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个体特质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的机制

发布时间:2022-10-29 15:37
  青少年心理生理特质如何调节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和教育工作实践者关注的热点话题。以往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少年心理特质的调节机制,较少研究关注生理特质的调节机制。再者,更少有研究关注个体特质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模式。以往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认为,个体特质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模式可能包括差别易感模型、素质压力模型和优势反应模型等形式。此外,心理生物学理论指出,HPA轴(中枢神经系统之一)的基础功能活性与心理特质(如害羞、感觉寻求和自我控制等)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特别关注心理特质和HPA轴的基础功能活性如何调节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模式。具体而言,在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下,本研究所关注的环境因素为父母教养方式、学校氛围和生活事件等近端因素。所关注的青少年内化问题则为压力感、焦虑和抑郁等三种青少年常见的内化问题。由于皮质醇是HPA轴活性的可靠生物标记,且新型生物标记头发皮质醇反映了HPA轴的长期基础活性,则以头发皮质醇为个体生理特质指标,以害羞、感觉寻求和自我控制为个体心理特质指标。首先,采用纵向和横断相结合的研究设计,筛选影...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综述和问题提出
    1.1 概念界定
        1.1.1 青少年内化问题——压力感、焦虑、抑郁
        1.1.2 环境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氛围和生活事件
        1.1.3 心理特质——害羞、感觉寻求和自我控制
        1.1.4 生理特质——HPA轴功能活性
    1.2 理论背景
        1.2.1 生态系统理论
        1.2.2 人与环境整体交互理论
        1.2.3 发展情境理论
        1.2.4 生物敏感性理论
        1.2.5 心理生物学理论
    1.3 交互作用模式
        1.3.1 素质压力模型
        1.3.2 差别易感模型
        1.3.3 优势反应模型
    1.4 皮质醇水平与心理变量的关系
        1.4.1 皮质醇水平与害羞、感觉寻求、自我控制等心理特质的关系
        1.4.2 皮质醇水平与适应性的关系
    1.5 心理特质和环境因素对内化问题的影响
        1.5.1 环境因素的影响
        1.5.2 心理特质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
    1.6 以往研究不足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创新
        1.7.1 本研究目的
        1.7.2 本研究创新
    1.8 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本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2.1 两次问卷施测的研究对象
        2.2.2 皮质醇检测的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3.1 压力感
        2.3.2 焦虑
        2.3.3 抑郁
        2.3.4 家庭教养方式
        2.3.5 学校氛围
        2.3.6 生活事件
        2.3.7 害羞
        2.3.8 感觉寻求
        2.3.9 自我控制
        2.3.10 头发皮质醇检测
    2.5 研究程序
第三章 环境因素、心理特质和皮质醇水平对青少年内化问题的独特作用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数据统计
    3.4 共同方法偏差
    3.5 研究结果
        3.5.1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3.5.2 各变量的差异检验
        3.5.3 青少年内化问题对环境因素的回归分析
        3.5.4 青少年内化问题对个体特质的回归分析
    3.6 讨论与分析
        3.6.1 青少年适应性的基本现状
        3.6.2 青少年对环境感知的分析
        3.6.3 环境因素对适应性的独特作用
        3.6.4 心理特质对适应性的独特作用
        3.6.5 皮质醇水平对适应性的独特作用
    3.7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心理特质在生活事件与青少年内化问题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数据统计
    4.4 研究结果
        4.4.1 害羞在人际事件对抑郁预测中的调节作用
        4.4.2 感觉寻求在人际事件对抑郁预测中的调节作用
        4.4.3 自我控制在人际事件对抑郁预测中的调节作用
    4.5 讨论分析
        4.5.1 害羞在人际事件对抑郁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4.5.2 感觉寻求在人际事件对抑郁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4.5.3 自我控制在人际事件对抑郁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4.6 本章结论
第五章 皮质醇水平在生活事件与青少年内化问题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数据统计
    5.4 研究结果
        5.4.1 皮质醇水平在学习事件对压力感预测中的调节作用
        5.4.2 皮质醇水平在学习事件和人际事件对焦虑预测中的调节作用
        5.4.3 皮质醇水平在学习事件对抑郁预测中的调节作用
    5.5 讨论分析
        5.5.1 皮质醇水平在学习事件对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影响中存在调节作用
        5.5.2 皮质醇水平在人际事件对焦虑的影响中存在调节作用
    5.6 本章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创新性成果
    6.3 启示和建议
    6.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 罗蕾,明桦,田园,夏小庆,黄四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2)
[2]生活事件、思维风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应[J]. 张晓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3]头发皮质醇浓度测定在应激相关疾病研究中的应用[J]. 张权,邓慧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02)
[4]DRD2基因TaqIA多态性与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J]. 曹衍淼,王美萍,曹丛,纪林芹,张文新.  心理学报. 2017(01)
[5]学校气氛对中学生科学素养影响的多水平分析:基于PISA 2012上海数据的研究[J]. 王晶莹,孟红艳.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7(01)
[6]“脆弱性”还是“可塑性”:差别易感性模型[J]. 周荃,肖晶,何莉,赵德懋,邢淑芬.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4)
[7]感觉寻求和青少年问题行为[J]. 张卫,朱键军,刘莎,甄霜菊,喻承甫.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8]抑郁的多基因遗传基础[J]. 曹衍淼,王美萍,曹丛,张文新.  心理科学进展. 2016(04)
[9]父亲和母亲温暖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孤独感的影响及其差异[J]. 周丹,边玉芳,陈欣银,王莉.  中国特殊教育. 2016(03)
[10]压力性生活事件对高中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有中介的调节模型[J]. 李永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1)

博士论文
[1]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 刘文.辽宁师范大学 2002
[2]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 陈建文.西南师范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父母拒绝与儿童青少年心理适应的关系:配偶接受的调节作用[D]. 杨肖肖.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负性生活事件、自我表露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D]. 于丹丹.山东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97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697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f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