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15:38
本文关键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 本文首先对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一些内容进行概念界定,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对社区的定义出发,他指出社区是由自然意志形成的,以熟悉、同情、信任、相互依赖和社会粘着为特征的社会共同体组织;而社会则是由理性意志形成的,以陌生、反感、不信任、独立和社会连接为特征的社会结合体组织。进而提出对我国城市社区的研究以及其存在方式,社区在国家结构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提出社区管理的概念,并阐述了社区管理的历史沿革以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接着提出如何界定社区管理模式,通过分析国外社区管理模式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中国现存典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特点,并从中指出其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分析国内外管理模式的优缺点的比较,提出了一系列国外管理模式给我国社区管理的启示,借鉴国外成熟的社区管理思想,力求探索出若干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文明社区管理的对策。提出创建新型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是进行的民主自治化改革,其主要涵义是撤销街道办事处等政府管理机构,建立社区代表大会制度,设立具有群众自治性质的社区理事会或社区管理委员会。提出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创新—柔性化管理模式,它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人们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本文提出了创建城市社区柔性化管理模式的体现方式以及实施方式,设置城市社区管理组织结构,需要合理界定社区,并重构社区内部组织机构,实行“议行分离”。所谓“议行分离”是指议决权与执行权分别由两个不同机构行使,一个机构是居民的代言人,而另一个机构则是居民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这种体制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理事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组成。其次建构我国城市社区柔性化管理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建立自治机制和监督机制以及政府指导机制,以这四大机制共同促进社区管理目标的实现。最后提出要健全社区组织,大力发展社区中介组织,和培养社区建设管理人才,共同构建我国城市社区柔性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社区管理 柔性管理 管理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669.3
【目录】:
- 第一章 导言9-11
- 1.1 问题提出9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9-11
- 第二章 社区管理概述及其理论基础11-26
- 2.1 社区概述11-15
- 2.1.1 社区涵义11-13
- 2.1.2 社区在国家结构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13-15
- 2.2 社区管理15-19
- 2.2.1 社区管理的涵义15-16
- 2.2.2 社区管理的历史沿革16-18
- 2.2.3 社区管理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8-19
- 2.3 社区管理理论基础19-26
- 2.3.1 政府干预与政府失灵理论19-22
- 2.3.2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22-23
- 2.3.3 公共领域理论23-26
- 第三章 社区管理模式分析26-32
- 3.1 社区管理模式的界定26
- 3.2 国外社区管理模式现状26-29
- 3.2.1 “社区自治”模式27
- 3.2.2 “实用主义”模式27-29
- 3.2.3 “混合”模式29
- 3.3 国外社区公共事务治理模式对我国社区治理的启示29-32
- 3.3.1 明确政府角色29
- 3.3.2 倡导自主治理29-30
- 3.3.3 创新治理机制30
- 3.3.4 完善治理模式30
- 3.3.5 调整治理战略30-31
- 3.3.6 重建社会资本31-32
- 第四章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现状与分析32-40
- 4.1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现状32
- 4.2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分析32-37
- 4.3 国内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比较37-40
- 4.3.1 国内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异同38-39
- 4.3.2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优势与局限39-40
- 第五章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创新40-61
- 5.1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及意义40-41
- 5.2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41-42
- 5.3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创新—柔性化管理模式42-60
- 5.3.1 柔性管理涵义及其特征42-44
- 5.3.1.1 柔性管理的涵义42-43
- 5.3.1.2 柔性管理的特征43-44
- 5.3.2 从柔性管理角度看当前社区管理模式的不足44-45
- 5.3.3 城市社区柔性化管理模式的特征45-47
- 5.3.3.1 以人为本的柔性化社区管理45
- 5.3.3.2 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为源动力的社区管理45-46
- 5.3.3.3 以推进社区组织机构扁平化和网络化的社区管理46-47
- 5.3.4 我国城市社区柔性管理模式的组织结构设置47-55
- 5.3.4.1 合理界定社区48
- 5.3.4.2 改革街道管理体制48-49
- 5.3.4.3 重构社区内部组织机构49-54
- 5.3.4.4 社区内部组织机构的创新性及可行性分析54-55
- 5.3.5 我国城市社区柔性化管理机制的建构55-57
- 5.3.6 健全社区组织57-59
- 5.3.7 培养社区建设管理人才59-60
- 5.4 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柔性化管理的意义60-61
- 第六章 结论61-62
- 致谢62-63
- 参考文献63-65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婕;;当前城市社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8期
2 陈想想;;社区管理模式研究综述[J];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1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淑华;我国社区治理中的管理结构问题探究:原则与模式[D];山东大学;2011年
2 田俊林;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管理体制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张敏;电子政务环境下社区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赵利;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陈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董文丽;城市单位社区管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7 杨通;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站的功能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8 段志强;城市社区民主管理模式创新实证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9 吴晓华;CH社区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朱奕臻;公民治理视角下的我国城市社区听证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73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67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