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制备低维宽波段探测材料及其光电探测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04:52
   由于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低维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学、光电子学、力学、传感器等研究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以及半导体行业的需求,低维半导体材料的理论筛选、可控制备、量子尺度下物性研究均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光电探测器研究领域,充当沟道材料的低维半导体需要具备合适的能带带隙、高质量的晶体质量以及可控的尺寸和几何结构。宽波段探测是现今光电探测技术的发展要求之一。本论文采用固态源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可控制备了探测可见光的全无机钙钛矿前驱物PbI2纳米带以及探测红外光的全无机无铅CsSnX3钙钛矿纳米线阵列和全组份可调的Ⅲ-Ⅴ族半导体GaAs1-xSbx纳米线,并进一步研究了覆盖可见光到红外光的光电探测器的器件性能。具体内容归纳如下:1.可控制备大尺寸、高质量PbI2纳米带及其光电探测性能研究:采用简单易操作的固态源CVD方法实现两步法自催化制备大尺寸(长度大于100 μm)、高结晶质量的PbI2纳米带。制备的PbI2纳米带带隙为2.36eV,对可见光展示出良好的探测性能:4 pA的低暗电流,103-104的电流开关比,13 mA·W-1的响应率和425 ms和41 ms的上升与下降时间等。所有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大尺寸、高质量PbI2纳米带在新一代高性能光电探测器件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相关结果发表在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2018,6,5746。2.可控制备全无机无铅钙钛矿纳米线阵列及其红外光探测性能研究:采用固态源CVD方法在云母衬底上可控制备了全无机无铅CsSnX3(X=Cl,Br和I)钙钛矿纳米线阵列。一方面,避免了 Pb元素的毒性:另一方面,减小现有的钙钛矿半导体材料带隙至近红外波段。通过调节Br/I元素比,所制备的CsSnX3(X=Br和I)钙钛矿纳米线阵列的带隙从1.84eV降低到1.34eV,并首次实现了基于全无机钙钛矿半导体材料的红外探测器件,展示出优良的探测性能:3.85×105 Jones的高探测率,54 mA·W-1的响应率以及83.8 ms和243.4 ms的上升与下降时间等。所有结果都表明制备的全无机无铅CsSnX3钙钛矿纳米线阵列在新一代高性能光电探测器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相关结果发表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2019,123,17566。3.可控制备全组份可调GaAs1-xSbx纳米线及其红外探测性能研究:基于窄带隙Ⅲ-Ⅴ族半导体,可以通过能带工程实现宽谱段红外探测。该成果中采用简单且低成本的表面活性剂辅助固态源CVD方法可控制备了全组分可调的高质量GaAs1-xSbx纳米线,对1310 nm红外光展现出优秀的探测性能:5.6×108 Jones的高探测率,616.4 A · W-1的高响应率以及2.4 ms和6.3 ms的上升与下降时间等。总之,本研究结果将为宽波段光电探测器件沟道材料设计以及性能提升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相关结果正在整理,待发表中。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TN215;TN304
【部分图文】:

光学图,石墨,单层,低维半导体材料


了一番“纳??米热潮”。??到了?2004年,英国科学家Novoselov与Gaim通过机械剥离的方法成功剥??离出稳定的二维材料单层石墨烯,吸引了研宄人员的广泛关注。14石墨烯同样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性质,然而无带隙的半金属特性限制了其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23在此之后,人类对二维材料的探索也在不断前进,相继发现了六方氮化硼??(h-BN):?M0S2、WS2、VSe2等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硅烯、锗烯、黑??磷(BP)等结构及性质各异的材料。9’1Q’23??图1-2.石墨烯薄膜的(a)光学图像以及(b)单层石墨烯AFM图像14??近年来,低维半导体材料虽然在生长制备、性能探索等方面研究有着很大的??进展,并且也在逐步尝试推广应用,但是关于其的研究,无论是材料筛癣物理??机理、器件工艺,还是与之相关的量子调控方面的研宄等,都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人们关于这些问题的深入研宄将更有助于低维半导体材料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推广和应用。??1.3低维半导体材料的可控制备??低维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将块体材料通过刻蚀、??纳米刻印等技术“打磨”成纳米尺度的“自上而下”(Top-Down)制备方法,33以这??种方法制备的低维材料一般会保留其体材料原有的大部分物理参数,例如杂质浓??度、晶体方向等,但是“自上而下”的方法在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原??3??

光电导效应,史密斯,英国,历程


1。,荖??>?I?a.??耷?GaP?喻;??"〇?^?*?GaAsP?Ga2o3.??>?*?Perovskte?(ln5AI)GaN?气吩、1:'.、…弋??E?Q?Low?dimensiojial?materials?黎:二二?1???3?QW:?quantum?welt;?QD:?quantum?dot?SiC?diamond????????..?..?? ̄ ̄—?....?t??1940?1960?1980?2000??图1-4.光电探测材料的发展历程23??早在1873年,英国的W.史密斯就发现了硒的光电导效应,但是受当时条件??的限制,这种效应长期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并未获得实际应用。十五年后,德国??科学家赫兹和他的助手勒纳德利测定了带电粒子的电荷质量比,并对外光电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俄国的库别茨基利用光阴极以及连??续设置的打拿极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光电倍增管。四十年代初,测辐射热计及温??差型红外探测器相继问世。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半导体微电子技术的发展,??6??

特性图,纳米,偏振光,单根


命以及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等性质,低维纳米材料在光电探测器的应用中显示出很多优异的??光电特性,例如高响应率、超高内禀光电增益、快速响应、亚波长效应、低功耗??等等。此外,由于低维材料的尺寸小,且与目前半导体微电子技术有着良好??的兼容性,基于低维材料的光电探测器进一步促进了光电探测器的高度集成和小??型化,这对未来高性能光电探测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早在2001年,美国哈佛大学Charles?M.?Lieber课题组成功制备了单晶InP??纳米线,并首次将其制成光电探测器,如图1-5所示。同时表征了单根InP纳米??线的光致发光(PL)性质,发现其对不同方向偏振光的响应有着惊人的各向异性。??这种本征的各向异性在集成光子电路、光开关互联、近场成像及高分辨探测器等??丨Hi园??I?。[?令一一一?一??*?Pc^rtf?difislty??图1-5.单根InP纳米线的(a)?AFM图像与(c,?d)?PL光学偏振特性及(b,?e)偏振光探测??器测试与性能41??2013年,G.?Z.?Shen课题组通过简单的CVD方法,成功合成了?p型单晶??Zn3As2纳米线,空穴迁移率达到305.5?cm2???V-1???S-1。并分别在刚性Si02/Si衬底??及柔性PET衬底上通过接触印刷的方法,制成了阵列纳米线光电探测器件。相??比于单根纳米线器件,阵列纳米线器件显示出更强的光电性能。此外,在柔性衬??底上的演示进一步拓展了低维光电器件的应用。42??1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邴单;白静;杜如霞;;低维材料光电探测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9年07期

2 罗曼;吴峰;张莉丽;王芳;胡伟达;;二维材料偏振响应光电探测[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3期

3 张铁宝;李桂娥;;基于激光精密技术的光电探测误差智能识别[J];激光杂志;2020年02期

4 官庆;;现代舰用光电探测装备概况及发展趋势[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6年06期

5 杨彦杰;;军用光电探测装备发展研究[J];红外;2017年09期

6 李翰山;雷志勇;;光电探测靶假弹丸信号消除的设计与分析[J];电光与控制;2010年03期

7 ;卫星近旁环境粒子污染光电探测方法浅析[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李翰山;高俊钗;雷志勇;王泽民;;光电探测靶探测性能分析[J];电光与控制;2008年07期

9 管于球,于起峰,宋先村,胡永明;人体淋巴液引流仪中的光电探测处理技术及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S2期

10 郑沁茹;许慧娟;田洪;;基于光电探测的人身安全高风险工程现场作业区域防护装置[J];电工技术;2020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瑞龙;CVD法合成硫化钨及其合金材料的光电探测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9年

2 翟雨生;表面等离激元在光电探测中的应用及热电子机理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3 吴昊;用于模场调控及光电探测的硅基光子器件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4 余翔翔;金属硫族化合物微纳结构的制备及其光电探测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5 贾志研;单层二硫化钨的可控生长和物性研究及其光电探测应用的探索[D];燕山大学;2018年

6 张锐;硫离子注入单晶硅的响应波段拓展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7 倪世明;TiO_2纳米线阵列的修饰及其在光电化学光伏电池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8 曹名磊;钛基一维纳米结构阵列的电化学储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9 李明;铜基硫化物纳米阵列的制备与光电化学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10 吴瑶;基于纳米线阵列的光电转换器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明明;可控制备低维宽波段探测材料及其光电探测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20年

2 王云龙;激光雷达光电探测及应用软件模块化开发[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3 李肖姝;基于爆炸光的零时刻记录仪设计[D];中北大学;2019年

4 高婷;低维ZnO和Ga_2In_4S_9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光电探测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5 孙杰;纳米PbS/ZnO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6 刘飞;基于红外反射式光电探测点阵的非接触人机交互系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朱炳利;基于CCD的超快光电探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2年

8 吴艺明;大面积有机半导体纳米线阵列的可控制备及其器件应用[D];苏州大学;2013年

9 万宵鹏;基于CMOS工艺的抗辐射加固光电探测芯片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胡明宇;宽波段微型光谱仪数据处理算法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78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2878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7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