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友爱与正义: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卷八、九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03 07:04
  在西方古代传统中,友爱(φιλ(?)α)是一种重要的政治理想,更是理解何谓好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迄今为止,亚里士多德关于友爱问题的阐述最为系统。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宣称:“立法者关注友爱更胜正义”;“如果人们是朋友,就无需正义;倘若他们仅仅是正义的,则尚需友爱”。友爱被赋予优先于甚至取代正义的可能性,这样的提议或主张对于现代人而言显然是无法设想的。因为自亚里士多德,至多到西塞罗的时代之后,人们对待友爱的态度就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友爱被降格到纯粹的私人领域,丧失了政治与公共维度;其次,友爱与德性之间的关联性已不再必然。伴随着其在政治世界中的话语权的丧失,友爱被逐渐边缘化。或许是充分意识到仅仅关注正义的现代政制未能从实际上实现良序社会这一夙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友爱在政治哲学的讨论中开始复苏。尤其是亚里士多德所构建的政治友爱理论,为维护政治统一以及消除政治纷争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学说指引——这一点受到现代政治理论的追捧。当代政治哲学家们发现,在最近四百年的政治传统中,尽管自由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其所提供的政治方案并未有效实现良序社会这一夙愿;与此同时他们发现,在现...

【文章页数】:17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
        一、友爱的古今之异
        二、公民友爱理论的复苏
    第二节 研究方法、选题意义与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尼各马可伦理学》研究:版本和文献
        二、主题的研究述评
    第四节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几个问题
        一、伦理学与政治学
        二、《尼各马可伦理学》文本的连贯性
        三、《尼各马可伦理学》与《欧德谟伦理学》的关系问题
        四、《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听众与修辞维度
        五、《尼各马可伦理学》卷八、九的篇幅、位置与意义
第一章 正义的政治化
    第一节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待正义的不同方式
    第二节 对正义的贬低
    第三节 政治正义与绝对正义的分离
        一、法律与自然:政治正义与类似的正义
        二、共同利益:绝对正义与正当政制的连接点
        三、政治正义:一切政制对正义之合理期望的基础
第二章 友爱与正义的核心差异
    第一节 友爱的双重属性
        一、德性抑或情感?
        二、爱与义务
    第二节 美尚与必然
        一、美尚的消失
        二、美尚的回归
    第三节 友爱、正义与幸福
        一、正义与城邦幸福
        二、友爱与个人幸福
第三章 友爱进入城邦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友爱哲学的继承与挑战
        一、柏拉图的友爱哲学
        二、对《吕西斯》的质疑与挑战
        三、《法义》:友爱三分法的来源
    第二节 友爱的三种分类
        一、爱的对象:友爱的分类基础
        二、友爱类型的关联性
        三、完美的友爱与低劣的友爱
    第三节 共同体中的友爱与正义
        一、修正观点:友爱取代正义的不可能
        二、友爱与正义的差异及张力
第四章 政治友爱与城邦正义
    第一节 同心与城邦内讧
    第二节 政治友爱的本质
        一、政治友爱的独特性
        二、法律型的有用的友爱
        三、政治友爱的利他性
        四、政治友爱与混合政制
    第三节 政治友爱与政治正义
    第四节 正义与法律的必然
        一、正义、友爱及冲突的普遍性
        二、血气与友爱的成问题性
        三、作为政治技艺产物的友爱与法律
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917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917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e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