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及关系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及关系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3年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及关系实证研究
孙昱淇
【摘要】:本论文分绪论、正文、结论3个篇章,从逻辑上看,总共分5个部分。 第1部分由第1章构成,对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研究进行了述评,对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给出了本研究的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2部分由第2章构成,是本文研究的理论部分,为后续各章的研究和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该部分主要对关于产业结构经典和关于劳动力就业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述评。 第3部分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由第3章-第6章构成。 第3章阐述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从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二一三”模式向“二三一”模式转移,我国就业结构的演变方向与产值结构的演变方向一致,但是,就业结构的演变滞后于产值结构。 第4章是关于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联性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第一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呈现高度相关关系。我国第三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亦呈现高度的相关关系。我国第二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不相关。 第5章是关于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离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宏观趋势看,我国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总偏离度经历了直线下降、波动上升、直线上升、直线下降等阶段。其数据从1978年的84.6%下降到2012年的45.6%,数据下降了近50%。说明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离正在逐步得到纠正。 第6章给出了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演变及偏离的区域差异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浙江省和吉林省这三个省均出现就业结构的演变滞后于产值结构的现象,但是三个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各不相同。 第4部分由第7章构成,是思考与对策部分。针对上述章节的实证分析后,给出了关于对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系的思考,进而给出了关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以及关于我国就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第5部分是结论。对全部各章进行总结,,给出结论性的叙述。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1.3;F121.3;F249.2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梅;;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孙蚌珠;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周源;马煜天;;我国产业结构演化与就业关联性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11期
4 蒲艳萍;陈娟;;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中国就业效应——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与协整检验[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叶明霞;陈锦华;熊一鹏;;中国第三产业各行业就业潜力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2期
6 卜鸥;;重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与对策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汪秀;田喜洲;;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陈大红;;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研究[J];当代经济;2007年03期
9 林秀梅;张屹山;;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10 胡树光;刘志高;樊瑛;;产业结构演替理论进展与评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华详;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付飞;李异;张健;;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4 张洪波;徐苏宁;;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5 贺一耕;制度创新与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张杨洋;;合芜蚌汽车配套产业集群运行机制与结构升级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周本立,吴劲松;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安徽经济协调发展──当前我省经济发展阶段及“十五”面临的主要任务[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8 崔木花;;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汪少波;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黄晓霓;;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满洪;;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考——来自浙江省的调查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胡建一;;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常慧娟;;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林秀梅;王洋;郝华;;我国地区工业竞争力比较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5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6 郝海岗;张明倩;;京津冀区域合作中河北省工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7 李毅;;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1(2003)[C];2004年
8 王娜;邱琦;;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9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偲;钟世霞;;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10 郭雪松;邹娟;梁瀚文;刘俊新;;苕溪流域典型村落水污染特征调查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文董;我国体育博彩的规范化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周霞;中国农村经纪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辉;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邓超;武汉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凤兰;湖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闫恒超;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数字表达谱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阳;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鹏;煤粉永磁强磁滤器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娜;技术创新中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三保;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益民;;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的指标及应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孙蚌珠;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赵光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一般规律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4 蒲艳萍;陈娟;;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中国就业效应——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与协整检验[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吴江;封晓庆;;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J];财经科学;2006年07期
6 陈乐一;扩大就业的思路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4期
7 赵建国;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5期
8 曾铮;;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4期
9 周建安;;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10 李冠霖,任旺兵;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难度加大——从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演变轨迹及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J];财贸经济;2003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建军;论产业升级的就业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马斌;基于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结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均林;;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看江西经济结构调整[J];科技广场;2009年04期
2 周建农;张华初;;广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包先建,付文林;论安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孙静娟;深圳市产业结构趋势预测[J];统计与预测;2002年05期
5 汤进华;张霞;宋成舜;;湖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联动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1期
6 张文;汤金丽;;玉溪市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因素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李晓婷;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李琳;阳吉运;高希;;基于就业结构视角的湖南产业结构动态演变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08期
9 史常亮;;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研究[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赵文龙;周恒;;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特征的均衡性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理论导刊;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春生;程阳;王菊;;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实例分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2 叶堂林;;京津现代制造业合作途径及其政策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姜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和谐度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党耀国;刘思峰;叶耀军;;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董佑福;侯方安;;加入WTO后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A];2002农业工程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耿安朝;;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及其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刘泽双;苏大伟;甄翠;;基于产业结构的城乡统筹劳动力配置模型[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刚;周静;邹飞燕;;湖北城乡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性研究[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陈渝中;栾玉琴;;振兴云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渝中;栾玉琴;;振兴云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伟泰安;[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2 记者 韩雪萌;[N];金融时报;2005年
3 黄志钢;[N];期货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唐昆 实习生 麻妍燚;[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N];证券时报;2006年
6 唐学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马薪婷;[N];证券日报;2008年
8 记者 赵红梅;[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9 晨星(中国)研究中心 王蕊;[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南方日报记者 黄倩蔚 见习记者 高国辉;[N];南方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昱淇;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及关系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宋朝阳;西藏产业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原杕;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税收收入与指标体系[D];西北大学;2004年
5 刘建其;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D];厦门大学;2003年
6 徐向国;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与测度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郭宇强;我国职业结构变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王楠;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晓凤;结构、技术与制度视角下的国际贸易摩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吴晓隽;上海大都市圈的结构及功能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才华;国际产业资本流动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2 朱明;北京市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3 孟飞飞;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刘云锋;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5 韩晓娜;产业结构演进与新疆经济增长的特征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奕;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本市场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7 赵学峰;“入世”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俊娟;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9 王爱峰;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10 刘丰;FDI对江苏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及效率的影响[D];东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及关系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5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75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