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天津财经大学》 2013年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李静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大范围地向外转移,与此同时,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也严重不平衡。那么,农村劳动力经过多年的转移之后,是否还有转移的潜力?如果有,潜力何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果有影响,那么这种影响是否还将持续下去?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演变趋势,同时要解决以下两个理论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跨部门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是什么;二是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我国产业空间布局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又是怎样的。 围绕上述问题,本文分为6章,各章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第1章:导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然后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2章: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综述。本章旨在为本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分为两部分:一是农村劳动力跨部门转移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综述,包括二元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刘易斯模型(1954)、费景汉和拉尼斯模型(1961)为代表的古典二元经济增长理论、和以乔根森模型(1961)和Mas-Colell and Razin模型(1973)为代表的新古典框架下的二元经济增长理论均认为,二元经济增长的过程是一个劳动力不断地从效率低的农业部门向效率高的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但他们并没有进一步讨论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的影响。Mas-Colell and Razin模型虽然在农业部门引入了工业资本,在新古典框架下对二元经济增长模型重新进行了解释,但是,该模型并没有进一步对劳动力转移下农业的发展机制给出明确的描述,从而也没有对劳动力转移下通过工业资本反作用于农业进而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机制做进一步的分析。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虽然预言当经济体内部的各区域具有相似的经济结构和技术偏好时,区域经济将趋于收敛,但该理论假设经济中只有单一的现代部门,各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是相同的,这些假设并不符合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因此,在第4章,我们将在Mas-Colell and Razin模型的基础上做一些拓展,借此研究农业劳动力跨部门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的影响机制。二是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综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劳动和资本要素是反向流动的,从而直接导致区域经济收敛;而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外围模型认为劳动和资本要素是同向流动的,一国内的地区差距要先经历一个扩大的过程然后才趋于缩小,但最终趋于收敛。那么,我国的实际情况怎样呢?在第5章,我们将利用我国的经验数据检验我国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区域经济效应,看看到底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预言相符,还是与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外围模型更为吻合。 第3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动态演变。本章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态特征与现状进行了分析,其主要结论如下:(1)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数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2)20世纪80年代,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就地转移为主,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异地转移规模增加较快。(3)跨省流动的农民工主要是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但近年来,我国外出农民工已出现从东部向中西部回迁的迹象。(4)2000年以来外出农民工有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集聚的趋势。(5)农民工的行业分布以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其中从事制造业的最多。分地区来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以从事制造业为主,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首要从事的行业是建筑业,其次才是制造业和服务业。(6)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壮年农民工比重有减少的趋势,年长农民工比重有增加的趋势。(7)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年轻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仍然占多数。(8)外出农民工的收入增速较快,中西部与东部的工资有趋同趋势。 第4章:农村劳动力跨部门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Mas-Colell and Razin模型。首先,在Mas-Colell and Razin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拓展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跨部门转移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机制,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跨部门转移通过两种机制促进区域经济收敛:一是通过工业资本反哺农业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收敛,进而促进区域经济收敛。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比重已很小,而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比重仍然比较大,欠发达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农业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在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同时,通过工业资本反哺农业,加快其农业资本深化进程,进而加快其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从而促进区域经济收敛。二是通过农业劳动力再配置效应促进区域经济收敛。其内涵是发达地区由于经济起步较早,本地大量的劳动力已完成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依靠本地农业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获得经济增长的源泉将逐惭消失,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所放慢;相反,欠发达地区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相对低廉,通过促进劳动力从效率低的农业向效率高的非农产业配置仍能对其经济增长有所贡献,经济还可以获得一段高速增长时期,从而实现对发达地区的追赶。然后,利用中国数据实证检验农村劳动力跨部门转移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东部次之,但西部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增长幅度快于东部;相应地,中部地区正处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最显著的时期,东部正在逐渐减弱,而西部最具有潜力;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与此类似,中部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具有潜力。 第5章: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视角。首先,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核心—外围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产业空间布局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形成的集聚力和市场拥挤效应形成的分散力的相互作用下,当贸易自由度达到特定的临界值后,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使产业呈“先集中后扩散”、地区差距呈“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化趋势。其理论内涵为,早期来看,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会使地区差距扩大;但长期来看,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是缩小地区差距的有效机制。接着,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来劳动力的流入促进了流入地工业化进程;贸易成本的降低及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都有利于产业集聚;各地区间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数据分析还显示,目前我国劳动力已出现了由东部向中西部回流的迹象,产业也正逐步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最后,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通过影响产业空间布局进而对区域经济收敛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收敛作用,但与第4章单独考虑农村劳动力跨部门转移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相比,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使经济收敛速度有所放慢,实证结果与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外围模型的理论预期相吻合。 第6章: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提出了政策建议。文章认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仍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其潜力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且主要通过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来实现。随着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将吸纳较多的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在当地非农业部门就业,地区差距有望进一步缩小。 本文的创新性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Mas-Colell and Razin二元经济增长模型进行拓展,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跨部门转移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机制。(2)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核心一外围模型解释了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产业空间布局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并结合近年来我国劳动力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回迁、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的现实背景,对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展望。(3)将空间相关因素纳入分析框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及其区域经济增长效应。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82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林如;李莉;;劳动力转移、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J];财经研究;2006年08期
2 杜鑫;;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消费和投资水平的影响[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3 ;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亿人[J];调研世界;2004年04期
4 ;2005年末全国已转移农村劳动力约1.8亿人[J];调研世界;2006年04期
5 ;2005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J];调研世界;2006年05期
6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J];调研世界;2007年04期
7 王桂新 ,魏星 ,沈建法;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关系之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都阳;;人口转变、劳动力市场转折与经济发展[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6期
9 范剑勇,王立军,沈林洁;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10 孙自铎;;农民异地就业对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影响的研究与思考[J];管理世界;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震;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Rural Labor Force Flow on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A Method Based on VEC Model[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7期
2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张杨洋;;合芜蚌汽车配套产业集群运行机制与结构升级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周本立,吴劲松;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安徽经济协调发展──当前我省经济发展阶段及“十五”面临的主要任务[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5 李刚;贾威;潘浩敏;;地区差异、收敛路径和经济政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刘钊;;区域产业联动网络测度研究——以环渤海区域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孙致陆;周加来;;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协整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8 方双龙;;我国种植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5期
9 林建永;季学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在城市——对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农业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1期
10 顾锋;梅琳;;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藕香;;我国农村劳动力外流组织化管理效应分析[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胡凯;吴清;;制度质量与省际资本流动[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庞晶;叶裕民;;全球背景下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研究[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6 于守华;;苏州市及周边地区创新软环境对提高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启示[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7 林秀梅;王洋;郝华;;我国地区工业竞争力比较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8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9 彭国华;;我国地区经济的俱乐部收敛性[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10 刘丽;;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曹静;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徐敬俊;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陈泽浦;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潘塞梅;老挝工业化进程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汤晓莉;社会医疗保险可携带性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林丽萍;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关系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及特色空间布局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瑞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极的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王晓丽;提升浙江块状经济竞争力战略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魏爱梳;浙江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毛世军;杭州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正武;建国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演变与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陈军;;种粮大户发展现状及扶持对策——基于安徽省种粮大户调查资料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贺文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原因及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4 王东升,李娅娜;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正负效应及对策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逯进;朴明根;;西部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演进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3期
6 姚林如;李莉;;劳动力转移、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J];财经研究;2006年08期
7 侯风云;张凤兵;;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及外溢与城乡差距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8期
8 温涛,冉光和,王煜宇,熊德平;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金融约束与金融支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9 刘勇,钟菊英;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形成结构与转移战略研究——兼“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辩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10 许宪春;中外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评论[J];财贸经济;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晓河;结构转换与农业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2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鸿武;趋同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郝丽霞;农村人力资本非农化补偿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刘毅;具有空间相依误差的面板数据自回归模型及参数估计的统计计算实现[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善记;“免费培训”的意义[J];瞭望新闻周刊;2003年47期
2 ;关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的意见[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09期
3 范小建;;中国就业论坛专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前景(摘要)[J];中国就业;2004年06期
4 张伯宏;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J];江南论坛;2004年12期
5 陈敏;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浙江统计;2004年12期
6 武新灵,李洪锁,彭淑彦;劳动力素质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性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侯力;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人口学刊;2004年06期
8 刘飞翔,陈念东;新阶段福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调查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向安强,贾兵强,姜峥;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科教兴村”的启示[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赵振国;徐可彬;董廷杰;;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与趋势[J];中国就业;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昭文;;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和推进措施[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姜春华;;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泽敏;杨晓红;;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式及其效果分析[A];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国炳;黄大学;;湖北省农办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解决途径[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李勋来;;制度变迁及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韦启光;;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秀芝;尹继东;;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江西的实证[A];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协作联谊会暨“区域经济合作与互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郭朝晖;陈琳;;基于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村教育发展思考[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文明;;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研究[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永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流向及特点[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国华;[N];安徽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常永强 张剑冰 王志峰;[N];运城日报;2005年
3 罗荣淮;[N];云南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陈婷;[N];阿克苏日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N];阿勒泰日报;2007年
6 记者 李志科;[N];阿勒泰日报;2007年
7 侯余林;[N];鞍山日报 ;2006年
8 见习记者 侯沛丽;[N];安阳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曹永清 通讯员 王健 王强;[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10 记者 邱岚;[N];中国妇女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强;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马红梅;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资本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马华泉;城市化中教育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申鹏;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杨松;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刘秀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胡俊波;禀赋、不确定性与转型期农村劳动力转移[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动因与障碍[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许昆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何军;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劳动力转移与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成华;邯郸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2 盛小钰;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谢涛;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肖玉婕;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邓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法律规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6 黄渊社;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政府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艳鹃;基于我国城镇化视角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8 白小雪;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9 陈伟红;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崔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1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81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