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论当代中国的网络政治参与

发布时间:2017-05-16 05:01

  本文关键词:论当代中国的网络政治参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包括政治参与在内的中国公民的政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并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我们几千年以来根深蒂固的政治思维定势。由于目前中国现有政治参与机制仍处于探索和建设阶段,所以网络政治参与一方面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和思索,另一方面关于其利弊得失和发展前景的讨论也众说纷纭。“互联网究竟给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带来了多大变化?这些变化又意味着什么?”这是本文力图探究的中心问题。 从理论上看,“政治参与”并不是一个有充分共识的概念。本文借助中外学者的相关讨论,确定以“广度、深度、效度”的三维评价指标来讨论当代中国的网络政治参与,并以此三维评价标准,分析比较中国传统的政治参与和当代的网络政治参与的异同和变迁,特别强调网络参政所具有的鲜明特征和惊人影响力,具体表现在网络政治参与凭借其平等、便捷、高效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政治参与中的不足,给发展处于“瓶颈”阶段的中国政治参与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论文的随后部分,还对中国近期内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利弊条件进行了细致阐述。本文认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宏观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给网络政治参与在中国的茁壮成长提供了相对优越的发展环境。但是,不可忽视的“电子鸿沟”、令人堪忧的中国网络信息安全以及有待提高的网民素质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网络政治参与快速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综合各章内容,本文认为,网络使得我国的政治参与在参与主体、参与渠道、参与效能和政治文化变迁等方面都呈现出全新的景象和影响,但是中国政治参与状况的根本改变,将更多取决于中国社会本身能否全面健康地发展,而不是由网络参与所带来的诸如参与主体数量增加、参与渠道或平台扩大等因素的变化。上述因素只有在更有机地融入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方式变革的基础上,才可能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真正发挥作用。
【关键词】:政治参与 网络政治参与 互联网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621.5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1 序言10-13
  • 1.1 选题10
  • 1.2 研究现状10-13
  • 2 相关理论阐述13-19
  • 2.1 政治参与的概念之争13-14
  • 2.2 互联网的特性和参与潜力14-15
  • 2.3 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15-17
  • 2.4 政治参与的评价标准17-19
  • 3 前互联网时代中国的政治参与19-23
  • 3.1 发展缓慢的低层次政治参与19-20
  • 3.2 传统政治参与的特征概述20
  • 3.3 公民参政机制的发展困境20-23
  • 4 互联网对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影响分析23-43
  • 4.1 政治参与的广度分析23-31
  • 4.1.1 由网络扩大的政治参与人群分析23-26
  • 4.1.2 由网络提供的新政治参与渠道分析26-31
  • 4.2 网络政治参与的深度分析31-35
  • 4.2.1 网络参政促进了政治文化的发展31-34
  • 4.2.2 网络参政促进了政务公开34-35
  • 4.3 网络政治参与的效度分析35-43
  • 4.3.1 从政府回应方式看公民网络参与的效能36-39
  • 4.3.2 从网络舆论看公民政治冷漠问题39-43
  • 5 网络政治参与在中国发展的未来走向分析43-49
  • 5.1 网络政治参与的推进因素分析43-44
  • 5.1.1 经济持续发展为政治参与提供坚实保障43
  • 5.1.2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支持43-44
  • 5.1.3 互联网迅猛发展提供的技术保证44
  • 5.2 网络政治参与的阻碍因素审视44-49
  • 5.2.1 “电子鸿沟”不容小觑44-45
  • 5.2.2 信息安全性仍需提升45-47
  • 5.2.3 网民政治素质有待提高47-49
  • 6 结论49-51
  • 参考文献51-54
  • 作者简历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永坤;;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肖剑忠,黄宇;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4年04期

3 朱水成;论政府信息网络化对中国公共政策的影响[J];理论探讨;2001年06期

4 刘列励;信息时代的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 中国:“E政府”呼之欲出[J];w挛胖芸,

本文编号:369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69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c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