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表情的智能教学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22:42
远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情绪变化与学习状态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微表情作为一种无抑制且自发的面部表情更能体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其对远程教学的普及、远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然而,在微表情发生时,由于其持续时间非常短、所涉及的肌肉运动强度也非常低,使得该问题成为研究领域的难点。本文提出基于局部关键区域特征的微表情检测及识别方法来解决现有的基于全局区域特征的微表情检测及识别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所提方法设计与开发一个基于微表情的智能教学管理系统,来对远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情感信息进行有效的检测与识别。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目前,现有的基于全局区域特征的微表情检测及识别方法会降低所提特征对于微表情的描述能力。为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主观形状模型所检测到的人脸特征点坐标以及微表情发生时脸部动作编码系统的运动特征,将与微表情发生时所牵扯的6个局部关键区域划分出来。在此基础上,对于微表情检测部分,分别提取出所划分的局部关键区域的局部二值模式特征,然后对所提特征进行特征差异分析来实现微表情的检测;对于微表情识别部分,首先分别提取出所划分的局部关键区域的三个正交平面的局部二值模式特征,然后将所有局部关键区域所提特征进行串联构成特征向量,最后使用支持向量机对特征向量进行分类来实现微表情的识别。(2)在自发的微表情数据库CASMEⅡ上进行了方法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局部关键区域特征的微表情检测及识别方法其对微表情的检测与识别效果明显优于基于全局区域特征的检测及识别方法,充分说明了微表情发生时只会涉及到局部关键区域的运动特征,使得所提方法更具有实用性。(3)以国内外课堂心理学研究为依据将课堂学习状态划分为喜欢度、投入度、理解度三个维度,并结合微表情数据库CASMEⅡ上所定义的七种基本微表情来对课堂情感进行复合评价;以所提方法及情感体系为依据,为了使系统功能更加完备,将系统功能拓展为微表情自动检测、微表情自动识别、图片表情自动识别、视频表情自动识别、人数统计5个部分;最终,实现了基于微表情的智能教学管理系统。
【学位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G434;TP391.41;TP311.52
【部分图文】:
?基于微表情的智能教学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1.4脸部动作编码系统FACS??2002年Ekman等Ml为了进一步地细化及完善面部表情,研发了表情训练工具(Micro??expression?training?tool,METT),并且与?1^.5611等[18]根据不同脸部肌肉模块的动作与??不同表情的对应关系开发出脸部动作编码系统(FacialActionCodingSystem,FACS)。??FACS以面部解剖学原理为基础将人脸划分为44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运动单元??(Action?Unite,AU),人脸某一时亥(J戶万发生的局部肌肉动作者可以通过AU来进行表示,??例如AU2代表眉毛外端上扬,AU3代表眉毛下垂等。在人脸发生情感变化时,每个AU??单独或者以组合的形式进行编码便可以呈现出人脸的表情。FACS编码系统的提出为国??内外很多情感研究机构指明了研究方向,在情感识别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图1.3展??示了面部解剖学主要肌肉模块的分布,表1.1给出了不同情感类别的FACS描述。??降眉Nl肌??帽麵膜??颈阔肌??L?I??降下唇肌??降口角肌?1??颏肌??图1.?3面部解剖学主要肌肉模块分布图??Fig.?1.3?Distribution?of?major?muscle?modules?in?facial?anatomy??-4?-??
E?等[55]所提出的?Adaboost?(Adaptive?Boosting)算法是目前??人脸识别领域中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人脸检测方法,该算法检测率高且具有实时性,使??人脸检测技术由理论研究走向了实际应用。??Adaboost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通过训练得到的弱分类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组合,得??到一个强分类器,即以改变样本概率分布的方式来进行弱分类器的训练,如果样本分类??正确,则降低其样本权重;如果样本分类错误,则增大其样本权重。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的基本流程如图2.3所示。??人脸样本?非人脸样?输入图像???^?^?-???训练???检测???^?[??”??生成分类器?1?输出结果??图2.?3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流程??Fig.?2.3?Face?detection?process?based?on?AdaBoost?algorithm??Haar-Hke特征又称为矩形特征,其是模式识别领域的一种常用的特征。其基本原理??是将白色区域像素之和与黑色区域的像素值之和的差值作为特征值,进而来描述矩形之??间的灰度差异。LicnHart和Maydtf5f>11提出了三种Haar-like特征模板,如图2.4所示,图??中A、B为边缘特征;C、D为线性特征;E为对角线特征。由于人脸特征部位的灰度信??息与肤色有很大的差别,因此Haar-like特征能对人脸结构进行简单的描述。??A?B?C?D?E??图2.?4常用Haar-Hke特征模板??Fig.?2.4?Commonly?used?Haar-like?feature?templates??-1
E?等[55]所提出的?Adaboost?(Adaptive?Boosting)算法是目前??人脸识别领域中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人脸检测方法,该算法检测率高且具有实时性,使??人脸检测技术由理论研究走向了实际应用。??Adaboost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通过训练得到的弱分类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组合,得??到一个强分类器,即以改变样本概率分布的方式来进行弱分类器的训练,如果样本分类??正确,则降低其样本权重;如果样本分类错误,则增大其样本权重。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的基本流程如图2.3所示。??人脸样本?非人脸样?输入图像???^?^?-???训练???检测???^?[??”??生成分类器?1?输出结果??图2.?3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流程??Fig.?2.3?Face?detection?process?based?on?AdaBoost?algorithm??Haar-Hke特征又称为矩形特征,其是模式识别领域的一种常用的特征。其基本原理??是将白色区域像素之和与黑色区域的像素值之和的差值作为特征值,进而来描述矩形之??间的灰度差异。LicnHart和Maydtf5f>11提出了三种Haar-like特征模板,如图2.4所示,图??中A、B为边缘特征;C、D为线性特征;E为对角线特征。由于人脸特征部位的灰度信??息与肤色有很大的差别,因此Haar-like特征能对人脸结构进行简单的描述。??A?B?C?D?E??图2.?4常用Haar-Hke特征模板??Fig.?2.4?Commonly?used?Haar-like?feature?templates??-1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9852
【学位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G434;TP391.41;TP311.52
【部分图文】:
?基于微表情的智能教学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1.4脸部动作编码系统FACS??2002年Ekman等Ml为了进一步地细化及完善面部表情,研发了表情训练工具(Micro??expression?training?tool,METT),并且与?1^.5611等[18]根据不同脸部肌肉模块的动作与??不同表情的对应关系开发出脸部动作编码系统(FacialActionCodingSystem,FACS)。??FACS以面部解剖学原理为基础将人脸划分为44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运动单元??(Action?Unite,AU),人脸某一时亥(J戶万发生的局部肌肉动作者可以通过AU来进行表示,??例如AU2代表眉毛外端上扬,AU3代表眉毛下垂等。在人脸发生情感变化时,每个AU??单独或者以组合的形式进行编码便可以呈现出人脸的表情。FACS编码系统的提出为国??内外很多情感研究机构指明了研究方向,在情感识别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图1.3展??示了面部解剖学主要肌肉模块的分布,表1.1给出了不同情感类别的FACS描述。??降眉Nl肌??帽麵膜??颈阔肌??L?I??降下唇肌??降口角肌?1??颏肌??图1.?3面部解剖学主要肌肉模块分布图??Fig.?1.3?Distribution?of?major?muscle?modules?in?facial?anatomy??-4?-??
E?等[55]所提出的?Adaboost?(Adaptive?Boosting)算法是目前??人脸识别领域中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人脸检测方法,该算法检测率高且具有实时性,使??人脸检测技术由理论研究走向了实际应用。??Adaboost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通过训练得到的弱分类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组合,得??到一个强分类器,即以改变样本概率分布的方式来进行弱分类器的训练,如果样本分类??正确,则降低其样本权重;如果样本分类错误,则增大其样本权重。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的基本流程如图2.3所示。??人脸样本?非人脸样?输入图像???^?^?-???训练???检测???^?[??”??生成分类器?1?输出结果??图2.?3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流程??Fig.?2.3?Face?detection?process?based?on?AdaBoost?algorithm??Haar-Hke特征又称为矩形特征,其是模式识别领域的一种常用的特征。其基本原理??是将白色区域像素之和与黑色区域的像素值之和的差值作为特征值,进而来描述矩形之??间的灰度差异。LicnHart和Maydtf5f>11提出了三种Haar-like特征模板,如图2.4所示,图??中A、B为边缘特征;C、D为线性特征;E为对角线特征。由于人脸特征部位的灰度信??息与肤色有很大的差别,因此Haar-like特征能对人脸结构进行简单的描述。??A?B?C?D?E??图2.?4常用Haar-Hke特征模板??Fig.?2.4?Commonly?used?Haar-like?feature?templates??-1
E?等[55]所提出的?Adaboost?(Adaptive?Boosting)算法是目前??人脸识别领域中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人脸检测方法,该算法检测率高且具有实时性,使??人脸检测技术由理论研究走向了实际应用。??Adaboost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通过训练得到的弱分类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组合,得??到一个强分类器,即以改变样本概率分布的方式来进行弱分类器的训练,如果样本分类??正确,则降低其样本权重;如果样本分类错误,则增大其样本权重。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的基本流程如图2.3所示。??人脸样本?非人脸样?输入图像???^?^?-???训练???检测???^?[??”??生成分类器?1?输出结果??图2.?3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流程??Fig.?2.3?Face?detection?process?based?on?AdaBoost?algorithm??Haar-Hke特征又称为矩形特征,其是模式识别领域的一种常用的特征。其基本原理??是将白色区域像素之和与黑色区域的像素值之和的差值作为特征值,进而来描述矩形之??间的灰度差异。LicnHart和Maydtf5f>11提出了三种Haar-like特征模板,如图2.4所示,图??中A、B为边缘特征;C、D为线性特征;E为对角线特征。由于人脸特征部位的灰度信??息与肤色有很大的差别,因此Haar-like特征能对人脸结构进行简单的描述。??A?B?C?D?E??图2.?4常用Haar-Hke特征模板??Fig.?2.4?Commonly?used?Haar-like?feature?templates??-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轩阁;田彦涛;郭艳君;王美茜;;基于光流与LBP-TOP特征结合的微表情识别[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5年05期
2 詹泽慧;;基于智能Agent的远程学习者情感与认知识别模型——眼动追踪与表情识别技术支持下的耦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3 朱勇;詹永照;;基于CBP-TOP特征的人脸表情识别[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雪;基于深度学习的微表情特征提取算法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2 陈梦婷;基于视频序列的微表情自动识别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刘宇灏;微表情识别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赵中原;基于微表情特征的表情识别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5 何祎;基于情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6 吴雪;基于单演二值模式的微表情识别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徐帅;基于主动形状模型人脸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黄非非;基于LBP的人脸识别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79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2879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