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3 20:15
思想与行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及其规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出现了与以往大学生颇为不同的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多元,自我且功利,亟须引导;他们的信仰状况复杂,世俗且非科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加强;他们的审美观整体、感性,倾向于娱乐化、消遣化;他们的人际交往方式多样,空间扩大,间接交往增多,却不能回避由于虚拟与现实之间强烈的人际反差造成的种种问题;在学习上,他们思路开阔、注重结论却缺乏论证,部分同学还出现口语化倾向、浅阅读的习惯以及错字、别字、火星文等不规范的写作能力下降问题;他们的消费观念前卫,自主多样,注重外观,也出现因人情、炫耀、攀比而导致的不良消费……大学生的这些变化是客观的,其变化原因尤其值得深究。在探究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原因时我们发现:媒介融合导致的媒介化社会生成以及社会形态的变迁是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到现阶段的表现形式,媒介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媒介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在更深远...
【文章页数】:28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价值与创新
(一)研究价值
(二)论文创新
第一章 概念阐释:媒介融合与大学生思想行为
一、媒介融合
(一)媒介
(二)媒介融合
(三)媒介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
二、思想行为
(一)思想
(二)行为
(三)思想与行为的关系
三、媒介与思想行为的关系
(一)人类的实践活动(行为)创造了媒介
(二)媒介对人的思想行为有深刻的影响
(三)人类的理性思维(思想)规约着媒介
第二章 理论考察:媒介力量探源及媒介化社会形成
一、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与探索
(一)伊尼斯的“时空偏向论”
(二)麦克卢汉的“感官延伸论”
(三)爱森斯坦的“变革动因论”
(四)波兹曼的“警世恒言”
(五)梅洛维茨的“媒介—场景论”
二、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媒介的认知
(二)列宁对媒介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三、马克思工具理论基础上的媒介力量探源
(一)马克思工具理论的启发
(二)媒介力量深度探源
四、媒介融合态势下媒介化社会形成
(一)媒介融合的态势
(二)媒介化社会到来
(三)媒介技术与人类理性
第三章 实证研究: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
一、调研过程及方法
(一) 问卷分布情况
(二)调查对象情况
(三)调研使用方法
二、调研数据与分析
(一)大学生使用媒介的基本情况
(二)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三、调研结论及说明.
(一)媒介融合态势对大学生确有重要影响
(二)新旧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侧重点不同
(三)大学生在使用媒介过程中具有理性与自律意识
(四)东西方国家的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有本质区别
(五)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 现象描绘: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状况
一、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的变化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新变化
(二)大学生信仰的新特点
(三)大学生审美观的新变化
二、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行为的变化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新变化
(二)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特点
(三)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新变化
三、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规律和趋向
(一)思想行为受环境影响越来越大,未来会更加复杂多元
(二)大学生主体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未来会更加个性化
(三)思想行为的矛盾性越来越突出,未来会有强化趋势
第五章 内在机理: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诱因
一、媒介化社会: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总体场域
(一)媒介环境多样化促使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
(二)媒介技术人性化推动大学生思想表达自我个性
(三)媒介隐喻娱乐化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实用功利
二、社会性变迁: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宏观要素
(一) 市场经济的现代性诱导大学生审美发生变化
(二)对外开放的包容性引发大学生行为发生变化
(三)社会风气的复杂性促发大学生信仰发生变化
三、个体性差异: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微观因素
(一)大学生个体媒介素养差异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区别.
(二)大学生个体人文素养不同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差异
第六章 整体塑造: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系统调适
一、自由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行为调适的总体目标
(一)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强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二、媒介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拓展
(一)借鉴经验,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二)运用媒介,研究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方法
(三)走向文化建构,消除媒介素养教育的误区
三、适应媒介融合:大学生思想行为调适的具体路径
(一)应对媒介融合,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二)参与媒介融合,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三)依托媒介融合,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调研问卷
文中图表说明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807217
【文章页数】:28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价值与创新
(一)研究价值
(二)论文创新
第一章 概念阐释:媒介融合与大学生思想行为
一、媒介融合
(一)媒介
(二)媒介融合
(三)媒介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
二、思想行为
(一)思想
(二)行为
(三)思想与行为的关系
三、媒介与思想行为的关系
(一)人类的实践活动(行为)创造了媒介
(二)媒介对人的思想行为有深刻的影响
(三)人类的理性思维(思想)规约着媒介
第二章 理论考察:媒介力量探源及媒介化社会形成
一、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与探索
(一)伊尼斯的“时空偏向论”
(二)麦克卢汉的“感官延伸论”
(三)爱森斯坦的“变革动因论”
(四)波兹曼的“警世恒言”
(五)梅洛维茨的“媒介—场景论”
二、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媒介的认知
(二)列宁对媒介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三、马克思工具理论基础上的媒介力量探源
(一)马克思工具理论的启发
(二)媒介力量深度探源
四、媒介融合态势下媒介化社会形成
(一)媒介融合的态势
(二)媒介化社会到来
(三)媒介技术与人类理性
第三章 实证研究: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
一、调研过程及方法
(一) 问卷分布情况
(二)调查对象情况
(三)调研使用方法
二、调研数据与分析
(一)大学生使用媒介的基本情况
(二)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三、调研结论及说明.
(一)媒介融合态势对大学生确有重要影响
(二)新旧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侧重点不同
(三)大学生在使用媒介过程中具有理性与自律意识
(四)东西方国家的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有本质区别
(五)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 现象描绘: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状况
一、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的变化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新变化
(二)大学生信仰的新特点
(三)大学生审美观的新变化
二、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行为的变化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新变化
(二)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特点
(三)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新变化
三、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规律和趋向
(一)思想行为受环境影响越来越大,未来会更加复杂多元
(二)大学生主体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未来会更加个性化
(三)思想行为的矛盾性越来越突出,未来会有强化趋势
第五章 内在机理: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诱因
一、媒介化社会: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总体场域
(一)媒介环境多样化促使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
(二)媒介技术人性化推动大学生思想表达自我个性
(三)媒介隐喻娱乐化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实用功利
二、社会性变迁: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宏观要素
(一) 市场经济的现代性诱导大学生审美发生变化
(二)对外开放的包容性引发大学生行为发生变化
(三)社会风气的复杂性促发大学生信仰发生变化
三、个体性差异: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微观因素
(一)大学生个体媒介素养差异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区别.
(二)大学生个体人文素养不同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差异
第六章 整体塑造: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系统调适
一、自由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行为调适的总体目标
(一)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强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二、媒介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拓展
(一)借鉴经验,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二)运用媒介,研究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方法
(三)走向文化建构,消除媒介素养教育的误区
三、适应媒介融合:大学生思想行为调适的具体路径
(一)应对媒介融合,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二)参与媒介融合,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三)依托媒介融合,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调研问卷
文中图表说明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807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80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