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博硕论文分类列表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艺术
数理科学和化学 文学
天文学、地理科学 军事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经济
自然科学总论 哲学
查看更多分类
论文搜索
相关论文
近世京津词坛研究
双层堤基渗透破坏发展机理研究
医学超声成像中的编码激励技术及其
喷泉码与极化码的改进及应用
单官能化柱芳烃的合成、自组装及其
FeCP配位聚合物在活体分析化学
基于壳聚糖的新型Pickerin
化工园区生产安全免疫机理与模型及
石墨烯衍生物及其聚酰亚胺纳米复合
纳米纤维素复合凝胶的制备和表征及
聚乳酸涂布—热压复合纸的制备及其
废纸脱墨浆镁基碱源过氧化氢漂白及
爬山虎吸盘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
MEMS扭转微镜的滑模控制研究
共享腹地港口群集疏运系统智能体仿
钢管混凝土拱—连续梁组合体系桥梁
小波分析及其在齿轮箱故障诊断中应
离散元与有限元自适应耦合方法及在
基于热成形高强钢板的车身结构轻量
大型渡槽的二维半流固耦合模型及其
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
科目列表
博士论文
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
论文目录
论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9页
第一章 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引论第19-47页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第19-24页
一、政策的强音第19-20页
二、理论的发展第20-21页
三、实践的呼唤第21-24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一、研究的目的第24-25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25页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25-34页
一、素养第25-27页
二、评价素养第27-29页
三、教师的教学评价素养第29-34页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的综述第34-43页
一、我国现有研究文献述要第34-36页
二、国外研究文献述要第36-41页
三、对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的评述第41-43页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第43-45页
一、研究方法第43-44页
二、研究设计第44-45页
第六节 论文的结构设计第45-47页
第二章 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框架的构建第47-77页
第一节 教学评价素养研究的学理基础第47-59页
一、教育评价理论第47-55页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第55-59页
第二节 教学评价素养研究的伞形框架第59-77页
一、教学评价素养的构成要素第59-62页
二、教学评价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第62-77页
第三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第77-93页
第一节 教学前(课前)的评价第79-84页
一、教学设计的预评价第79-82页
二、学生学情的评价第82-84页
第二节 教学中(课中)的评价第84-89页
一、学生学习兴趣的评价第85-87页
二、学生学习掌握的评价第87-88页
三、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第88-89页
第三节 教学后(课后)的评价第89-93页
一、学生学习的诊断性评价第90-91页
二、教师教学的反思性评价第91-93页
第四章 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实证研究设计第93-124页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93-104页
一、文献研究第93-95页
二、访谈调查第95-103页
三、调查问卷的框架结构第103-104页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初步建立和验证第104-116页
一、初步建立第104-105页
二、初步验证第105-107页
三、预调研问卷的效度检验与分析结果第107-115页
四、预调研问卷的信度检验与分析结果第115-116页
第三节 调查问卷的改进与再验证第116-124页
一、问卷的改进第116-117页
二、问卷的再验证第117-124页
第五章 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现状调查及实证分析第124-177页
第一节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的选择第124-135页
一、调查研究的工具第124-125页
二、调查研究的方式第125页
三、调查研究的进程第125-126页
四、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126-135页
第二节 现状呈现及探究第135-152页
一、教学评价素养的总体状况呈现第135-140页
二、教学评价素养构成要素的呈现与分析第140-152页
第三节 不同背景因子特征下的比较分析第152-172页
一、不同区域位置的教学评价素养水平的差异第153-155页
二、不同个体背景的教学评价素养水平的差异第155-163页
三、不同工作背景的教学评价素养水平的差异第163-172页
第四节 问题的凸显及发展困境解析第172-177页
一、教学评价素养的被动发展第172-174页
二、教学评价素养的有限发展第174-177页
第六章 影响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因素及原因分析第177-204页
第一节 影响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外部因素第178-187页
一、社会层面:公众评价的标准影响了教师评价的理念第179-183页
二、学校层面:缺乏培育评价理念的土壤与激励评价行为的措施第183-184页
三、第三方评价层面:评价的指导和建议未落实于评价行为的改进第184-186页
四、家长层面:对考试评价的过分关注而忽视了教与学的评价第186-187页
第二节 影响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内部因素第187-204页
一、成长经验:评价经验具有时代的延续性第189-192页
二、学习经历:评价经历源于教与学中的积累第192-197页
三、教学实践:评价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历练第197-204页
第七章 培育和提升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对策建议第204-250页
第一节 教学评价素养提升的保障:制度的完善与政策的支持第205-215页
一、改善考试制度对于评价的导向作用第205-212页
二、完善教学评价素养的评价制度第212-215页
第二节 教学评价素养培育的平台:学校评价文化氛围的建立第215-223页
一、营造有助于教学评价素养养成的评价环境第216-219页
二、提供有助于教学评价素养提升的校内培训第219-223页
第三节 教学评价素养提升的动力:评价实践中素养的养成与发展第223-250页
一、坚守职业精神,培育富有情感的评价第226-227页
二、汲取涉猎广泛的知识,构筑学识广博的评价第227-228页
三、立足教学实践,构筑师生共同发展的评价第228-250页
结语第250-253页
一、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250-251页
二、本研究的不足与反思第251页
三、本研究的未来努力方向第251-253页
参考文献第253-264页
附录1: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的开放式问卷第264-265页
附录2: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的访谈提纲第265-266页
附录3: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调查问卷(摘录)第266-271页
附录4: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调查数据第271-317页
附录5: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317-318页
后记第318-321页
论文编号BS2192420,这篇论文共321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12.35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160.5元 。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本文关键词: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4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74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