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01:39

  本文关键词:“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治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谣言 自媒体 政府治理


【摘要】:“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伴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日益普及,网民人数的日益增多,网络舆情的负效应所传递出的“负能量”也开始逐渐以网络谣言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蔓延滋生。本文就是在这样的“网络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来对我国政府的网络谣言的治理与善治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和新颖的理论意义。 笔者在研究之前先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与梳理,不仅总结出国外网络谣言各学科的研究成果,网络谣言的学科定义,网络谣言的“5W”传播机制,美国的网络谣言“政府-社会监管模式”,加拿大的“立法规制-应急体系模式”和法国的“三方联动调控模式”等,还概括了国内学者对网络谣言治理的概念、特点点、危害以及其与政治发展,行政伦理交叉的研究部分,在此基础上笔者遵循着“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对策性思路开始本文的论述。 笔者首先对“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进行了概述,科学阐释了网络谣言的概念,合理地分析了网络谣言的分类,客观地描述了网络谣言的特点,并且从个人、社会、国家的层面对网络谣言的危害进行了解析,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实践案例,借助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在这个基础上也理所当然地得出了网络谣言治理的必然性。 笔者接下来对当前我国政府网络谣言治理的现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一方面肯定我国政府网络谣言治理所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用大量篇幅分析目前我国政府网络谣言治理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谣言防范意识薄弱,网络言论疏通引导滞后,网络谣言预警能力较差,网络谣言防治策略单一,网络谣言管理联动乏力,网络谣言监测力度不够等。 针对网络谣言治理的困境,笔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原因分析,笔者认为,我国政府网络谣言治理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谣言的危害认识不够,网络谣言信息的查证机制不完善,网络谣言的预警机制不完善,网络谣言防堵机制有缺陷,网络谣言防治缺乏部门联动,网络谣言监测技术落后等,正是这些意识、机制、制度、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目前的治理困境与瓶颈。 最后,笔者针对“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治理与善治提出了自己的可行性参考思路,对于网络谣言的治理,政府采取多管齐下综合管理的办法。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反应;发挥预警职能,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对网络谣言的监测;加强舆论引导,提高政府网站的影响力;发挥引导职能,加强舆论引导;完善政府联动机制,实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合作,形成舆论合力;运用先进技术,加强对网络谣言的监测;发挥监督职能,规范网络传播行为;发挥管理职能,优化网络管理,优化政府防治网络谣言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谣言 自媒体 政府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0;G20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22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3
  • 一、研究背景11-12
  • 二、研究意义12-13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分析13-19
  • 一、国外文献综述13-16
  • 二、国内文献综述16-19
  • 第三节 方法思路与创新19-22
  • 一、研究方法19-20
  • 二、研究思路20-21
  • 三、创新之处21-22
  • 第二章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概述22-38
  • 第一节 网络谣言的概念22-23
  • 第二节 网络谣言的分类23-27
  • 一、网络政治谣言24
  • 二、网络经济谣言24-25
  • 三、网络军事谣言25-26
  • 四、网络社会生活谣言26-27
  • 五、网络自然现象谣言27
  • 六、网络公共危机谣言27
  • 第三节 网络谣言的特点27-29
  • 一、网络谣言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27-28
  • 二、网络谣言迎合时事热点28
  • 三、网络谣言能迅速引发强烈的情感反应28
  • 四、网络谣言具有一定的文化和舆论背景28-29
  • 第四节 网络谣言的危害29-35
  • 一、网络谣言对社会的危害29
  • 二、网络谣言对政府的危害29-33
  • 三、网络谣言对企业的危害33-35
  • 四、网络谣言对个人的危害35
  • 第五节 网络谣言治理的必然性35-38
  • 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本要求35-36
  • 二、和谐网络环境的必然需求36
  • 三、维护社会稳定的可靠保证36-38
  • 第三章 当前我国政府网络谣言治理的现状分析38-46
  • 第一节 网络谣言治理取得的成效经验38-39
  • 第二节 网络谣言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39-46
  • 一、网络谣言防范意识薄弱39-40
  • 二、网络谣言疏通引导滞后40-41
  • 三、网络谣言预警能力较差41-42
  • 四、网络谣言防治策略单一42-43
  • 五、网络谣言管理联动乏力43-44
  • 六、网络谣言监测力度不够44-46
  • 第四章 当前我国政府网络谣言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46-52
  • 第一节 传统思路难以适应46-47
  • 第二节 查证制度难以为继47-48
  • 第三节 预警机制尚不完善48-49
  • 第四节 防堵策略有所偏颇49-50
  • 第五节 九龙治水缺乏联动50-51
  • 第六节 监测技术相对落后51-52
  • 第五章 治理与善治:“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52-57
  • 第一节 道德根治:优化教育机制52-53
  • 第二节 管理跟进:强化监督机制53-54
  • 第三节 舆论引导:重塑政府信用54-55
  • 第四节 技术支持:提高科技水平55-57
  •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2
  • 附录62-67
  • 致谢67-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志刚;;美国法上的“网络匿名发表言论权”述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李军林;;网络谣言的成因及对策[J];传媒观察;2008年12期

3 陶建杰;;完善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J];党政论坛;2007年09期

4 沈逸;;控制优先:9·11后的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政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罗敏;张平;;政治谣言的心理成因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年25期

6 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江小平;法国对互联网的调控与管理[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8 毕宏音;;网民的网络舆情主体特征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9 陶国根;黄毅峰;;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谣言分析及控制策略[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李劲松;;突发公共事件状态下谣言杀伤力分析及其应对思考[J];内江科技;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762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762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7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