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1 03:25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媒介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摘要】:媒介素养的一般定义我们可以归结为“每个人在面对大众传播媒介所传递信息时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包含为理解、选择、评估、质疑、创造和制作以及思辨性回应等能力”[1]。还有一种根据人们的媒介素养能力来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媒介素养教育,如果将受众限制在大学生这个群体范围内,对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培养和教育,我们就称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对于大学生而言,就像他们的生活必需品一样,媒介已经必不可少,作为社会的未来,大学生在媒介环境下所处的地位很关键、所扮演的角色很重要,目前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表现为在媒介素养方面水平不高、现状不乐观,要想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必须采取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比如可以通过搭建实践平台等来完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目前,信息资源已然成为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伴随着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媒介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渠道也在日渐拓展,它们成为了沟通社会、交流思想、传播文明的最主要工具。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媒介能力的培养,让大学生在掌握一定媒介知识的前提下,使媒介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迅速的了解到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信息,当大学生的生活被多样化的信息充斥的时候,他们该如何选择、如何面对呢?显然,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中包含了媒介素养。而作为一名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来说,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将媒介素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也刻不容缓。本文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对议题进行阐述,其中文献法和归纳分析法主要是借助查询的一些文章对本文进行理论支撑,如对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目的和意义的阐述借助了大量的论文资料,这些充分的理论分析与探究为实践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其中一些有重要价值的观点、方法也被发现,都为高校学生在日后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方面提供了参考价值。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们对媒介的认识能力,正确的解读日常生活中的媒介信息;学习在媒介化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有效的利用多种媒介资源,在完善自身的同时、参与社会发展;掌握较高的媒介使用技能,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前提下,能够合理的利用当前媒介工具,来为社会稳定贡献力量。本文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展开讨论,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涵盖了概念、内涵、重要性三方面,对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之后让大学生充分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从而使得大学生意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在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及笔者自身的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解基础上,界定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从而使得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思考加深。第二部分通过现状分析、总结特点、找出影响因子。对目前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实际情况进行了筛查,寻找出了共性与特性,最终找出了导致此种情况的原因。笔者在本章节的写作中,更多的是从理论层面进行论证的,缺乏实践方面的探索,但这并不影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地位。第三部分主要是针对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我们承认大学生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面对问题的同时汲取经验,引入外国先进的媒介素养教育成功经验并将其本土化,尝试从几个方面来完善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校、大学生、社会和媒体机构的合力作用下,为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结合研究结论以及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四个层面提出建议:作为大学生教育培养的载体,学校要从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实效性抓起,重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加强完善课程体系的同时注重教师媒介素养的提升,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媒介素养的良好氛围;从大学生自身来讲,要充分发挥媒介素养培养主体作用,激发自我学习意识,拓展自我认识水平,提高自律意识,优化自我教育方法,将大学生媒介素养主体地位发挥最大功效;从社会层面看,要想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需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提供社会支持,可以开设专门的研究机构、通过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来使其规范化,通过大学生自己开设协会、创办论坛、展开兴趣小组讨论等举措,边开展边发展;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不仅要靠学校、大学生自身和社会的努力,同样需要媒介的引导,作为媒体机构要发挥自身能量,起好监督作用,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营造良好氛围的同时加强与大学校园的合作,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推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5.5;G20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连利;王佳琦;;我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进展与缺失[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刘丹;;论高职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培养[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仇加勉;王平原;;媒介素养教育之我见——从“媒介素养要从青少年抓起”谈起[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道格拉斯·凯尔纳;杰夫·谢尔;刘晶晶;王莹;;迈向批判性媒介素养:核心理念、争鸣、组织与政策[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11期

5 陈梅芬;范颖;;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漳州师范学院为例[J];软件导刊;2007年24期

6 桂琳;;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辨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24期

7 肯斯汀·大卫;王X;卢楠楠;;媒介素养:美国的发展和国际溯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02期

8 陈晓煌;;大学生媒介素养欠缺问题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Z2期

9 李昱;;试论儿童媒介素养及其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10 史雅娟;;媒介素养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旦;郭丽华;;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研究——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研究综述[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2 凯丽·巴查尔格特;;媒介素养与媒介[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路鹏程;骆杲;王敏晨;付三军;;我国中部城乡青少年媒介素养比较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红安县两地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4 林火灿;邓靖;高健;黄冲;余易安;邢佰英;;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媒介素养差异比较——对京皖两所中学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5 李晶;;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媒介素养——对浙江金华农村居民媒介素养现状的实证调查[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6 倪琳;;中国小学媒介素养调查及课程实施策略——一份来自上海的报告[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7 单晓红;;城市女性媒介素养状况调查——以昆明市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8 李德刚;;新媒介素养:参与式文化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转向[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9 周葆华;;从媒介使用到媒介参与: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的基本现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10 何村;白悦;;农村中小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的启示与思考[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大勇;媒介素养相关概念及内涵[N];吉林日报;2010年

2 75100部队政治部 马必强;多样化军事任务呼唤高媒介素养[N];解放军报;2011年

3 郑福汉;提升领导媒介素养“功夫在诗外”[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陈睿姣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媒介素养与包容性社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华中师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博导 江作苏;媒介素养应成为大学生必备常识[N];光明日报;2013年

6 周宗顺;重视提升官兵媒介素养[N];解放军报;2013年

7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蒋小平;提升媒介素养理念先行[N];检察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侯丽;区别对待“新闻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张 楠;网络:推动媒介素养发展[N];中华新闻报;2004年

10 骆敏 徐小立;媒介素养:信息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N];中华新闻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2 江宇;家庭社会化视角下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3 吴靖;小学媒介素养“晶体”课程实施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菁;兰州市中学生媒介素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彭晨霞;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媒介素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孙文彬;媒介素养内涵演变与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朱佶;基于创感教育的高中生媒介素养培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谭浪;青少年媒介素养现状和趋势[D];暨南大学;2010年

6 姚磊磊;潍坊市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平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大学生村官媒介素养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8 闫乔;山东民营企业家媒介素养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赵丽;小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许明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69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1169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9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