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社区协商政治:社区协商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

发布时间:2024-02-26 05:3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正式确立使协商民主在观念及制度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社区协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及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深入推进,获得了历史性和阶段性的大发展。特别是当代中国处于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面对日益复杂的基层社会治理局面,以及由基层治理的“结构之变”所带来的“角色挑战”严峻形势,社区协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社区协商如何适应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改革与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要求,顺势推动现有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受到学术界、社会与政府的广泛关注。那么,在当前全面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建设的现实背景下,一系列的问题亟待思考并作出回应:社区协商究竟为何物?社区协商的实践条件与价值功能是什么?社区协商的实践运行机制是什么?社区协商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框架和具体操作规则?社区协商会产生什么样的绩效或带来什么样的问题?社区协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将会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社区协商产生积极意义,并为社区协商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本文试图作一篇系统关照中国城乡社区...

【文章页数】:15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 社区协商研究的学术关注度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 中国协商民主研究现状
        (四) 中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联系与差异
        (五) 关于社区协商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样本资料
        (一) 研究方法
        (二) 主要资料来源
    四、分析框架与主要内容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社社区协商的理论内涵与基本要求
    一、社区协商的理论内涵
        (一) 社区的含义及定位
        (二) 协商是什么:协商的基本涵义
        (三) 社区协商的研究面向与基本内涵
    二、社区协商的基本特征
        (一) 城乡社区协商的基本特征
        (二) 社区协商与基层自治组织选举的比较
    三、社区协商的基本原则
        (一) 平等原则
        (二) 公开原则
        (三) 直接原则
        (四) 自治原则
        (五) 理性原则
    四、社区协商的程序
        (一) 明确协商议题
        (二) 确定参与主体
        (三) 开展协商活动
        (四) 落实协商结果
    小结
第二章 社区协商的兴起背景与现代价值
    一、社区协商兴起的逻辑
        (一) 宏观背景
        (二) 现实基础
    二、社区协商的现实价值
        (一) 基层群众自治的历史局限性及转型的必然性
        (二) 社区协商对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
        (三) 社区协商在现代政治社会中的功能价值
    小结
第三章 社区协商的整体态势与基本成效
    一、社区协商的结构形式
        (一) 党领群治型社区协商
        (二) 政社互动型社区协商
        (三) 居(村)民议事型社区协商
        (四) 多元共治型社区协商
    二、社区协商的整体态势
        (一) 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二) 步调不一差异突显
        (三) 行政化的动员推动
    三、社区协商的基本成效
        (一) 社区协商的运行体系初步建立
        (二) 社区协商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三) 社区协商的重要地位日益稳固
        (四) 以协商共治为导向的社区治理结构逐步生成
    四、社区协商的基本经验
        (一) 坚持党的领导与政府指导
        (二) 坚持以利益引导群众参与
        (三) 坚持民主与治理的双重目标
        (四) 坚持社区协商与基层选举民主有机结合
    小结
第四章 社区协商的实践模式与主要经验
    一、政府主导型: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会”
        (一) “民主恳谈会”的缘起与发展历程
        (二) “民主恳谈”的基本经验
        (三) “民主恳谈会”的启示
    二、社会组织主导:浙江德清乡贤理事会
        (一) 乡贤理事会的动因及背景
        (二) 建设过程:乡贤参事会作为组织创新
        (三) 基本经验:社区的微观组织再造
        (四) 反思与启示
    三、党政群共商共治型:北京“政社共商共治”社区管理模式
        (一) 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协商共治
        (二) 制度创新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三) 创新启示:共心共治、同心同向推动社区治理新路径
    四、余论: 社区协商实践模式的主要经验
    小结
第五章 社区协商的理论献疑与实践悖论
    一、社区协商的理论献疑
        (一) “公意”一定是“理性”的吗?
        (二) “平等”协商可以“实现”吗?
    二、社区协商的实践悖论
        (一) 行动者:“政府主导”还是“社会自发”
        (二) 协商本质:“真民主”还是“假把式”
        (三) 民主绩效:“成本高”还是“收益高”
    三、社区协商“失灵”的原因探析
        (一) 制度匮乏虚化
        (二) 主体认知偏差
        (三) 既有体制桎梏
    小结
第六章 社区协商的价值追求与路径建构
    一、社区协商法治化的价值追求
        (一) 社区协商法治化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二) 社区协商法治化是维护各社会主体利益的现实需要
        (三) 社区协商法治化是实现其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社区协商法治化的建构路径
        (一) 大力培育基层民主建设的法治意识
        (二) 建立健全基层民主政治的法律体系
        (三) 切实完善基层民主建设的法治程序
        (四) 积极推进基层民主的法律保障机制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2013-2015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附录Ⅱ 2013-2015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提名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11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911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d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