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孟子仁政论及当代应用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1 10:13
  战国时代儒家的地位受到来自思想界的巨大冲击,作为儒家传承代表的孟子,在抱有特殊危机感的同时,领先意识到了新时代的到来。在此背景下,孟子出于使命担当创新儒家的思想,及时地反省、发扬、升级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从理论修养和社会现实政治中,提炼出了性善、仁政、天下统一、民本等思想。性善说,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平等的哲学基础。在此哲学基础上,孟子思索社会治理体系,把性善说上升到社会治理伦理,形成了仁政论。孟子首倡“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的“三要素”。本论文把孟子仁政论总结为“土地、人民、政事”国家“三要素”在体制上得以和谐顺畅运行。孟子根据周初政治,找出了仁政评价标准:统治域内土地得到治理,人民生活得到保障,弱者得到照顾,精英在治理体系内发挥作用。孟子重提井田制思想的目的在于保护社会经济基础和恢复社会秩序。在性善说基础上重构社会经济基础与社会秩序,是孟子的仁政理想。这一思想具备卓著的超前意义。对于上层建筑之统治体系,孟子主张需要用礼义来维持秩序,圣人君子的功能是在统治体系中考虑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孟子提倡君主、君子、人民在天之下,可以达成仁政,建立均衡良性社会关系。孟子认为人都具备善端,君主必须...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18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孟子仁政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仁政论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
    2.1 时代背景
        2.1.1 诸侯争霸
        2.1.2 思想争鸣与百家之变迁
        2.1.3 诸子思想的交流论争与儒家面临的危机
    2.2 仁政论的思想渊源
        2.2.1 孟子对于《诗经》的引用取向
        2.2.2 《尚书》对于孟子思想的影响
        2.2.3 孟子的游历与思想
    2.3 小结
第三章 仁政论的哲学基础
    3.1 性善说
    3.2 君子和普通人的差别相对化
    3.3 性善说是平等思想的萌芽
    3.4 小结
第四章 仁政论的社会历史基础
    4.1 周朝的封建制
    4.2 国家“三要素”的内在关系
    4.3 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人民的主体性与君子作用
    4.4 仁政思想中的君主、君子和人民的关系
    4.5 井田制与仁政思想
        4.5.1 井田制度及其政治意义
        4.5.2 重提井田制反映孟子仁政思想
        4.5.3 子产、商鞅的土地改革思想与孟子重提“井田制”思想的比较
        4.5.4 孟子对于税赋的看法
        4.5.5 关于井田制的争论与孟子重提井田制的意义
    4.6 小结
第五章 仁政论的内容及展开
    5.1 葵丘盟约的思想
    5.2 周初的统治思想
    5.3 人民、土地与政事
        5.3.1 土地、人民的统治思想
        5.3.2 政事即社会治理
        5.3.3 社稷思想
        5.3.4 王土王民王天下思想
    5.4 仁政与善政
        5.4.1 孟子所谓的仁政与善政的辨析
        5.4.2 善政的代表——子产的思想
        5.4.3 管仲的执政思想
        5.4.4 “善政”与诸侯家政
    5.5 小结
第六章 仁政论与人格尊重、生命伦理
    6.1 对于生命的爱护
        6.1.1 对于自己的性命的爱护
        6.1.2 体面与不被束缚的生命
        6.1.3 有等差地对待珍惜生命
    6.2 仁政关注人的生命
    6.3 为人民的生命反对战争
        6.3.1 如何思考他人的牺牲
        6.3.2 恶政与战争同样伤害生命
        6.3.3 孟子对于战争的程序正义思考
        6.3.4 对于轻视他人生命的人处罚原则与目的
        6.3.5 义与生死
        6.3.6 孟子与墨子的反战比较
    6.4 生命的尊严和绝对性
    6.5 生命天予的意义
    6.6 小结
第七章 仁政论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和思想
    7.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仁政“三要素”的关系
    7.3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孟子仁政思想比较
        7.3.1 为全球所有人思考可持续发展
        7.3.2 共同环境的思想
        7.3.3 强大机构、合作伙伴关系与仁政保障
    7.4 生态环境思想中的性善说、仁政伦理的展开
        7.4.1 自然生存权
        7.4.2 世代伦理
        7.4.3 地球有限主义
    7.5 小结
第八章 仁政论与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比较分析
    8.1 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
    8.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8.2.1 以人民为中心的定位
        8.2.2 保障和改善民生
    8.3 人民的主体性地位
    8.4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8.4.1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德法兼治
        8.4.2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8.4.3 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8.5 党员干部修养与孟子思想
        8.5.1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8.5.2 严格要求“一把手”
        8.5.3 反对个人主义
    8.6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仁政论与现实问题解决方案的哲学意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孟子的伦理选择论——从“可欲”到“能”和“为”[J]. 王中江.  哲学研究. 2018(07)
[2]试论《孟子》类推修辞[J]. 刘承慧.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3]论孟子的政治哲学——以王道仁政学说为中心[J]. 郭齐勇.  中原文化研究. 2015(02)
[4]《孟子》“心”概念辨析[J]. 戴兆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5]《孟子》道德情境中的仁义联属理路[J]. 雷静.  学术研究. 2014(07)
[6]中国传统政治何以选择儒家思想——王杰先生新著《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论稿》读后[J]. 孔德立.  管子学刊. 2012(02)
[7]孟子与卢梭关于性善论的比较及教育意义[J]. 万梦君.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11)
[8]试论孔孟的道德人本主义[J]. 李伟斌.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2)
[9]儒家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孙红梅.  文教资料. 2008(02)
[10]孔孟道德修养思想之比较[J]. 邹顺康,张群颖.  道德与文明. 2007(02)

博士论文
[1]《孟子》教本研究[D]. 屈博.华东师范大学 2016
[2]孟子良心思想研究[D]. 李世平.复旦大学 2012
[3]先秦至汉儒家天论新探[D]. 石磊.上海师范大学 2012
[4]孟子内圣外王思想之研究[D]. 沈锦发.华东师范大学 2011
[5]先秦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研究[D]. 李丽丽.东北师范大学 2011
[6]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 李华.山东师范大学 2011
[7]孟子文艺思想研究[D]. 徐桂秋.辽宁大学 2011
[8]孟子“中道”思想研究[D]. 董祥勇.华东师范大学 2009
[9]闲先圣之道[D]. 杨泽树.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0]先秦儒家修辞研究[D]. 丁秀菊.山东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孟子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价值阐释[D]. 胡博越.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2]率性与教化[D]. 任鹏程.山东大学 2015
[3]孟子性善论疏解[D]. 李祥宇.辽宁大学 2015
[4]阿瑟·韦利(Arthur Waley)英译《孟子》研究[D]. 王美玲.曲阜师范大学 2015
[5]孟子公正思想研究[D]. 张绍娜.曲阜师范大学 2014
[6]孟子若干思想研究[D]. 姜德高.烟台大学 2011
[7]孟子诗学研究[D]. 荣国庆.河北大学 2006
[8]论孟子的仁政学说及其对新时期以德治国的启示[D]. 李斌.首都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58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258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7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