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国家观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建构
发布时间:2022-07-13 14:30
本文旨在通过考察马克思开辟的国家观道路,把马克思国家观、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从规范的层面探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力图为指导和推进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做出有意义的理论工作。本文开篇详尽探讨了马克思国家观形成过程中受到深刻影响的西方古典城邦国家思想、中世纪国家思想和近代国家思想,这些思想传统和理论资源构成了马克思国家观的重要思想酵素。紧接着本文从总体上探讨了马克思开辟的国家观道路的独特内涵和价值。从研究主题来看,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构成了马克思国家观的主题,但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彻底实现了这一主题的革命性变革;从具体内容来看,国家神话的祛魅、国家性质及其职能、国家与意识形态、国家形式与无产阶级革命专政、国家与人的解放五个方面构成了马克思国家观的内涵;从基本价值来看,事实性和规范性的统一、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统一、哲学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四个方面构成了马克思国家观的基本价值。本文从历时态和共时态两个层面考察了马克思国家观的历史推演。从历时态来看,考察了马克思国家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文章页数】:2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国家观的思想源头
第一节 西方古典国家思想传统
一、美德政治哲学的城邦国家思想
二、道德政治哲学视阈下的城邦国家思想
第二节 中世纪国家思想传统
一、基督教的二元性观念
二、神意的工具
三、教权与王权的二元对立
第三节 近代国家思想传统
一、“无形式的内容”之国家
二、“无内容的形式”之国家
三、绝对伦理性之国家
第二章 马克思国家观及其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国家观革命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前提
一、问题的提出与传统阐释路线
二、马克思早期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
三、马克思哲学观与国家观的革命
第二节 马克思国家观的基本内容
一、国家神话的祛魅
二、国家性质及其职能
三、国家与意识形态
四、国家形式与无产阶级革命专政
五、国家与人的解放
第三节 马克思国家观的科学与价值
一、国家观的事实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二、国家观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三、国家观的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统一
四、国家观的哲学性和科学性统一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与基本经验
第一节 恩格斯:根本一致与微妙差异
一、关于国家起源问题
二、关于国家本质和职能问题
三、关于国家形式问题
第二节 列宁:革命行动主义
一、列宁国家思想的前提
二、列宁国家思想的内在逻辑与思想内涵
三、列宁国家思想对马克思国家观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斯大林: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观
一、国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二、国家与无产阶级专政、党的关系
第四节 第二国际理论家:马克思国家观的命运分殊
一、修正主义的国家思想
二、自然主义倾向的历史主义方法的国家思想
三、人文主义倾向的历史主义方法的国家思想
第五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非正统和批判性国家观
一、人文主义传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二、科学主义传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第六节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观
一、国家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构建
二、国家与阶级
三、国家与社会主义
四、国家与革命
第七节 经验与教训
一、结合与背离:理论与实践之间
二、结合与背离:继承和发展之间
三、结合与背离:科学和价值之间
第四章 时代变迁与马克思国家观重心迁移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与马克思国家观的时代困惑
一、全球化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二、马克思国家观的时代困惑
三、马克思国家观时代困惑评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心迁移
一、革命主题下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二、建设主题下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重心迁移实现的障碍因素及其破解
第三节 中国化范式与构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当代形态
一、构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当代形态的必要性
二、构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当代形态的可能性
三、构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当代形态的基本路径
第五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内容与逻辑结构
第一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内容
一、国家基础论
二、国家价值论
三、国家性质论
四、国家职能论
五、国家制度论
六、国家发展论
七、国家动力论
八、国家治理论
第二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核心范畴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六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特征
第一节 现实性的理论视域
一、理想性国家理论视域的困境
二、现实性的维度的建构
第二节 建设逻辑的理论主题
一、“最大政治”与建设主题的确立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对建设逻辑的探索和实践
第三节 走向“社会国家”的理论内容
一、关于“社会国家”
二、走向“社会国家”的依据
三、走向“社会国家”的道路
第四节 综合创新的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是根本思想前提
二、毛泽东国家观是直接理论资源
三、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智慧是重要思想酵素
第五节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方法
一、国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
二、政治经济学方法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第七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
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内容
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方法论创新
第二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探索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理论
第三节 走向现代化国家的中国经验
一、现代化内涵及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路径
二、中国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探索历程
三、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经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社会”概念的问题、意蕴与价值[J]. 左乐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7(11)
[2]并不含糊的历史遗产:马克思论国家[J]. 肖扬东,刘卓红.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7(05)
[3]理论逻辑与问题意识:马克思的国家观革命[J]. 张学鹏. 哲学动态. 2017(04)
[4]作为中介者的国家——论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建构意义[J]. 林青.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5]论国家的“相对自主性”——马克思国家理论中的上层建筑难题[J]. 祁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6]论黑格尔法哲学与自然法的关系[J]. 邓安庆.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7]从“虚幻的共同体”到“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国家理论及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J]. 牛先锋. 天津社会科学. 2016(04)
[8]试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及影响[J]. 余品华.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07)
[9]恩格斯晚年国家起源理论再研究[J]. 刘娜娜.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03)
[10]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当代发展与现实解释力——兼谈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J]. 陈丽芬,于春洋. 理论与现代化. 2016(02)
博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历史逻辑[D]. 李晓乐.东南大学 2016
[2]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国家自主性[D]. 陈霞.吉林大学 2016
[3]马克思国家社会性思想研究[D]. 王刚.东南大学 2015
[4]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中国当代经济增长[D]. 张凯.辽宁大学 2014
[5]追寻马克思的国家思想[D]. 王义德.安徽师范大学 2014
[6]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框架下的国家理论研究[D]. 张国昀.河南大学 2012
[7]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范式转换研究[D]. 曹军辉.电子科技大学 2011
[8]现当代中国国家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永庚.陕西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60210
【文章页数】:2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国家观的思想源头
第一节 西方古典国家思想传统
一、美德政治哲学的城邦国家思想
二、道德政治哲学视阈下的城邦国家思想
第二节 中世纪国家思想传统
一、基督教的二元性观念
二、神意的工具
三、教权与王权的二元对立
第三节 近代国家思想传统
一、“无形式的内容”之国家
二、“无内容的形式”之国家
三、绝对伦理性之国家
第二章 马克思国家观及其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国家观革命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前提
一、问题的提出与传统阐释路线
二、马克思早期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
三、马克思哲学观与国家观的革命
第二节 马克思国家观的基本内容
一、国家神话的祛魅
二、国家性质及其职能
三、国家与意识形态
四、国家形式与无产阶级革命专政
五、国家与人的解放
第三节 马克思国家观的科学与价值
一、国家观的事实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二、国家观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三、国家观的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统一
四、国家观的哲学性和科学性统一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与基本经验
第一节 恩格斯:根本一致与微妙差异
一、关于国家起源问题
二、关于国家本质和职能问题
三、关于国家形式问题
第二节 列宁:革命行动主义
一、列宁国家思想的前提
二、列宁国家思想的内在逻辑与思想内涵
三、列宁国家思想对马克思国家观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斯大林: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观
一、国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二、国家与无产阶级专政、党的关系
第四节 第二国际理论家:马克思国家观的命运分殊
一、修正主义的国家思想
二、自然主义倾向的历史主义方法的国家思想
三、人文主义倾向的历史主义方法的国家思想
第五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非正统和批判性国家观
一、人文主义传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二、科学主义传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第六节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观
一、国家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构建
二、国家与阶级
三、国家与社会主义
四、国家与革命
第七节 经验与教训
一、结合与背离:理论与实践之间
二、结合与背离:继承和发展之间
三、结合与背离:科学和价值之间
第四章 时代变迁与马克思国家观重心迁移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与马克思国家观的时代困惑
一、全球化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二、马克思国家观的时代困惑
三、马克思国家观时代困惑评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心迁移
一、革命主题下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二、建设主题下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重心迁移实现的障碍因素及其破解
第三节 中国化范式与构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当代形态
一、构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当代形态的必要性
二、构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当代形态的可能性
三、构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当代形态的基本路径
第五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内容与逻辑结构
第一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内容
一、国家基础论
二、国家价值论
三、国家性质论
四、国家职能论
五、国家制度论
六、国家发展论
七、国家动力论
八、国家治理论
第二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核心范畴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六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特征
第一节 现实性的理论视域
一、理想性国家理论视域的困境
二、现实性的维度的建构
第二节 建设逻辑的理论主题
一、“最大政治”与建设主题的确立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对建设逻辑的探索和实践
第三节 走向“社会国家”的理论内容
一、关于“社会国家”
二、走向“社会国家”的依据
三、走向“社会国家”的道路
第四节 综合创新的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是根本思想前提
二、毛泽东国家观是直接理论资源
三、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智慧是重要思想酵素
第五节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方法
一、国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
二、政治经济学方法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第七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
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内容
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方法论创新
第二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探索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理论
第三节 走向现代化国家的中国经验
一、现代化内涵及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路径
二、中国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探索历程
三、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经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社会”概念的问题、意蕴与价值[J]. 左乐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7(11)
[2]并不含糊的历史遗产:马克思论国家[J]. 肖扬东,刘卓红.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7(05)
[3]理论逻辑与问题意识:马克思的国家观革命[J]. 张学鹏. 哲学动态. 2017(04)
[4]作为中介者的国家——论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建构意义[J]. 林青.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5]论国家的“相对自主性”——马克思国家理论中的上层建筑难题[J]. 祁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6]论黑格尔法哲学与自然法的关系[J]. 邓安庆.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7]从“虚幻的共同体”到“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国家理论及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J]. 牛先锋. 天津社会科学. 2016(04)
[8]试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及影响[J]. 余品华.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07)
[9]恩格斯晚年国家起源理论再研究[J]. 刘娜娜.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03)
[10]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当代发展与现实解释力——兼谈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J]. 陈丽芬,于春洋. 理论与现代化. 2016(02)
博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历史逻辑[D]. 李晓乐.东南大学 2016
[2]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国家自主性[D]. 陈霞.吉林大学 2016
[3]马克思国家社会性思想研究[D]. 王刚.东南大学 2015
[4]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中国当代经济增长[D]. 张凯.辽宁大学 2014
[5]追寻马克思的国家思想[D]. 王义德.安徽师范大学 2014
[6]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框架下的国家理论研究[D]. 张国昀.河南大学 2012
[7]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范式转换研究[D]. 曹军辉.电子科技大学 2011
[8]现当代中国国家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永庚.陕西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60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660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