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
发布时间:2022-02-20 18:40
本文以两个“台湾原住民族”——“噶玛兰族”和“撒奇莱雅族”的生成历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脉络性的建构论(contextual constructionism)分析视角检视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如何“族群化”(ethnicitization)。研究分成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先对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首先回溯花莲地区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源流及其早期的社会文化,接着以重大历史事件——“加礼宛事件”作为切入点,探究造成今日花东地区噶玛兰后裔和撒奇莱雅后裔的分布格局与社会文化形貌背后的历史原因。最后,以回顾原住民族命名-分类体系的演变作为衔接,进入第二个层面的研究——围绕当代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族群建构实践进行考察与分析。研究内容以1970年代末期开始的台湾政治转型发展过程为背景,分别从族群运动和文化政治两个方面考察“噶玛兰族复名运动”和“撒奇莱雅族正名运动”的历程,以及当代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透过文化政治路线开展族群建构的社会实践。本研究力图呈现历史、文化、社会与政治等多重力量建构“噶玛兰族”和“撒奇莱雅族”的过程,同时也将此过程放在台湾社会历史的整体演进...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7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构想
一、噶玛兰人的相关研究
二、撒奇莱雅人的相关研究
三、理论探讨与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篇章结构
第二章 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来源与分布
第一节 花莲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原住民族群
一、区位空间与自然环境
二、行政沿革与原住民族群分布
第二节 宜兰南徙花莲的噶玛兰人
一、南迁花莲的噶玛兰人与加礼宛六社
二、噶玛兰人的社会文化
第三节 世居花莲平原的撒奇莱雅人
一、花莲平原撒奇莱雅人的早期历史
二、撒奇莱雅人的社会文化
第三章 “加礼宛事件”与两个人群的流散迁徙
第一节 “开山抚番”与国家力量介入后山
一、清廷“开山抚番”与汉人入垦花莲
二、花莲地区原住民人群与清廷官军的初遇
第二节 “加礼宛事件”的历史图像
一、清廷官方文书的记载
二、口述史中的“达固湖湾战争”
第三节 人群的流徙与身份的隐匿
一、事件后清廷的处置
二、人群的流散、迁徙与活动空间变迁
三、身份的隐匿与“集体失忆”
第四章 族群运动与“噶玛兰族”、“撒奇莱雅族”的生成
第一节 原住民族群运动的历史背景
一、原住民族称与分类体系的历史演变
二、原住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族群正名”风潮
第二节 “返去做番”: 噶玛兰人的“复名”运动
一、潘朝成及其家族的寻根之路
二、新社加礼宛后裔的族群意识转化
三、偕万来寻亲与“噶玛兰族”的“复名”
第三节 脱离阿美族: 撒奇莱雅人的“正名”运动
一、帝瓦伊·撒耘家族与撒奇莱雅人的“正名”
二、离散族裔的聚合与“撒奇莱雅族”的生成
第五章 当代原住民政策变迁下的族群建构
第一节 当代台湾政党政治下原住民政策的嬗递
一、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原住民政策(1983-2000)
二、民进党执政时期的原住民政策(2000-2008)
三、国民党及民进党重新执政后的原住民政策(2008-2018)
第二节 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文化复振与族群建构
一、文化的转型与调适: 噶玛兰人的Gataban(猎首祭-丰年节)
二、断裂与接续: 撒奇莱雅人的Palamal火神祭与文化复振
第三节 文化政治整合与族群发展路径的探索
一、族群精英与族群发展的文化政治路线
二、政治结构困境与族群发展的路径探索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田野调查图集
附录二: 2016年8月1日蔡英文向台湾原住民道歉演讲全文
附录三: “总统府原住民族历史正义与转型正义委员会”设置要点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确的民族与暧昧的族群——以中国大陆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实践为例[J]. 麻国庆.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2]殖民接触与族群互动:17世纪早期的淡水与基隆[J]. 欧洋安,郑伟斌.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3]族群相关概念及理论维度综述[J]. 罗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4]台湾原住民运动的诉求与困境[J]. 周典恩.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06)
[5]“民族”、“族群”概念研究及理论维度[J]. 常宝. 世界民族. 2010(03)
[6]跨文化视野下台湾原住民的族群认知与“族称”[J]. 吴春明. 台湾研究集刊. 2009(04)
[7]“族群”:社会群体研究的基础性概念工具[J]. 菅志翔.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8]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J]. 郝时远. 民族研究. 2002(04)
[9]论族群与民族[J]. 徐杰舜. 民族研究. 2002(01)
[10]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 周大鸣.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2)
硕士论文
[1]台湾原住民族别认定的历史过程[D]. 黄海纯.中央民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35608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7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构想
一、噶玛兰人的相关研究
二、撒奇莱雅人的相关研究
三、理论探讨与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篇章结构
第二章 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来源与分布
第一节 花莲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原住民族群
一、区位空间与自然环境
二、行政沿革与原住民族群分布
第二节 宜兰南徙花莲的噶玛兰人
一、南迁花莲的噶玛兰人与加礼宛六社
二、噶玛兰人的社会文化
第三节 世居花莲平原的撒奇莱雅人
一、花莲平原撒奇莱雅人的早期历史
二、撒奇莱雅人的社会文化
第三章 “加礼宛事件”与两个人群的流散迁徙
第一节 “开山抚番”与国家力量介入后山
一、清廷“开山抚番”与汉人入垦花莲
二、花莲地区原住民人群与清廷官军的初遇
第二节 “加礼宛事件”的历史图像
一、清廷官方文书的记载
二、口述史中的“达固湖湾战争”
第三节 人群的流徙与身份的隐匿
一、事件后清廷的处置
二、人群的流散、迁徙与活动空间变迁
三、身份的隐匿与“集体失忆”
第四章 族群运动与“噶玛兰族”、“撒奇莱雅族”的生成
第一节 原住民族群运动的历史背景
一、原住民族称与分类体系的历史演变
二、原住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族群正名”风潮
第二节 “返去做番”: 噶玛兰人的“复名”运动
一、潘朝成及其家族的寻根之路
二、新社加礼宛后裔的族群意识转化
三、偕万来寻亲与“噶玛兰族”的“复名”
第三节 脱离阿美族: 撒奇莱雅人的“正名”运动
一、帝瓦伊·撒耘家族与撒奇莱雅人的“正名”
二、离散族裔的聚合与“撒奇莱雅族”的生成
第五章 当代原住民政策变迁下的族群建构
第一节 当代台湾政党政治下原住民政策的嬗递
一、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原住民政策(1983-2000)
二、民进党执政时期的原住民政策(2000-2008)
三、国民党及民进党重新执政后的原住民政策(2008-2018)
第二节 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文化复振与族群建构
一、文化的转型与调适: 噶玛兰人的Gataban(猎首祭-丰年节)
二、断裂与接续: 撒奇莱雅人的Palamal火神祭与文化复振
第三节 文化政治整合与族群发展路径的探索
一、族群精英与族群发展的文化政治路线
二、政治结构困境与族群发展的路径探索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田野调查图集
附录二: 2016年8月1日蔡英文向台湾原住民道歉演讲全文
附录三: “总统府原住民族历史正义与转型正义委员会”设置要点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确的民族与暧昧的族群——以中国大陆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实践为例[J]. 麻国庆.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2]殖民接触与族群互动:17世纪早期的淡水与基隆[J]. 欧洋安,郑伟斌.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3]族群相关概念及理论维度综述[J]. 罗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4]台湾原住民运动的诉求与困境[J]. 周典恩.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06)
[5]“民族”、“族群”概念研究及理论维度[J]. 常宝. 世界民族. 2010(03)
[6]跨文化视野下台湾原住民的族群认知与“族称”[J]. 吴春明. 台湾研究集刊. 2009(04)
[7]“族群”:社会群体研究的基础性概念工具[J]. 菅志翔.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8]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J]. 郝时远. 民族研究. 2002(04)
[9]论族群与民族[J]. 徐杰舜. 民族研究. 2002(01)
[10]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 周大鸣.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2)
硕士论文
[1]台湾原住民族别认定的历史过程[D]. 黄海纯.中央民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35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635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