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国际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1 19:46
  国际责任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承担的与其身份相称的对外义务。作为国际社会中的成员,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负有一定的责任:遵守国际规范,维护国际准则,履行国际义务。纵观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可以发现一项基本事实,即一国领导能力必然伴随着国际责任的内在要求和外在需要。一个国家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以国际责任为切入点,通过适度承担国际责任,实现其国家利益;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帮助国际社会解决实在问题,来赢得尊重和获取认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己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国际社会对中国报以更高的期待,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中国能够为事关人类发展与安全重大问题的解决投入更多力量,贡献更多智慧。”于是,“中国责任论”随之出笼并兴起。“中国责任论”既反映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合理期待,同时也反映出了某些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疑虑和担忧。美国等西方国家希望中国承担它们给中国开列的责任清单,一方面希望通过责任来约束和限制中国,引导中国融入西方主导的体系...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国际责任研究


图4-1世界贸易总额增长趋势??(资料来源:中国商务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商务年鉴2009》,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9年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中国外交应对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的总结与思考[J]. 刘中民,范鹏.  国际观察. 2015(05)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建构[J]. 吴兵.  社会主义研究. 2014(04)
[3]对中国国际责任的深层思考[J]. 沈丁立.  学习月刊. 2014(11)
[4]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J]. 田文婷,姚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5]国际责任的行为逻辑变迁:信念、责任与关怀[J]. 毛维准.  当代亚太. 2013 (05)
[6]转型中的中国国家定位与国际责任体系[J]. 高飞.  国际观察. 2013(05)
[7]我国应如何履行国际责任[J]. 徐进.  中国国情国力. 2013(05)
[8]当今中国发展中的国民心态调整[J]. 孙时进.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2(05)
[9]周恩来推动援建坦赞铁路[J]. 薛琳.  党的文献. 2012(03)
[10]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建和的前景与路径[J]. 李东燕.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2(03)

博士论文
[1]身份与责任:中国国际责任观研究[D]. 吴兵.外交学院 2010
[2]中国对外援助研究[D]. 张郁慧.中共中央党校 2006

硕士论文
[1]国家身份理论与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建构[D]. 李慧明.山东师范大学 2008
[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日经贸发展的阶段特点、问题及趋势[D]. 索冰.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10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510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6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