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的学习:家庭社会阶层与自主动机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的学习:家庭社会阶层与自主动机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 2014年
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的学习:家庭社会阶层与自主动机的影响
陈继文
【摘要】:社会阶层心理学发现,相对于唯我主义的高阶层者来说,情境主义的低阶层者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高低阶层者的这种差异将会对个体的学习带来怎样的影响:来自不同阶层家庭的学生对教师自主支持环境的依赖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是否会使他们的学习动机不同?进而对学习的投入程度是否一致?这些问题的解答对教学有着实践意义。此外,或可促进寒门学子考上名校,为缓和阶层固化的现象提出心理层面的对策。以自我决定论和社会阶层心理学为基础,本文通过5个实证研究考察了教师自主支持的环境因素和自主动机的个体因素对不同阶层学生的学习投入、学习成绩的影响作用及影响过程。 研究一用两种不同方法考察家庭社会阶层在教师自主支持与自主动机关系中的作用。其中,研究1通过情境启动的方法,对来自武汉和襄阳两个地区的119名中学生进行实验;研究2则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发放344份问卷,从中筛查出192名典型的主观高(低)阶层被试。两个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对于低阶层的学生来说,与教师提供控制的情境相比,在教师自主支持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动机得分有显著提高;而对于高阶层的学生来说,无论在自主支持还是受控的情境下,自主动机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一证实家庭社会阶层的调节作用显著。 研究二用两种不同方法考察教师自主支持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学生自主动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家庭社会阶层的调节作用。研究3通过情境启动的方法,对271名中学生进行实验;研究4则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1211名初中生中筛查出491名典型高低阶层被试。这两个研究一致得出:对于低阶层者来说,教师自主支持显著正向影响其自主动机,进而正向影响了学习投入程度;对于高阶层者来说,教师自主支持对自主动机的影响不显著,进而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也不显著。研究二证实在教师自主支持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过程中,家庭社会阶层起调节作用,学生自主动机起中介作用。 研究三在研究一与研究二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社会阶层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5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502名被试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对于低阶层者来说,教师自主支持显著正向影响其自主动机和学习投入程度,进而影响其成绩:对于高阶层者来说,教师自主支持对自主动机和学习投入的影响不显著,进而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也不显著。研究三证实教师自主支持通过自主动机和学校投入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社会阶层在其中起调节作用。 本文的5个研究之问层层推进,得出一些较有价值的结论:教师自主支持显著正向影响了低阶层者的自主动机;教师自主支持通过正向影响低阶层者的自主动机,进而正向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投入;以上变量的影响作用最终导致高低社会阶层学生的成绩差异。最后,在自我决定论和社会阶层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下,对本研究的结论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2.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蔺秀云;王硕;张曼云;周冀;;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从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和学习投入角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李正东;试论中国中产阶层——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社会结构整合的动态探索[J];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4 王春光,李炜;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主观性建构和客观实在[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5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6 杨东平;高中阶段的社会分层和教育机会获得[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7 方长春;风笑天;;阶层差异与教育获得——一项关于教育分流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8 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9 刘云杉;王志明;杨晓芳;;精英的选拔:身份、地域与资本的视角——跨入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1978-2005)[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10 王世谊;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新探[J];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汪璇;;三十年来安徽职业阶层结构的变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马奔;试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共产党党员成分变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方金友;;当代安徽社会阶级阶层的演进[J];安徽史学;2010年03期
5 汪一为;认识当前社会现象的两把钥匙——阶级分析法和阶层分析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汪璇;顾晖;;当前贫富差距对城市市民的心态影响及治理对策——一项对合肥市民的实证考察[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刘青春;;我国社会分层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刘敏;庄伟;曹晖;赵富才;;高职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我接纳、交往焦虑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周德海;;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讨论的深度解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陈世永,王华斌;合肥市中间阶层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与人际能力、社会支持感知和自主性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黄建明;;在社会阶层构成变化中提高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能力的路径探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郑丹丹;;弥散的低度不平等——对我国性别分层状况的解读[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唐艳妹;;统筹城乡发展的哲学底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劲松;;论政府治理城市转型中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小平;柳林;;城市规划的社会职能——以新生代农民工居住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云珍;;当代社会结构变迁及中国共产党适应性分析[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8 汪波;;社会需求、多元博弈、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9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10 马又清;;以毛泽东统战理论为指导,做好在新社会阶层中的统战工作[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陆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王芳;中国儿童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邱玮;服务品牌内化的构成要素与过程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利平;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万益迁;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模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卢菲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的消费者信任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年晶;儿童忽视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性的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帅;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张华;教师期望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红梅;蒙汉父母教育价值观、教养方式与小学生人格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邹泓;张春妹;;中学生的人格五因素、感知的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刘亚,龙立荣,李晔;组织公平感对组织效果变量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4 胡联合;胡鞍钢;徐绍刚;;贫富差距对违法犯罪活动影响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06期
5 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的新进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6 刘惠军;纪海英;王英;;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对医生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的预测作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8 刘云杉;王志明;;女性进入精英集体:有限的进步[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9 郑淮;公共考试的社会价值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10 莫雷;;全社会都要关心社会经济地位不利儿童的成长[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祝婧媛;中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红;儿童学习动机类型与创造力倾向关系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李枫;;论动机类型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列德科维茨;王晋生;穆志强;;自学动机的形成[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7年03期
4 寇平;;从英语学习的动机类型和变化规律探究强化动机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0年14期
5 宋影;;外语学习中的动机类型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6 吴俊杰;南洪钧;钱俊平;;青少年网络休闲成瘾过程中的动机变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12期
7 钱珊;;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相关性比较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8 付道明;吴玮;郑玲玲;;泛在学习活动中知识分享的动机与效果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1期
9 韩佶颖;尹弘飚;;教师动机: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J];外国教育研究;2014年04期
10 刘宇楠;;二外日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学习时间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宇丰;;分布式供能系统用原动机类型分析和特点比较[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八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四届全国区域能源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继文;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的学习:家庭社会阶层与自主动机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石磊;动机视角下的错误记忆研究:调节焦点对错误记忆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婧;关于应急志愿者参与动机的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2 王盈盈;虚拟社区“居民”的参与动机[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3 杨澜;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动机变化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年
4 李富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调查及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
5 王少华;思想政治教育中动机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6 张晶;享乐购物动机量表的修订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彭珺;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对高职学生动机行为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8 刘珍;大学生强化敏感性、网络游戏动机和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齐立艳;SNS网站成员参与动机与参与强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曾凯;外语教学中的动机和焦虑[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的学习:家庭社会阶层与自主动机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3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03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