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农民上楼 ——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动员

发布时间:2021-10-09 14:24
  本文以文献研究和田野工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从社会动员的视角对当代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农民上楼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社会动员在农村社会仍然发挥着效力,是共产党执行公共政策所依附的重要手段。尽管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动员仍然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动员发生了若干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社会动员中科学话语的使用、市场力量的直接参与和对各方利益的重视与调节。社会动员已经从党和政府发动和实施、主要由党和政府的分支机构参与动员转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农民上楼的推进离不开国家科层制的运作,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社会动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动员一旦进入实践环节,参与动员的主体即变得多元化。市场力量的壮大使它成为党和政府认可的社会动员主体,在农民上楼中资本以强势姿态下乡参与农村建设,直接参与了社会动员。同时,本土内生的市场力量也在不断引导着社会动员舆论的转变。乡土社会中的精英人士、权威人物都在有意无意间参与了这场声势浩大的社会动员。多元主体在社会动员中的和谐共存是建立在利益共享基础上的,在农民上楼的社会动员中各行为主体通过农民上楼都力图实现自身的利益。社会动员是综合利用各种手...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农民上楼 ——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动员


图1-1?1949-2015年间我国城镇化率的变化??注:1949-1990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1》,1991-2012年数据来源于《统计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社区建设中社会动员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来自江西省9个村的实地调查[J]. 袁小平,潘明东.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5)
[2]我国移居农民集中居住的实践逻辑与实证分析——成都实践检视[J]. 翟坤周,王国敏.  学习与实践. 2016(10)
[3]理性与道义:熟人社会中的劳力配置逻辑——鄂西W村小农用工体系研究[J]. 李永萍.  北京社会科学. 2016(09)
[4]群众认同:当代基层政府动员合法性路径建构[J]. 张劲松,杨书房.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5]被裹挟的国家:基层治理的行动逻辑与乡村自主——以黄江县“秸秆禁烧”事件为例[J]. 田雄,郑家昊.  公共管理学报. 2016(02)
[6]城郊农民集中居住社区的社区参与状况——基于326位城郊农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于莉.  城市问题. 2016(02)
[7]“村改居”社区物业管理的主要类型与存在问题[J]. 吴莹.  城市观察. 2016(01)
[8]农民的行动策略与政府的制度理性——对我国征地拆迁中“闹大”现象的分析[J]. 杨华,罗兴佐.  社会科学. 2016(02)
[9]“最后一公里”困境与农民动员——对资源下乡背景下基层治理困境的分析[J]. 刘建平,陈文琼.  中国行政管理. 2016(02)
[10]农村征地拆迁中村干部的行为逻辑及制度基础——兼论村庄治理中管理与监督环节的缺陷与改进方向[J]. 扈映,宋燕敏,陈伟鑫.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冲突演变机理与治理机制研究[D]. 杨磊.华中科技大学 2015
[2]失序的家园:一个城中村的拆迁与弈争[D]. 刘怡然.清华大学 2014
[3]征迁政治[D]. 耿羽.华中科技大学 2013
[4]水电项目开发利益共享模型研究[D]. 樊启祥.清华大学 2010
[5]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社会动员研究[D]. 张丽梅.东北师范大学 2008
[6]农村社区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动员机制研究[D]. 刘俊浩.西南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土地整治”:农业模式转型与乡村改造[D]. 叶娟.南京大学 2014
[2]当代中国督查工作述论[D]. 于兴亮.山东大学 2011
[3]“村改社”:社区动员与社区居民参与的实践逻辑[D]. 岳敏.中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26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426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a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