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E-TER链路层通信技术研究与实现
【学位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TN929.5
【部分图文】:
?VDE-TER链路层通信技术研究与实现???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AIS+ASM?|?VDES地面部?VDES全方位??语择服务1分基本完成?运行能乃??、IS?,——AIS,???^S2??AIS+ASM^?ASM?^?A1S??1?JM???J?VDE-TER??此:服??卫星上彳?VDE-SATf?XSM1??ASM?L?ASM2??VDE^SAT???上/下行链路??图1.1?VDES发展规划??Fig.?1.1?VDES?development?plan??按照图中的任务规划与进度安排,VDES技术标准确定并正式发布时,海上数字通??信的相关业务会极大地变革,高速的的数据通信能力,全球范围的覆盖能力,将会极大??降低因通信链路不稳定造成的安全风险,会大大促进航运事业的发展,对无人船与智能??船舶应用等相关的领域都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15]。??1.2.2接入协议研究现状??在VDE-TER中,由于其传输数据的容量较大,传输突发性数据概率较大,在ITU-R??M.2092建议书中提出随机信道的接入协议使用S-ALOHA。在20世纪七十年夏威夷大??学试验成功随机接入协议S-ALOHA,在S-ALOHA的应用环境中,所有终端随机接入,??系统允许大量间断性传输数据的的终端共用单一信道,并且要求所有终端进行时间同??步,且每个数据包的长度必须等于一时隙,在理想环境中S-ALOHA的吞吐量可以达到??0.368数据包/时隙WUS-ALOHA的应用条件与VDE-TER中船站发送数据的条件非常相??似,所以该协议有一定的使用基矗??为了继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VDE-TER链路层特性??根据VDES技术特性建议书ITU-R?M.2092-0与VDES技术规范G1139这两份文件??的内容,本章首先介绍了?VDES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对VDE-TER的技术特性进行具体??的描述,包括VDE-TER的信道参数、时隙结构、逻辑信道以及传输流程等四个方面,??对VDE-TER的链路层进行详细的说明。??2.?1?VDES总体架构??VDES为海事基站(船站、岸站、卫星)之间的通信提供了多种方式,在近海范围??内地面岸站与移动船站组成网络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在岸站无法覆盖的水域移动船??站通过海事卫星进行组网。在功能上,通过保留AIS专用频段,设置数据优先级别等方??式保证了?AIS功能的完整性,进一步保障了船舶航行安全。与此同时,在AIS的已有频??段的基础上为VDES申请了多个新的频段,分配给ASM、VDE-TER、VDE-SAT进行??数据传输。根据系统组成模型可以预测,未来的VDES将发展出多种设备类型,比如单??一支持?AIS?类型,AIS+ASM?类型、AIS+ASM+VDE-TER、VDE-SAT?等多种组合,应??用于不同场景。VDES中具体的通信模式如图2.1所示[26]。??gSMI?VDE?AIS?:长轉卫星部分???j ̄ ̄?|?|?L??;?!??ASM?ASM??船站?VDE:?VDE?船站??AIS?'? ̄?"?AIS?[长距离??ASM?AIS??厗站??图2.1?VDES整体架构??Fig.?2.1?VDES?overall?architecture??7??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刑台)???<^息,排序发送,等?????是??资源请求#90,等>??源分配#4,等彳???^^312???-+T???<???????发送数据包??#74,?#75,?#76??<<^K/NACK?#?13判????曰??<包个数大于?????^否???去??(释放传输链g^)??图2.6发送端数据传输流程??Fig.?2.6?Transmitter?data?process??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竹筠;国际海上卫星船站系统在船—岸通信中的应用及其应用前景[J];世界海运;2004年04期
2 刘红屏;海事卫星移动船站的配备与经济效益[J];世界海运;1996年01期
3 陈放;李建民;张英俊;;海事卫星船站数据传输信道选择的优化控制[J];中国航海;2008年04期
4 赵洪;;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及其船站[J];计算机与网络;1986年02期
5 李建民;张仲超;张刚;;基于3020C终端实现保安报警船站指令的分析与研究[J];航海技术;2009年02期
6 万里;巧租游船[J];数学小灵通;2004年Z2期
7 杨永康;有关INMARSAT-B的几个专业问题[J];航海技术;2001年06期
8 陈伟;海事卫星C标准船站性能研究[J];水运科技信息;1998年03期
9 柳邦声;1NMARSAT-C系统几项特殊通信业务的应用[J];航海技术;1999年02期
10 符强;GMDSS设备实操培训初探[J];集美航海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兆丰;移动随机接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2 韩会梅;巨连接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导频随机接入方案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3 袁建涛;LTE-U系统的随机接入和数据传输的机制设计与参数优化[D];浙江大学;2019年
4 花敏;频偏对基于Zadoff-Chu序列的随机接入信号的性能影响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5 黄铫;无线网络接入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6 侯睿;光突发交换网络中冲突解决方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马柯;延迟容忍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Munir Said Suleiman;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预测、使用和生产率[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9 Muhammad Waqar;信息与通信技术对巴基斯坦柑橘价值链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10 ZAHID LATIF(扎哈德);巴基斯坦农村地区信息通信技术评估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扬;VDE-TER链路层通信技术研究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20年
2 李蒙蒙;AIS船站时间同步技术研究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3 彭晓星;构建于LAN网的F船站话音模拟通信系统的设计[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4 刘凯;基于NB-IOT的接入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厦门大学;2019年
5 邸俊杰;面向海量用户的大规模MIMO随机接入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6 何功成;LTE-Advanced中M2M终端的接入拥塞控制和资源分配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8年
7 周述淇;LTE-A Pro测试终端系统MAC层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邮电大学;2018年
8 屈元远;NB-IoT系统随机接入过程的研究和实现[D];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
9 张发;面向超级基站的5G协议栈MAC层的研究和实现[D];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
10 吴雨珊;卫星物联网随机接入协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62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286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