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抢饭碗”到“行业重塑”:人民网“机器人写作”报道的话语演变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12 06:06
  新闻传播学领域中,从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大数据进行内容生产和推送,到机器人写作的应用,人工智能已从新闻生产工具演变为一种新闻生产主体。本文借助荷兰学者凡·迪克“把新闻当作一种文本或话语来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梳理人民网有关“机器人写作”的报道,分析新闻话语形态背后的驱动因素,对于新闻话语形态的研究既是对新闻文本本身的研究,也是对文本背后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人民网关于“机器人写作”报道的全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在描述人民网对于该主题报道话语在内容、态度与框架等方面的特征基础上,梳理其话语变化过程,进一步分析人民网在该主题报道话语演变背后表现出的媒介意识变化,探讨促成其演变过程的因素及其影响。本文通过人民网关于“机器人写作”报道的话语演变分析得出其本质是媒介平台对由该技术引发的行业变革的态度和体认。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从“抢饭碗”到“行业重塑”:人民网“机器人写作”报道的话语演变分析


网站板块分布(单位:篇)

图式结构,新闻


从“抢饭碗”到“行业重塑”:人民网“机器人写作”报道的话语演变分析21图2.1假设性新闻图式结构[1]综观国内外学者对于新闻框架的理解与阐释,基本将新闻文本的结构归纳为五种:一、问题界定,即说明新闻事件基本要素或予以定义;二、归因诠释,即判断说明新闻事件或现象产生的原因;三、解决方案,即提供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建议,以及预测期效果;四、判断评价,即采取某种评述立场,评估该新闻事件或现象的结果与社会影响;五、个性特质,即新闻事件相关意向(群体、区域等)的形象表述。而此框架还需结合媒介的呈现手段,如版面位置、标题、图片等。根据宏观命题的类似程度,人民网有关“机器人写作”的246篇新闻报道可以归纳提炼出五大框架,将所有的新闻样本纳入其中。[1](荷)托伊恩·A.凡.迪克,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4819110715969050100150200250人员替代实践应用问题局限行业革新素质要求图2.2报道框架(单位:次)


本文编号:2972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2972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f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