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21 07:56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到今年已经68年。在过去的68年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的一系列重大变迁过程,不仅给社会提出了“改革”和“创新”的历史任务,也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相应地,价值观问题成为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焦点问题。回顾人类发展历史,形成并在实践中践行全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同理,这样的价值观作为一种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必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思想滋养。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有些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迥然不同、甚至是相悖的。这不仅为当下人们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带来困惑和疑虑,也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威信力和凝聚力。因此,在研究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问题时,就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西方价值哲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价...
【文章页数】:16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价值
2.1.1 价值概念的多学科解读
2.1.2 价值本质的代表性观点
2.1.3 价值论研究的历史轨迹
2.2 价值观
2.2.1 价值观的涵义与分类
2.2.2 价值观的结构与功能
2.2.3 价值观研究的重要性
2.3 价值观理论
2.3.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2.3.2 中国传统价值观理论
2.3.3 西方近现代社会价值观理论
2.4 价值观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唯物史观基础
2.4.2 伦理学基础
2.4.3 人学基础
第3章 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的历程
3.1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观
3.1.1 注重公平的经济价值观
3.1.2 注重平等的政治价值观
3.1.3 注重创新的文化价值观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价值观
3.2.1 注重效率与公平的经济价值观
3.2.2 注重民主与平等的政治价值观
3.2.3 注重开放与创新的文化价值观
3.3 改革开放前与后价值观之比较
3.3.1 由强调精神追求到注重物质需求,但有物质需求突出的倾向
3.3.2 由强调理想信念到注重现实需要,但有现实需要突出的倾向
3.3.3 由强调集体利益到注重个人利益,但有个人利益突出的倾向
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提出
3.4.1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3.4.2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4.3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4章 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的动因
4.1 经济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
4.1.1 改革前的经济体制
4.1.2 改革后的经济体制
4.1.3 经济体制改革对价值观的影响
4.2 政治方面: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
4.2.1 改革前的政治体制
4.2.2 改革后的政治体制
4.2.3 政治体制改革对价值观的影响
4.3 文化方面: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
4.3.1 改革前的文化体制
4.3.2 改革后的文化体制
4.3.3 文化体制改革对价值观的影响
4.4 哲学方面:“马中西”哲学的贯通
4.4.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指导
4.4.2 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作用
4.4.3“马中西”交互贯通对价值观的影响
第5章 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的规律
5.1 从精神主义到物质主义再到精神与物质的微妙平衡
5.1.1 精神主义的得与失
5.1.2 物质主义的胜与败
5.1.3 精神与物质的平衡
5.2 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再到理想与现实的必要张力
5.2.1 理想主义的升与落
5.2.2 现实主义的隐与显
5.2.3 理想与现实的张力
5.3 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再到集体与个人的相互融合
5.3.1 集体主义的利与弊
5.3.2 个人主义的对与错
5.3.3 集体与个人的融合
5.4 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共存再到一元与多元的辩证统一
5.4.1 价值导向的一元化
5.4.2 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5.4.3 一元与多元的统一
第6章 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的启示
6.1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导
6.1.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6.1.2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指导意义
6.1.3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与时俱进
6.2 必须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加以扬弃
6.2.1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观点
6.2.2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深远影响
6.2.3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古为今用
6.3 必须对西方社会价值观予以反思
6.3.1 西方社会价值观的主要观点
6.3.2 西方社会价值观的滋长蔓延
6.3.3 西方社会价值观的洋为中用
6.4 必须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4.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6.4.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性
6.4.3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能性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81530
【文章页数】:16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价值
2.1.1 价值概念的多学科解读
2.1.2 价值本质的代表性观点
2.1.3 价值论研究的历史轨迹
2.2 价值观
2.2.1 价值观的涵义与分类
2.2.2 价值观的结构与功能
2.2.3 价值观研究的重要性
2.3 价值观理论
2.3.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2.3.2 中国传统价值观理论
2.3.3 西方近现代社会价值观理论
2.4 价值观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唯物史观基础
2.4.2 伦理学基础
2.4.3 人学基础
第3章 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的历程
3.1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观
3.1.1 注重公平的经济价值观
3.1.2 注重平等的政治价值观
3.1.3 注重创新的文化价值观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价值观
3.2.1 注重效率与公平的经济价值观
3.2.2 注重民主与平等的政治价值观
3.2.3 注重开放与创新的文化价值观
3.3 改革开放前与后价值观之比较
3.3.1 由强调精神追求到注重物质需求,但有物质需求突出的倾向
3.3.2 由强调理想信念到注重现实需要,但有现实需要突出的倾向
3.3.3 由强调集体利益到注重个人利益,但有个人利益突出的倾向
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提出
3.4.1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3.4.2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4.3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4章 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的动因
4.1 经济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
4.1.1 改革前的经济体制
4.1.2 改革后的经济体制
4.1.3 经济体制改革对价值观的影响
4.2 政治方面: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
4.2.1 改革前的政治体制
4.2.2 改革后的政治体制
4.2.3 政治体制改革对价值观的影响
4.3 文化方面: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
4.3.1 改革前的文化体制
4.3.2 改革后的文化体制
4.3.3 文化体制改革对价值观的影响
4.4 哲学方面:“马中西”哲学的贯通
4.4.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指导
4.4.2 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作用
4.4.3“马中西”交互贯通对价值观的影响
第5章 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的规律
5.1 从精神主义到物质主义再到精神与物质的微妙平衡
5.1.1 精神主义的得与失
5.1.2 物质主义的胜与败
5.1.3 精神与物质的平衡
5.2 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再到理想与现实的必要张力
5.2.1 理想主义的升与落
5.2.2 现实主义的隐与显
5.2.3 理想与现实的张力
5.3 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再到集体与个人的相互融合
5.3.1 集体主义的利与弊
5.3.2 个人主义的对与错
5.3.3 集体与个人的融合
5.4 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共存再到一元与多元的辩证统一
5.4.1 价值导向的一元化
5.4.2 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5.4.3 一元与多元的统一
第6章 中国社会价值观嬗变的启示
6.1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导
6.1.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6.1.2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指导意义
6.1.3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与时俱进
6.2 必须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加以扬弃
6.2.1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观点
6.2.2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深远影响
6.2.3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古为今用
6.3 必须对西方社会价值观予以反思
6.3.1 西方社会价值观的主要观点
6.3.2 西方社会价值观的滋长蔓延
6.3.3 西方社会价值观的洋为中用
6.4 必须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4.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6.4.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性
6.4.3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能性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81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881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