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采集的IEEE 802.15.6协议性能分析与协议设计
本文选题:无线体域网 切入点:能量采集技术 出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无线体域网是以人体为中心,由若干低功耗、微型、智能的节点和一个协调器组成的人体范围内的无线通信系统,它在多个领域都有重要应用,比如,医疗监控、运动检测等。无线体域网中的节点电池容量小且部分电池难以充电,于是能量采集技术应运而生。能量采集技术通过从周围环境采集能量,使得无线体域网中的节点可以拥有更长的生存周期。然而,由于能量采集过程的随机性以及无线体域网中的信道遮蔽效应的影响,在无线体域网中考虑能量采集技术并保证数据的有效传输和不同节点差异化的服务质量需求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为了在无线体域网中考虑能量采集技术的影响并且提升在基于能量采集技术的无线体域网的性能,本文着眼于无线体域网中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协议,考虑能量采集和无线体域网的特点对MAC协议进行分析和设计:(1)本文建立相关的系统模型,包括能量到达模型、节点模型,在此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在有能量采集的条件下的MAC协议分析。本文着重考虑的是进行基于能量采集技术的 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的协议分析,根据能量到达的过程和MAC协议过程建立相应的马尔科夫链分析模型,分析系统的稳态概率,计算出相应的系统性能表达公式。实验仿真将分析结果和理论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2)进一步考虑无线体域网和能量采集的特点,我们发现由于无线体域网中特有的动态链路特性和节点异构性,以及能量采集的随机性,使得前面单独的CSMA/CA协议并不能很好的适应于基于能量采集的无线体域网。于是本文在原有的协议中加入了 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协议,设计了一个混合的MAC协议。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基于能量采集的无线体域网的性能,保证不同数据的差异化服务需求。仿真表明,设计后的协议相比于没有设计的协议能够有效提高数据的传输量,同时满足了不同优先级数据的差异化传输需求。
[Abstract]:Wireless body-area network (WSNs) is a human-bod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a number of low-power, micro-, intelligent nodes and a coordinator. It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many fields, such as medical monitoring, motion detection and so on.The node battery capacity in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is small and some batteries are difficult to charge, so energy acquisition technology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By collecting energy from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energy acquisition technology enables nodes in the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to have a longer life cycle.However, due to the randomness of the energy acquisition proces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nel shadowing effect in the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It is still a serious problem to consider the energy acquisition technology and ensure the effective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 the different QoS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nodes in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s.In order to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energy acquisition technology in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based on energy acquisi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AC(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in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acquisition and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WLAN), the MAC protocol is analyzed and designed. (1) in this paper, the related system models are established, including the energy arrival model, the node model, and the system model.The MAC protocol analysi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nergy acquisition is considered.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tocol analysis of 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void based on energy acquisition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energy arrival and MAC protocol, the corresponding Markov chain analysis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steady-state probability of the system.The corresponding system performance expression formula is calcula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2) further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and energy acquisition, we find that due to the unique dynamic link characteristics and node heterogeneity in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As well as the randomness of energy acquisition, the previous single CSMA/CA protocol is not very suitable for the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based on energy acquisition.So this paper adds 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protocol to the original protocol and designs a hybrid MAC protocol.The main goal of the design i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ireless body-area network based on energy acquisition, and to ensure the differential servic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data.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protocol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amount of data transmission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priority data.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协议[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08期
2 许飞;许晓鸣;孙海荣;;高速网的传输协议的研究与进展[J];计算机与网络;1998年05期
3 ;协议[J];电子科技文摘;2002年08期
4 ;协议[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04期
5 王惠斌;马明山;常青美;祝跃飞;;一种新的安全协议设计方法[J];河南科学;2008年03期
6 王芷玲;张玉清;杨波;;公平交换协议设计原则[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4期
7 秦静;李丽;李宝;;高效率的非交互OT_n~k协议及其应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顾翔;张臻;邱建林;;无线安全协议设计方法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1年09期
9 苏晓萍,宋玉蓉;邻机发现协议的原理与应用[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刘政,赵保华,屈玉贵;一种描述安全协议的形式化规范语言[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邹建国;修威;;空间无线链路的TCP协议加速和优化研究[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吴中贤;周江;王文鼐;;P2P-SIP协议设计与实现[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陈伟;;煤炭产量远程监测传输协议的实现[A];第18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仲文;;网络医疗通信协议设计[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二次医学影像设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路兴;易真真;;适合WLAN网络的新协作MAC协议[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6 张筠;李颖;;Ad Hoc网络中的MAC协议综述[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网捷网络公司 沈之千;802.17和城域环网协议[N];网络世界;2002年
2 四川 杨叶珍;常用红外遥控信号传输协议详解(一)[N];电子报;2006年
3 肖北庚;动态演进 协议适用范围持续扩展[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先亮;面向网络加速的传输控制优化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陈志德;不经意传输协议[D];复旦大学;2005年
3 李骐;下一代无线互联网构架下的传输协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何进;基于FLUTE协议的移动互联网高效传输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谢海波;无线分组网络中MAC层协议的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6 宋振峰;基于协作的无线网络MAC层协议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陈德富;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MAC协议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单杭冠;无线协作传输系统的资源分配与协议设计[D];复旦大学;2009年
9 张建辉;节点势能导向多下一跳路由协议研究与性能评价[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10 刘雪峰;隐私安全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善朴;瘦终端协议HSVD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李超;基于CRDA协议的野战局域网设计与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董磊;基于Ad Hoc网络的MAC层协议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孙文;HINOC2.0 MAC协议仿真平台优化设计及性能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杨柳;RFID通信安全协议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蔡伟;基于TDMA的自组织网络MAC协议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许光政;802.15.4e中DSME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王桂娟;无线网络中新型MAC协议的设计[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9 邓亚风;802.11无线MAC协议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10 朱马君;基于定向天线的无线Mesh网络信道接入控制协议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26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1726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