法和积极实践为鲜明特征
        2.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主要组成
            (1)被害补偿
            (2)被害援助
    (二)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存在的不足
        1.救助主体重复救助与不受理救助申请的问题并存
        2.救助工作信访化,工作开展的延续性较差
        3.救助金的整体标准较低,相似案件不同救助的问题较为普遍
        4.调查监督机制缺失
            (1)对救助申请人条件的审查流于纸面
            (2)对不予受理救助申请、决定不予救助的“上诉”机制缺失
            (3)追回救助资金机制缺失
            (4)救助金审批发放环节的监督机制缺失
        5.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衔接机制缺失
三、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之域外考察
    (一)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及日本的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
        1.香港地区的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
        2.台湾地区的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
        3.日本的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
    (二)英国、美国的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
        1.英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
        2.美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
    (三)德国、法国的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与实践
        1.德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
        2.法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
    (四)域外经验之借鉴
四、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建立司法救助信息共享平台及确定适格的救助主体
        1.建立司法救助信息共享平台
        2.确立案件管辖地最初受理救助申请机关为适格的救助主体
    (二)科学划定救助对象及设置排除条款
        1.科学划定救助对象
        2.合理设置排除条款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未及时报案
            (2)申请人不积极配合公安司法机关工作
            (3)被害人有过错的
            (4)申请人是犯罪人的近亲属
    (三)提高救助额度,规范救助标准
        1.拓宽救助资金的来源及筹措方式
        2.细化救助标准,确保救助公平
    (四)健全全流程的调查监督机制
        1.在受理审核环节,实行书面审与实地调查相结合
        2.建立对不服不予受理救助申请及不予救助决定的救济程序
        3.建立办案机关追偿及追回程序
        4.实行发放司法救助金的公开宣告
    (五)建立健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衔接配套机制
        1.司法机关主动移送案件程序
        2.社会救助机关对移送案件的受理反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司法救助目的论[J]. 何君,秦新举.  法律适用. 2019(13)
[2]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现状及完善对策[J]. 陈雷明,梁赋.  探求. 2019(01)
[3]法治社会进程中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立法审思[J]. 闫雨,黄华生.  社会科学家. 2018(11)
[4]《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理解与适用[J]. 尹伊君,马滔,赵景川.  人民检察. 2018(08)
[5]在司法救助中贯彻一次性救助原则[J]. 黄金海.  中国检察官. 2018(08)
[6]司法救助制度的内涵、价值定位和模式[J]. 曲广娣.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7(04)
[7]再论以检察院为中心刑事被害方救助机制之构建--以台湾地区被害人保护制度为启示[J]. 贺江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8]法国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及其启示[J]. 赵航.  人民检察. 2016(19)
[9]刑事司法改革的试点模式及其未来——以被害人救助制度为例[J]. 蔡元培.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10]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工作实证分析——以完善被害人司法救助运作机制为视角[J].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李存海,李德军,葛晓娟.  人民检察. 2016(05)

硕士论文
[1]东莞市交通事故案件司法救助研究[D]. 蒋戎婧.华中科技大学 2018
[2]我国司法救助法律问题研究[D]. 李军.西北大学 2018
[3]实体性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研究[D]. 张荣鑫.华侨大学 2017
[4]国家司法救助程序研究[D]. 林伟宏.华侨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98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398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c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