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DPC码的双极性混沌脉冲位置调制通信系统

发布时间:2020-09-25 22:06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学者们对混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混沌通信系统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价值,尤其是满足了安全、保密通信的需要。然而由于信道条件的复杂性,并存在着噪声干扰、多径效应等影响,具有逼近香农极限的LDPC信道编码方案在混沌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保证了混沌通信具有较高的误码率性能。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基于键控和扩频技术的混沌脉冲位置调制通信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将LDPC码应用到提出的改进通信方案中,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本文首先从混沌通信的基础理论入手,论述了:混沌系统的定义、特征、描述参数及其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潜力;离散混沌序列的产生方法以及混沌信号的分析方法;混沌通信系统的分类情况。其次,针对基于键控技术的各种混沌通信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利用DSP Builder工具实现了DCSK通信,并分别用Simulink和ModelSim进行了软件仿真,然后对比了二者仿真结果。再次,研究了基于扩频技术的混沌脉冲位置调制CPPM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双极性混沌脉冲位置调制的新方案BCPPM,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对比了两者的误码率性能。最后,论述了LDPC码的基本理论,包括表示方法,编、译码算法等;在AWGN信道条件下对三种译码性能进行了仿真比较;将循环LDPC码应用于新提出的BCPPM系统中,研究了该方法对混沌通信系统误码率性能提高的情况。本文主要的创新性在于:利用DSP Builder构建了DCSK通信系统模型,并对Simulink仿真结果和RTL级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一种双极性混沌脉冲位置调制方案BCPPM,并研究了其在各种信道条件下的误码率性能;将循环LDPC编码方案应用于新提出的BCPPM方案中,研究了LDPC码对系统误码率性能提高的情况。
【学位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O413;TN911.22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混沌通信系统研究现状
    1.3 LDPC信道编码技术研究现状
    1.4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2 混沌通信理论基础
    2.1 混沌系统
        2.1.1 混沌系统的定义
        2.1.2 混沌系统的特征
    2.2 混沌系统的描述参数
        2.2.1 李雅谱诺夫指数
        2.2.2 概率分布函数
        2.2.3 相关函数
    2.3 混沌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潜力
    2.4 混沌信号产生方法及特性分析
        2.4.1 Logistic映射
        2.4.2 移位Logistic映射
        2.4.3 其他混沌映射
        2.4.4 混沌信号特性分析
    2.5 混沌通信系统分类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键控技术的混沌通信系统
    3.1 混沌键控通信系统分类
        3.1.1 混沌相移键控(CSK)方式
        3.1.2 差分混沌相移键控(DCSK)方式
        3.1.3 频率调制差分混沌键控(FM-DCSK)方式
        3.1.4 相关延迟混沌键控(CDSK)方式
        3.1.5 正交混沌相移键控(QCSK)方式
    3.2 基于DSP builder的DCSK通信系统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一种双极性混沌脉冲位置调制通信系统
    4.1 混沌脉冲位置调制CPPM通信系统
        4.1.1 CPPM的原理
        4.1.2 多用户CPPM通信
    4.2 双极性混沌脉冲位置调制BCPPM通信系统
        4.2.1 BCPPM发射机
        4.2.2 BCPPM接收机
    4.3 计算机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LDPC码及其在BCPPM通信系统中应用
    5.1 LDPC码的表示方法
        5.1.1 校验矩阵表示
        5.1.2 Tanner图表示
    5.2 LDPC码的编码
        5.2.1 全下三角矩阵的编码
        5.2.2 近似下三角矩阵的编码
        5.2.3 准循环LDPC码及其编码
        5.2.4 循环LDPC码及其编码
    5.3 LDPC译码算法
        5.3.1 概率BP译码算法
        5.3.2 LLR-BP译码算法
        5.3.3 最小和译码算法
    5.4 AWGN信道下LDPC译码算法性能比较
    5.5 LDPC码在BCPPM通信系统中应用仿真分析
    5.6 本章小节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任春年;王新花;张崇亮;;基于脉冲位置调制的红外无线半双工通信收发机一体化设计[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5期

2 吴继礼;赵尚弘;胥杰;李勇军;;相干光脉冲位置调制信道容量及传信率最大化研究[J];光学学报;2008年04期

3 林明杰;杨燕;朱韧;侯霞;;基于可编程逻辑门器件的高速脉冲位置调制通信系统设计[J];中国激光;2014年09期

4 黄松筠;何焰兰;韩宏悦;;混沌脉冲位置调制(CPPM)源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0年02期

5 马龙;;一种新的基于混沌脉冲位置调制的UWB-IR通信系统[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6 李天松;袁伟超;易淼;周海燕;;多脉冲位置调制卫星光通信中时钟抖动对比特错误概率影响[J];光学学报;2010年01期

7 孟庆浩;兰少莹;姚振静;李根旺;;基于混沌脉冲位置调制的实时超声测距系统串扰抑制[J];电子学报;2008年11期

8 杨海燕;周晶楠;孟南希;;一种新型PPM调制的实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4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丁可柯;蒋国平;;定速率混沌脉冲位置调制[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2 张耀辉;;一种新的用于超宽带系统的混沌脉冲位置调制方法[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3 罗启彬;张健;吴中川;;遥测脉冲信号的保密传输技术研究[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Ⅲ)[C];2008年

4 杨华;蒋国平;;一种用于超宽带通信的改进型混沌脉冲位置调制方法[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汉玉;基于LDPC码的双极性混沌脉冲位置调制通信系统[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周锐;光标记交换中的脉冲位置调制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王啸;衰落信道下差分脉冲位置调制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容量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章志勇;混沌脉冲位置调制的无混沌同步保密通信系统的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27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2827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7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