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类电视栏目的传播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0 04:54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闪耀在世界舞台上的一颗明星,它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民族特征的表现方式之一。戏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到电子传播时代,其传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使戏曲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另一方面也使戏曲的传播形态更加丰富。尤其是电视的出现,戏曲电视栏目应运而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元化传播格局逐渐形成。本文以戏曲类电视栏目为研究对象,梳理戏曲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结合有代表性、有影响力和有传播力的电视栏目进行探讨。戏曲电视栏目是电视栏目的一种形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艺界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给予了充分重视,当20世纪80年代电视普遍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后,戏曲电视栏目也随之增加,形成早期重要的电视栏目之一,学者们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从知网的研究情况看,关于戏曲电视的研究并不是现在才开始的,而是从电视和戏曲的“初识”就开始了。电视和戏曲的结合也催生出了戏曲电视栏目,不同历史时期的戏曲电视栏目,其栏目类别、栏目特点、制作模式等等都有不同之处,从中能够体现出不同文化政治的时代性。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栏目传播及受众需求角度出发,对戏曲栏目的发展过程、传播模式以及传统戏曲电视栏目的传播策略进行了研究,在现有传播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分析了在技术的变革、时代的需求以及内容融合下戏曲电视栏目的创新发展路径和传播策略。本文聚焦当下戏曲电视栏目的生存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戏曲电视栏目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3个曲折的时期,而传统的戏曲电视栏目传播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在新媒体环境下,戏曲电视栏目在技术的进步、文化的自信、经济的繁荣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在今后,戏曲类电视栏目依托技术、注重内容、迎合时代需求,共同发力促进戏曲电视栏目的创新与发展。戏曲电视栏目应当铭记初衷,以传播戏曲文化为己任,保持原有的戏曲精髓,把握受众细分市场,丰富栏目内容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以戏曲电视栏目为中心,传承戏曲文化,培养年轻观众,使戏曲电视栏目朝着更具民族特色的方向发展,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栏目形式。
【学位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G222
【部分图文】:

栏目,大戏,电视,观众


各种类型的栏目层出不穷,丰富多彩的栏目紧紧的抓住了观众的眼球。《秦之声》作为老牌的戏曲电视栏目背上了沉重的压力,便开始对栏目注入新鲜活力。首先增加了主题的元素,比如每期节目都会贯穿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始了整期节目,让观众每一期都能在一个故事中感受到戏曲的魅力;其次融入戏曲知识,根据主题向观众传达有关秦腔的知识,比如秦腔的发源、语言、唱腔、绝活等等,让观众不仅听上还要听懂戏;最后让观众切身参与到栏目制作中来,《秦之声》在一档节目录制之前,会向国内观众发出邀请函。比如观众可以通过栏目的报名方式参与报名,《秦之声》栏目组也会经过筛选邀请观众参与到栏目中来。不仅如此还搭上了互联网的顺风车,陕西网络电视台开设了《秦之声》板块,观众可以在陕西网络电视台官网上自由选择想要观看的节目如图3-1。

电视,戏曲,媒介,渠道


西安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图3-2根据和电视结合表现出来的不同形式,以电视为媒介的传播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录播、直播类。录播直播类电视戏曲节目主要是通过电视录播或直播的方式将戏曲的舞台表演转播给观众,其中当属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于2003年开办的《空中剧院》最为典型。(2)戏曲比赛类。比赛具有竞争性、结果具有悬念感,能够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因此戏曲比赛类的电视戏曲栏目是当下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戏曲栏目。如河南卫视的《梨园春》,天津台的《国色天香》,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一鸣惊人》都受到戏迷的喜爱。(3)戏曲教学类。教学类电视戏曲栏目主要是播放戏曲视频,通过示范、讲解等方式向戏迷传递一些简单、基础性的戏曲知识,来启发观众珍惜、学习戏曲的积极性的,如中央台的《跟我学》[25]。3.3.2依托媒体融合的传播渠道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7月发布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发挥互联网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各地纷纷响应国务院号召。全国电视台根据国务院颁发有关戏曲的全新政策方针,以点带面,从中央到地方研究出一套崭新的管理政策,寻找突破口,带动戏曲重新发展。各地方台及个人力量为更好传承戏曲文化,积极加入到传承戏曲文化行列中来,借新媒体之势,传播戏曲文化。传统媒体和网络结合,戏曲的传播方式变得多元化,并且影响力与日俱增。而传统戏曲在网络的影响下,正在努力发掘新的、有创意的传播方式。融合网络之后,PC端引领网络大潮,传播方式主要集中在戏曲论坛、各大相关网站、贴吧等传播途径上,绝大多数的戏曲传播以文本资料及VCR的形式进行呈现。总的看来,网络的发展,带动了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人认识并且喜欢?

戏曲,栏目,央视,原创


第4章新媒体环境下戏曲类电视栏目传播策略29论”,其核心思想是:依赖产生需求,需求越大,影响越大。当群众通过媒介满足日常内容收集需求时,媒介便会慢慢侵入生活,影响力则与日俱增。在新媒体环境下,戏曲类电视栏目依托电视、移动APP、微博等平台进行传播。栏目收看的便捷性成为确立其传播地位的重要条件,同时戏曲栏目的不断涌现使观众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栏目类型比比皆是:竞技类、歌舞类、综艺类等等,每年各大卫视还会举办戏曲晚会。如新年戏曲晚会、春节戏曲晚会、元宵戏曲晚会等。在内容、形式上满足不同观众的视觉、听觉享受。相较于之前人们想看一场戏需要去剧院或者等到节日才能看到,如今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给观众带来的极大的便利和时间上的随意。除了戏曲栏目,戏曲频道的选择也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类型的戏曲栏目分为不同的播出时间。之后随着移动端崛起,占领传播内容要地,戏曲传播方式也随之扩展,如微博、微信、抖音短视频、快手等表现方式日益剧增,且传播广度超乎想象。戏曲栏目纷纷开辟了各自栏目的移动媒体,用户只要在手机上下载APP便能实现自由观看、随时随地观看。央视戏曲的APP不仅给用户推荐优秀的戏曲视频还有听戏的功能,名家合辑、精选评述随用户挑眩图4-1图4-2此外央视戏曲频道的官方微博也会定时推送优质内容,如在疫情期间《角儿来了》栏目组邀请了12位名家推出原创戏歌《和你在一起》。通过微博不仅向受众展示了戏曲的可贵之处也向身处疫情之中的民众送去了问暖。汇集了京剧、越剧、粤剧、昆曲等名家,云集结万众一心,共抗疫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振奇;;电视戏曲综艺栏目的流变轨迹与阶段特征[J];新闻战线;2015年16期

2 靳梦琳;;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的创新模式研究[J];四川戏剧;2014年08期

3 范楚乔;;地方戏曲栏目本土化特点分析——以山西省运城市电视台《蒲乡红》栏目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10期

4 毕勤;;地方台戏曲栏目的优势与短板[J];新闻爱好者;2012年16期

5 费泳;;是电视“救”戏曲还是戏曲“救”电视[J];戏剧艺术;2012年03期

6 杨燕;董琳;;中国电视戏曲栏目的发展现状与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7 邵振奇;;电视戏曲综艺栏目策划手段及传播模式的创新[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陈荣霞;;论地方戏曲电视栏目的品牌建设[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车文辉;杨琼;;媒体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04期

10 陈国华;;中原戏曲类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承方式研究——以戏曲栏目《梨园春》为例[J];戏剧丛刊;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邵振奇;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年

2 王玉坤;戏曲电视节目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陈梁;电视新闻流变——上海1958-2008[D];复旦大学;2010年

4 焦福民;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畅然;戏曲文化类电视节目《叮咯咙咚呛》的传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2 马萍遥;电视戏曲综艺及栏目的传播策略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

3 薛凤云;电子时代的戏曲传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4 张晓璐;“5W”模式视角下电视戏曲栏目传播特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5 吴欣鑫;陕西关中地区地市级电视台电视戏曲栏目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6 余潇夏;传统戏曲传播形态演变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7 逄蕊;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惠群;戏曲与电视的交融[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9 魏菊芳;电视戏曲栏目的困境与出路[D];西北大学;2010年

10 梁维佼;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的品牌建构及启示[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90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2890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c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