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型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光电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4 03:09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具有厚度薄、响应速度快、驱动电压低、工作温度范围广、自发光、低能耗以及可制备柔性器件等优点,是当今国内外显示和照明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性能优良的红色、绿色和蓝色OLED对实现高质量的全色显示和高效率白光发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人们对蓝光OLED的研究滞后于红光OLED和绿光OLED,这导致了蓝光OLED的诸多性能,如亮度、色纯度、量子效率以及寿命等均落后于红光OLED和绿光OLED。采用掺杂的方法被认为是提高蓝光OLED器件各方面性能最有效方式之一,本文以BCzVBi作为掺杂剂(dopant),以mCP和CBP作为主体材料(host),制备了两类不同的主客体结构(Type-I,Type-II)器件并研究了其光电性能,主要工作归纳如下:第一,基于BCzVBi,采用真空共热蒸镀的方法制备了Type-I和Type-II两类不同类型的器件。第二,对制备的Type-I和Type-II型蓝光OLED器件进行了电压-电流密度曲线、光电流-电流密度曲线、亮度、量子效率和稳定性等参数的测试表征,获得如下实验...
【文章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前言
1.2 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展
1.3 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展
1.4 有机发光二极管科研及产业现状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工作安排
第2章 有机发光二极管理论基础
2.1 有机发光二极管基本结构
2.2 有机发光二极管工作原理
2.3 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2.4 有机发光二极管衰减机理
2.4.1 非本质衰减机理
2.4.2 本质衰减机理
2.5 有机发光二极管掺杂机理
2.5.1 掺杂结构器件中能量传递机理
2.5.2 掺杂结构器件载流子捕获机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器件制备与测试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设备
3.2 实验参数设定
3.3 有机发光二极管制备与测试方法
3.3.1 有机发光二极管制备
3.3.2 有机发光二极管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掺杂浓度对蓝光器件性能影响研究
4.1 掺杂结构蓝光器件材料选择
4.1.1 主体分子和客体分子材料选择
4.1.2 空穴传输及电子传输材料选择
4.1.3 电极材料
4.2 蓝光器件制造及性能测试
4.2.1 器件制造
4.2.2 器件测试
4.3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4.3.1 薄膜的光谱测试
4.3.2 基于m CP: BCzVBi发光层的蓝光OLED器件实验结果分析
4.3.3 基于CBP: BCzVBi发光层的蓝光OLED器件实验结果分析
4.3.4 Type-Ⅰ与 Type-Ⅱ型器件性能比较
4.3.5 蓝光器件寿命结果讨论
4.4 蓝光器件色度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输层对蓝光器件性能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器件制备与测试
5.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fficient blue fluorescence tandem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a novel intermediate connector[J]. 刘亚东,李继超,张杰,郭旺军,伍致生,弥育华,宋新潮.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9(02)
[2]Efficiency enhancement of fluorescent blu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using doped hole transport and emissive layers[J]. Nam Ho Kim,You-Hyun Kim,Ju-An Yoon,Seung Ⅱ Yoo,Kok Wai Cheah,Furong Zhu,Woo Young Kim.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6(04)
[3]OLED显示与照明——从基础研究到未来的应用[J]. 马东阁. 液晶与显示. 2016(03)
[4]High-brightness blu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guest-host systems[J]. 王肖,张敬爽,彭翠云,郭坤平,魏斌,张浩.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6(02)
[5]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比较、启示与应对策略[J]. 杨帅. 当代财经. 2015(08)
博士论文
[1]基于蓝光和黄光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 王煦.电子科技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利用掺杂技术提高OLED性能及白光OLED色度改善的理论研究[D]. 陈星明.华侨大学 2016
[2]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器件结构及制备方法的研究[D]. 谢跃民.苏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56554
【文章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前言
1.2 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展
1.3 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展
1.4 有机发光二极管科研及产业现状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工作安排
第2章 有机发光二极管理论基础
2.1 有机发光二极管基本结构
2.2 有机发光二极管工作原理
2.3 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2.4 有机发光二极管衰减机理
2.4.1 非本质衰减机理
2.4.2 本质衰减机理
2.5 有机发光二极管掺杂机理
2.5.1 掺杂结构器件中能量传递机理
2.5.2 掺杂结构器件载流子捕获机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器件制备与测试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设备
3.2 实验参数设定
3.3 有机发光二极管制备与测试方法
3.3.1 有机发光二极管制备
3.3.2 有机发光二极管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掺杂浓度对蓝光器件性能影响研究
4.1 掺杂结构蓝光器件材料选择
4.1.1 主体分子和客体分子材料选择
4.1.2 空穴传输及电子传输材料选择
4.1.3 电极材料
4.2 蓝光器件制造及性能测试
4.2.1 器件制造
4.2.2 器件测试
4.3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4.3.1 薄膜的光谱测试
4.3.2 基于m CP: BCzVBi发光层的蓝光OLED器件实验结果分析
4.3.3 基于CBP: BCzVBi发光层的蓝光OLED器件实验结果分析
4.3.4 Type-Ⅰ与 Type-Ⅱ型器件性能比较
4.3.5 蓝光器件寿命结果讨论
4.4 蓝光器件色度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输层对蓝光器件性能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器件制备与测试
5.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fficient blue fluorescence tandem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a novel intermediate connector[J]. 刘亚东,李继超,张杰,郭旺军,伍致生,弥育华,宋新潮.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9(02)
[2]Efficiency enhancement of fluorescent blu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using doped hole transport and emissive layers[J]. Nam Ho Kim,You-Hyun Kim,Ju-An Yoon,Seung Ⅱ Yoo,Kok Wai Cheah,Furong Zhu,Woo Young Kim.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6(04)
[3]OLED显示与照明——从基础研究到未来的应用[J]. 马东阁. 液晶与显示. 2016(03)
[4]High-brightness blu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guest-host systems[J]. 王肖,张敬爽,彭翠云,郭坤平,魏斌,张浩.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6(02)
[5]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比较、启示与应对策略[J]. 杨帅. 当代财经. 2015(08)
博士论文
[1]基于蓝光和黄光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 王煦.电子科技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利用掺杂技术提高OLED性能及白光OLED色度改善的理论研究[D]. 陈星明.华侨大学 2016
[2]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器件结构及制备方法的研究[D]. 谢跃民.苏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56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315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