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高色稳定性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1 16:44

  本文关键词: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双层共母体结构 渐变电荷掺杂结构 光谱稳定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响应迅速、视角广、柔性显示、绿色环保、发光柔和等特点,在固态照明和平板显示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市场。自九十年代以来,OLED器件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部分器件产品已经可应用于市场中。但目前OLED器件还存在一些问题,结构复杂、制备成本高、效率低等等诸多因素制约了OLED器件的推广。本论文以白光OLED器件为基础,从器件结构方面进行设计和优化,在简化器件结构的前提下,实现了高性能的白光发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具体工作如下:(1)针对白光多发光层结构色稳定性差、滚降大等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结构上的探索。虽然多发光层结构的激子复合区域很宽,器件效率高,但是复合中心会随着电压升高而移动,导致器件发光不稳定。传统解决办法是插入中间层或隔层调控激子复合区域,维持稳定发射。这种方式无疑增加了制备复杂度和制备成本,还会因中间层或隔层界面处的势垒存在导致器件性能变差。为此,我们基于无中间层或隔层的多发光层结构,通过采用双层不同比例共母体结构,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高性能的白光发射。首先,考虑到4,4’,4’’-tri(N-car-bazolyl)-triphenylamine(TCTA)优秀的传输空穴能力和2,2’,2’’-(1,3,5-Benzinetriyl)-tris(1-phenyl-1-H-benzimidazole)(TPBi)优秀的传输电子能力,我们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母体结构的蓝光器件,蓝光发光材料为iridium(Ⅲ)Bis(3,5-diflouro)-2-(2-pyridyl)phenyl-(2-carboxypyridyl)(Firpic),掺杂比例为10%。实验结果表明,器件结构为ITO/MoO_3(2 nm)/TCTA(50 nm)/TCTA:TPBi:Firpic(2:1,10%,15 nm)/TCTA:TPBi:Firpic(1:2,10%,15 nm)/TPBi(30 nm)/Liq(1 nm)/Al(100 nm)有着最好的载流子注入和传输特性。接下来,我们引入一个敏感层探究了双层不同比例共母体结构的主要激子复合中心。最后,我们在两个蓝光层内插入一个超薄黄光层Iridium(III)bis(4-phenylthieno[3,2-c]pyridinato-N,C2′)acetylacetonate(PO-01),优化超薄层厚度,实现了光谱稳定的白光发射。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39.8 cd/A,功率效率为40.8 lm/W,开启电压为2.71 V,在较大的亮度范围内色坐标变化仅为(0.005,0.008),在1000 cd/m2,3000 cd/m2和5000cd/m2电流效率仍能保持35.9 cd/A,31.4 cd/A和29.0 cd/A。我们分析了器件的工作原理,发现采用蓝/黄/蓝结构以及平衡的载流子注入和传输特性是器件稳定高效的原因。(2)针对白光简单结构器件效率低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常情况下,简单结构器件只含有一个有机层,传输电子和空穴能力不均衡,激子复合区域又离电极很近,导致器件效率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了一个新的掺杂方式:渐变p/n掺杂方式,去提升器件效率。首先,我们制备了不同掺杂结构的黄光器件,单一有机层选用具有双极特性的材料4,4'-Bis(carbazol-9-yl)biphenyl(CBP),实验表明采用渐变p/n掺杂结构器件性能要比采用均匀结构的器件好很多,电流效率可达30.0 cd/A。其次,我们制备了不同结构的单电子和单空穴器件探究机理,发现渐变结构的电流密度要优于均匀掺杂结构。接下来,我们引入一个敏感层探究掺杂结构的激子复合区域,结果表明主要激子复合区域位于器件的中心部位。最后,我们采用互补颜色制备白光器件,优化了各发光层厚度,实现了高性能的白光发射,最大电流效率为15.4 cd/A,在广阔的亮度范围内色坐标变化为(0.008,0.002),滚降极低。我们分析了该结构的工作原理,发现渐变p/n掺杂结构有效地提升了载流子的注入和传输能力,同时,宽阔的激子复合区域和对复合中心有效地限制是实现白光稳定高效发射的原因。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明道;;发光层[J];发光快报;1990年Z1期

2 张正法;唐振方;叶长江;;发光层厚度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01期

3 李红燕;张玉祥;张宏科;王水俊;;采用双发光层制作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艺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7年01期

4 王立忠;孟昭晖;丛林;韩强;王广德;胡乃香;;发光层厚度比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李建丰;孙硕;欧谷平;张福甲;;单发光层结构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8年03期

6 路林;廖英杰;刘记忠;魏斌;张建华;;高效率和色稳定性的双超薄发光层的黄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08期

7 丁桂英;王立忠;韩强;常喜;黄涛;姜文龙;;一种新的多发光层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J];光电子.激光;2011年01期

8 刘卫民;;在玻璃平面低压汞蒸汽放电灯中形成发光层的方法[J];发光快报;1988年Z1期

9 王洪梅;王双;肖心明;王宇;孙东殊;杨姗姗;姜文龙;汪津;;高效率双发光层结构白色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J];半导体光电;2013年06期

10 张晓波;曹进;委福祥;蒋雪茵;张志林;朱文清;许少鸿;;发光层厚度变化的高效红色有机电致磷光器件[J];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贾勇;邓振波;陈征;;发光层中薄层的插入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叶俊;郑才俊;张晓宏;;高效荧光/磷光杂化白光OLED材料与器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王月飞;;LED用于照明的散热、配光及光色的分析[A];海峡两岸第十五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8年

4 朱德喜;叶辉;高军;刘旭;;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中绝缘层对阴极的影响及计算模型[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朱德喜;叶辉;高军;刘旭;;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中阴极绝缘层的影响及计算模型[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贾婧;新型高效“冷光源”填补国内节能空白[N];科技日报;2007年

2 许伟邋王坚;OLED:显示性能优异 研发尚待深入[N];中国电子报;2007年

3 罗清岳;无机EL发展及技术状况(上)[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4 王迅;长春应化所制备出高效稳定的全荧光型白光OLED[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颖;基于磷光染料掺杂荧光主体OLED发光层薄膜电输运特性导纳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2 荆一铭;几种铱配合物的合成和光电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3 于建宁;基于荧光与磷光复合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4 赵娟;高性能白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苗艳勤;高色稳定性荧光/磷光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6 刘胜强;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光学仿真与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吴清洋;互补色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色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赵波;量于阱结构和热活化延迟荧光WOLED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9 宋丹丹;磷光OLEDs的效率和效率roll-off特性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颖芳;蓝色和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莉莎;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2 苏彦新;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向东旭;基于MADN:DPAVBi掺杂体系的蓝光与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郭立元;基于C^N=N结构的黄/橙光铱配合物材料设计/合成及其OLED/WOLED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叶静芳;基于激发态内质子转移的聚集发光化合物二元互补色单发光层WOLED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6 梁续旭;双发光层结构蓝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发光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穆晓龄;发光层内载流子平衡对蓝色磷光有机发光器件性能改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曲加伟;周期性发光层结构的蓝色磷光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薛凯文;简单结构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提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范昌君;基于溶液加工小分子材料发光层的有机—无机复合发光器件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52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1552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5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