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散打鞭腿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6-11-14 19:39

  本文关键词:散打鞭腿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体育学院》 2013年

散打鞭腿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阴晓林  

【摘要】:研究目的: 鉴于散打鞭腿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在运动生物力学方面研究的缺失。为了更好地研究散打鞭腿动作的技术特征;打击效果;专项力量耐力特征;关节肌力特征;肌电活动特征;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发展散打运动以探讨不同水平散打运动员的异同;为散打科学化训练提供训练依据和理论指导。 研究方法: 实验对象:根据运动等级分为优秀组和普通组,每组均为13名散打运动员。实验仪器:VICON动作分析系统、Noraxon无线肌电测试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Noraxon同步信号器、测力靶、BIODEX等速测试系统。 实验方案:整个实验分为VICON、无线肌电、三维测力台、测力靶的同步测试;30秒连击测试;等速测试三部分。 采集数据:打击力度、打击次数、相对峰值力矩、相对平均功率、屈伸肌峰值力矩比、肌电均方根、肌肉贡献度、肌肉共激活、动作时间、关节线速度峰值及时间、关节角速度峰值及时间、膝关节最小角度及时间、膝关节最大角度及时间、关节转动能贡献度、支撑腿扭矩。 研究结果: 1.优秀组鞭腿动作的相对打击力度大于普通组,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右鞭腿动作的打击力度大于左鞭腿,低鞭腿有显著性差异。不同高度鞭腿动作的打击力度排序为低鞭腿>中鞭腿>高鞭腿,优秀组左低鞭与左高鞭、右低鞭与右高鞭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左中鞭与左高鞭有显著性差异。普通组右低鞭与右中鞭有显著性差异,右低鞭与右高鞭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2.30秒连击平均相对打击力度和打击次数优秀组均大于普通组,打击力度有显著性差异。前10秒、中10秒、后10秒平均相对打击力度和打击次数优秀组均大于普通组,后10秒打击力度有显著性差异。平均相对打击力度和打击次数排序为前10秒>中10秒>后10秒。打击次数优秀组前10秒与中10秒有显著性差异,前10秒与后10秒有极其显著性差异。打击次数普通组前10秒与中10秒、前10秒与后10秒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3.相对峰值力矩随速度的增加而下降,相对峰值力矩躯干屈肌60°/s、120°/s、180°/s普通组大于优秀组,其他的均小于优秀组,左髋伸肌60°/s、左髋屈肌180°/s、右髋屈肌180°/s、右膝屈肌120°/s、躯干伸肌180°/s有显著性差异,左髋屈肌120°/s、右髋伸肌120°/s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4.相对平均功率躯干屈肌60°/s、120°/s、180°/s和左膝伸肌60°/s普通组大于优秀组,其他的均小于优秀组,右髋伸肌60°/s、右髋屈肌120°/s、右膝屈肌180°/s有显著性差异,右髋伸肌120°/s和右膝屈肌120°/s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5.普通组与优秀组躯干120°/s屈伸肌峰值力矩比有显著性差异,躯干180°/s屈伸肌峰值力矩比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其他的没有显著性差异。 6.鞭腿动作激活程度和贡献度较大的肌肉是左、右股直肌和左、右腓肠肌外侧头。左、右膝关节和左、右踝关节拮抗肌均出现了共激活,打击腿踝关节拮抗肌的共激活程度最大。 7.鞭腿动作时间优秀组均小于普通组,左中鞭腿、左高鞭腿有显著性差异,右中鞭腿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8.关节线速度峰值踝>膝>髋,关节线速度峰值优秀组均大于普通组,左低、左中鞭腿髋,右低、右中、右高鞭腿膝,右中、右高鞭腿踝有显著性差异。左高鞭腿髋,左低、左中、左高鞭腿膝,左低、左中、左高鞭腿踝有极其显著性差异。髋、膝线速度峰值分别在动作时间的60%左右和80%左右出现。 9.膝的角速度峰值均大于髋,角速度峰值右中鞭腿膝优秀组小于普通组,其他的均大于普通组,左低鞭腿膝有极其显著性差异。髋的角速度峰值比膝的角速度峰值出现的早。 10.打击腿膝关节的最小、最大角度分别在70°左右和140°左右,打击腿膝关节最小、最大角度分别在动作时间的70%左右和95%左右出现。 11.髋的转动能贡献度小于膝,优秀组右中鞭腿髋的转动能贡献度大于普通组并有显著性差异,优秀组右中鞭腿膝的转动能贡献度小于普通组并有显著性差异,其他的没有显著性差异。 12.支撑腿扭矩第一峰值优秀组大于普通组,没有显著性差异。扭矩第二峰值除了左、右高鞭腿优秀组小于普通组,其他的均大于普通组。扭矩第一、第二峰值分别在动作时间的20%左右和80%左右出现。 结论: 1.优秀散打运动员鞭腿动作的打击效果均优于普通运动员;散打运动员右鞭腿的打击效果优于左鞭腿;散打运动员不同高度鞭腿打击效果的排序为低鞭腿>中鞭腿>高鞭腿。影响鞭腿打击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打击腿的动作速度、打击腿的关节线速度、打击腿和支撑腿的关节肌力、支撑腿的积极扭转、肌肉的协调能力以及动作的协调性等。 2.优秀散打运动员的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均好于普通运动员。优秀运动员鞭腿动作的连续打击能力好。训练中应重视散打运动员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的训练。 3.优秀运动员除了腹部的肌肉力量和肌肉做功能力小于普通运动员外,其他部位的肌肉力量和肌肉做功能力都优于普通运动员。肌肉力量是提高散打运动员鞭腿打击效果的物质基础,应重视散打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的训练。散打运动员膝关节的稳定性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下降,应重视膝关节稳定性的训练。 4.散打鞭腿动作激活程度和贡献度较大的肌肉是左、右股直肌和左、右腓肠肌外侧头,力量训练中应重视这些肌肉的训练。优秀运动员的肌肉激活程度和肌肉贡献度相对合理。 5.优秀运动员的动作速度比普通运动员快。优秀运动员打击腿各关节的线速度峰值和角速度峰值均大于普通运动员。鞭腿动作打击腿膝关节的最小角度在70°左右,最大角度在140°左右。 6.鞭腿动作打击腿膝关节的转动能贡献度大于髋关节,应重视膝关节肌肉的训练,兼顾髋关节力量的训练。鞭腿动作的支撑腿出现了两次扭矩峰值,,鞭腿动作支撑腿的积极扭转有利于加大打击腿的打击效果和动作速度。 7.打击效果、关节肌力、动作速度、关节线速度和角速度、肌肉激活程度和贡献度、支撑腿的扭矩、打击腿的膝关节角度等可以用来综合评价散打运动员鞭腿技术的优劣。综合评价,优秀运动员的鞭腿技术好于普通运动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804.6;G85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华玉;;论鞭腿反击技术在男子散打比赛中的运用及其训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吴松录;;吴松录前刺后鞭组合技术特点及在比赛中的应用[J];安徽体育科技;2010年01期

3 周石 ,熊开宇;对肌肉疲劳过程中电——机械延迟变化规律的探讨[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4 王瑞元,杨谦;练习不同流派太极拳时的肌电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5 赵奇,熊西北;不同练习手段组合对田径跳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李印东;王华锋;陈超;;论实施新规则对散打技术体系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7 蒋炳宪;刘勇;;高水平排球运动员肩部内外旋转力量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8 孟昭瑞;;柔道投技中一本背负投技术的肌电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9 尹海立;张成明;彭春政;李杰;;降体重对武术散打运动员大腿肌肉力量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0 郭峰;张日辉;唐光大;;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鞭打动作技术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微;张超慧;;论传统武术申请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杨华玉;;论鞭腿反击技术在男子散打比赛中的运用及其训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杨冬岚;周文强;;腰椎间盘突出症近10年电生理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4期

4 何庆璋;陈后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测定对急性脑出血预后评估的价值[J];安徽医学;2012年04期

5 姚正鹏;袁良津;陈祚胜;唐向阳;姜伟韬;;45例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与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0年09期

6 郭西魁;;竞技武术套路侧空翻转体360°腾空阶段动作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郭西魁;;竞技武术套路侧空翻转体360°踏跳阶段肢体配合动作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王方;;关于北京奥运会后武术套路发展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王树金;篮球运动员上步纵跳的运动学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邵显志;青少年散打运动员一般身体素质与运动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爱玲;熊开宇;;24式太极拳练拳过程中下肢主要肌肉肌电特征分析[A];2009全国运动生理学发展与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发展研究[A];2010-2011生理学学科发展报告[C];2011年

3 颜婷婷;李建华;;脑卒中患者佩戴踝足矫形器前后下肢表面肌电信号变化特征的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李晓雷;;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A];第四次全国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5 潘惠娟;王予彬;郑荣强;卢亮宇;;表面肌电在膝关节运动功能研究中的应用[A];第十七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固稳;熊开宇;;对跳跃练习时下肢肌肉电信号变化特征的观察[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雅琴;熊开宇;;表面肌电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研究进展[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敬国;庞淑娟;;8周网球运动前后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的比较[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跃;;优秀运动员力量训练“平台现象”的成因与突破[A];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王立平;李建设;;青年女性着高跟鞋行走时下肢肌肉sEMG信号变化——与疲劳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汝安;武术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刘燕;周围神经不等径小间隙动脉套接吻合后再生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徐红旗;青年人优势提举技术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张瓈云;雷射针灸对腕管综合征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徐烈;关东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张路平;蔡龙云武学思想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冰;兔乙醇神经干阻滞的量效关系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苗;男子跳远起跳技术环节生物力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李圆圆;对高水平赛艇运动员拉桨技术的神经-肌肉支配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刘海瑞;上海市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出拳—击打环节生物力学特征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曹龙飞;视频反馈系统对武术套路技术动作分析与诊断的应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张高华;上海体育学院乒乓球运动员核心力量的实验性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李守培;《中华武术》杂志的传播学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宋呈祥;上海男子散打队“09”全运赛前机能水平和专项强度的监测与评定[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学显,白宝珍;掷铁饼时转轴的形成与角动量关系浅折[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2 郑亦华,叶永延;人体连续跳跃的实验性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1993年01期

3 蒯振东,刘韬,刘奇斌;拳击运动的基本技术简介[J];安徽体育科技;1995年04期

4 孙风亚;浅谈拳击实战中远、中距离的左直拳的应用技术[J];安徽体育科技;2002年01期

5 蒋武生;;对吴松录备战全国十运会训练的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1期

6 李小进;;2006年全国女子散打锦标赛摔法运用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2期

7 薛豹;;浅析古典式摔跤跪撑技术的应用和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8 徐力,郭巧,陈海英;跑步运动下肢冗余肌力的优化求解和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9 蔡立羽,王志中,张海虹;基于混沌、分形理论的表面肌电信号非线性分析[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0年02期

10 徐力,郭巧,陈海英;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冗余肌力优化求解[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连方;;中国女子拳击技术现状及训练对策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单大卯;人体下肢肌肉功能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3年

2 胡宗祥;慢跑下肢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邹维超;江苏女排单脚背飞扣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2 黄海;武术散打比赛中对峙、攻防、间歇三种状态时间划分与特征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章国峰;短跑运动员途中跑与部分力量练习手段的下肢肌电特征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4 陈瑞瑞;排球扣球中鞭打动作的肌电分析与力量训练方法的探讨[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5 苏健蛟;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散打比赛技术运用及效果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敖海林;;锁脚技术破解后低鞭腿[J];拳击与格斗;2009年09期

2 张路平;梁燕飞;;教你学散打——鞭腿教学[J];拳击与格斗;2010年08期

3 朱利国;;鞭腿实战反击之经典招法[J];搏击;2004年01期

4 叶星理;;浅谈散打鞭腿动作技术的应用与训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9期

5 曹华;;散打鞭腿与跆拳道横踢腿的对比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年08期

6 刘乃宝;;对武术散打鞭腿技术动作防守方法的讨论[J];中华武术;2008年06期

7 刘存忠;李玉刚;;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鞭腿进攻肢体的打击速度与位移特征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乔凤杰;王俊峰;;散打教学(四) 钩拳与鞭腿[J];拳击与格斗;2002年05期

9 刘祥友;汪骏;;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鞭腿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3期

10 汤文培;写给一条河——谨以此诗献给我心中最爱的一条河[J];环境教育;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亮;;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特征的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兰江;张福龙;;大负荷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高新友;;男子散打运动员心脏植物性神经机能的实验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2007年消化内分泌生殖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4 黄岩;刘颖;班德玉;;悬吊训练对散打运动员腹背肌群力量训练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任超学;张星;姜涛;高新友;;男子散打运动员气体代谢与心率变异性的实验研究[A];2011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骨骼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邹军;屠嘉衡;吕爽;董苗淼;张丽;苑建齐;;推拿加艾灸调理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应激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7 李俊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学生基本技能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郝琳;高新友;武小路;;男子散打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血液流变性变化的实验研究[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9 董辉;郭玉成;;女子散打运动员比赛前后FFF、POMS值的变化及其与Hb、Bu、CK之间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10 李远伟;田文林;阎彬;陈钢;胡玉玺;;新时期散打技术发展现状分析[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许沛成;[N];解放军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施绍宗;[N];广州日报;2010年

3 陶炜;[N];人民公安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艾凌;[N];商丘日报;2010年

5 王涛;[N];人民日报;2002年

6 记者 李伯飞;[N];中国体育报;2002年

7 记者 李伯飞;[N];中国体育报;2003年

8 中国武术协会主席 李杰;[N];人民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郑汉江;[N];安徽日报;2000年

10 宋澎;[N];工人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阴晓林;散打鞭腿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2 吴云龙;我国男子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体能核心要素构成与评价标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毛爱华;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成长过程不同阶段的训练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4 周小青;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及选材标准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5 李俊峰;普通高等学校散打课程开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6 李耀章;散打项目发展导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7 周维方;徒手格斗对抗类项群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核心组分训练理论体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8 赵洪朋;优秀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黄彩华;格斗对抗性项目代谢调节与适应的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海翔;散打后鞭腿击打效果的生物力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2 王杰;柳海龙侧弹踢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吴方雷;悬吊训练对散打运动员核心力量的影响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4 吴松录;对散打运动员吴松录制胜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5 陈浩;散打比赛中重击头部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6 刘凤虎;我国男子散打大级别运动员技术运用现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7 刘劲松;对“预见”在散打摔法中运用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8 刘娜;新规则下我国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战术运用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3年

9 苏健蛟;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散打比赛技术运用及效果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尚松;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情绪控制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散打鞭腿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4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74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d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