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道辐射干扰自适应抵消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30 06:59
本文所研究的四通道辐射干扰自适应抵消技术来源于课题——共址耦合强辐射干扰自适应宽带对消技术研究。在该研究项目中,采用经过抽头延时的四通道辐射干扰自适应抵消系统模型。与传统两通道辐射自适应干扰抵消技术相比,四通道辐射自适应干扰抵消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抵消带宽,有望解决宽带信号干扰的问题,并且四通道辐射干扰自适应抵消系统是独立于收、发信机之外的附加系统,这给使用带来很大便利。此外,频率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四通道辐射干扰自适应抵消技术的研究为充分利用频率资源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首先介绍了自适应干扰抵消技术的理论基础:自适应滤波器、自适应干扰抵消原理和自适应算法。分析了自适应滤波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典型应用场景。然后以自适应干扰抵消原理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基于正交矢量合成的自适应干扰抵消技术。最后对自适应领域内最常用的三种算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其次,本文在模拟域对四通道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构建并求解了权值微分方程组,建立了干扰抵消比、干扰抵消带宽、系统增益和抽头延迟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方便分析四通道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的收敛特性,结合误差反馈控制方法,给出了四通道自适应干扰...
【文章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2章 自适应干扰抵消技术
2.1 自适应滤波器
2.1.1 自适应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2.1.2 自适应滤波器结构介绍
2.1.3 自适应滤波器的应用
2.2 自适应干扰抵消原理
2.2.1 自适应干扰抵消技术基本原理
2.2.2 利用幅相控制器的干扰抵消技术
2.2.3 基于正交矢量合成的自适应干扰抵消技术
2.3 自适应抵消算法
2.3.1 LMS算法研究
2.3.2 RLS算法研究
2.3.3 AP算法研究
2.3.4 算法比较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四通道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的特性研究
3.1 四通道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模型
3.2 四通道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理论分析
3.3 四通道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的性能分析
3.3.1 收敛速度
3.3.2 干扰抵消比(ICR)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四通道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仿真分析
4.1 收敛速度仿真分析
4.1.1 收敛速度-参考信号幅值仿真分析
4.1.2 收敛速度-增益仿真分析
4.1.3 收敛速度-抽头延迟时间仿真分析
4.2 抵消比仿真分析
4.2.1 抵消比-参考信号幅值仿真分析
4.2.2 抵消比-增益仿真分析
4.2.3 抵消比-抽头延迟时间仿真分析
4.2.4 抵消比-半带宽仿真分析
4.3 两通道-四通道仿真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抵消技术的邻道干扰抑制[J]. 霍晓磊,赵宏志,刘颖,崔佩璋,全厚德,唐友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9(11)
[2]自适应干扰抑制零点展宽算法研究[J]. 郭国强,武亚涛,魏耀. 现代雷达. 2019(07)
[3]共址天线干扰抵消系统的调幅制干扰抵消特性[J]. 蒋云昊,赵楠,刘聪,丁稳房,席自强. 通信学报. 2018(10)
[4]模拟自适应干扰对消系统对消速度分析[J]. 李阳,何方敏,李毅,孟进. 电讯技术. 2018(07)
[5]探索电磁兼容的科学性发展方向[J]. 刘元安.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18(03)
[6]用于通信系统的干扰对消电路设计与实现[J]. 赖剑强. 电讯技术. 2017(12)
[7]同时同频全双工射频快速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J]. 王俊,赵宏志,唐友喜.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04)
[8]一种新的变步长自适应噪声消除算法[J]. 张兰勇,王帮民,刘胜,胡玉莹. 电子学报. 2017(02)
[9]无线通信若干问题的思考[J]. 陆建华. 中兴通讯技术. 2017(01)
[10]带内全双工无线通信自干扰消除及MAC调度研究综述[J]. 孙彦景,左海维,李松.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6(06)
博士论文
[1]电子设备电磁干扰分析的高效时域算法研究[D]. 叶志红.西南交通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同址干扰抵消技术的研究[D]. 李辉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
[2]同址干扰抵消技术研究[D]. 杨玉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
[3]同址干扰抵消关键技术研究[D]. 刘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
[4]基于FPGA的自适应回波干扰对消实现研究[D]. 黄东辉.电子科技大学 2015
[5]全双工通信中基于极化信息处理的自干扰消除技术研究[D]. 刘瑶.北京邮电大学 2015
[6]面向雷达旁瓣对消技术的FPGA实现[D]. 黄亮.武汉理工大学 2014
[7]基于FPGA自适应回波滤除系统的研究[D]. 吉术志.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1
[8]有源相控阵雷达T/R组件研制[D]. 任利霞.电子科技大学 2009
[9]自适应对消的收发隔离技术[D]. 饶睿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69041
【文章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2章 自适应干扰抵消技术
2.1 自适应滤波器
2.1.1 自适应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2.1.2 自适应滤波器结构介绍
2.1.3 自适应滤波器的应用
2.2 自适应干扰抵消原理
2.2.1 自适应干扰抵消技术基本原理
2.2.2 利用幅相控制器的干扰抵消技术
2.2.3 基于正交矢量合成的自适应干扰抵消技术
2.3 自适应抵消算法
2.3.1 LMS算法研究
2.3.2 RLS算法研究
2.3.3 AP算法研究
2.3.4 算法比较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四通道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的特性研究
3.1 四通道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模型
3.2 四通道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理论分析
3.3 四通道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的性能分析
3.3.1 收敛速度
3.3.2 干扰抵消比(ICR)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四通道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仿真分析
4.1 收敛速度仿真分析
4.1.1 收敛速度-参考信号幅值仿真分析
4.1.2 收敛速度-增益仿真分析
4.1.3 收敛速度-抽头延迟时间仿真分析
4.2 抵消比仿真分析
4.2.1 抵消比-参考信号幅值仿真分析
4.2.2 抵消比-增益仿真分析
4.2.3 抵消比-抽头延迟时间仿真分析
4.2.4 抵消比-半带宽仿真分析
4.3 两通道-四通道仿真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抵消技术的邻道干扰抑制[J]. 霍晓磊,赵宏志,刘颖,崔佩璋,全厚德,唐友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9(11)
[2]自适应干扰抑制零点展宽算法研究[J]. 郭国强,武亚涛,魏耀. 现代雷达. 2019(07)
[3]共址天线干扰抵消系统的调幅制干扰抵消特性[J]. 蒋云昊,赵楠,刘聪,丁稳房,席自强. 通信学报. 2018(10)
[4]模拟自适应干扰对消系统对消速度分析[J]. 李阳,何方敏,李毅,孟进. 电讯技术. 2018(07)
[5]探索电磁兼容的科学性发展方向[J]. 刘元安.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18(03)
[6]用于通信系统的干扰对消电路设计与实现[J]. 赖剑强. 电讯技术. 2017(12)
[7]同时同频全双工射频快速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J]. 王俊,赵宏志,唐友喜.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04)
[8]一种新的变步长自适应噪声消除算法[J]. 张兰勇,王帮民,刘胜,胡玉莹. 电子学报. 2017(02)
[9]无线通信若干问题的思考[J]. 陆建华. 中兴通讯技术. 2017(01)
[10]带内全双工无线通信自干扰消除及MAC调度研究综述[J]. 孙彦景,左海维,李松.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6(06)
博士论文
[1]电子设备电磁干扰分析的高效时域算法研究[D]. 叶志红.西南交通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同址干扰抵消技术的研究[D]. 李辉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
[2]同址干扰抵消技术研究[D]. 杨玉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
[3]同址干扰抵消关键技术研究[D]. 刘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
[4]基于FPGA的自适应回波干扰对消实现研究[D]. 黄东辉.电子科技大学 2015
[5]全双工通信中基于极化信息处理的自干扰消除技术研究[D]. 刘瑶.北京邮电大学 2015
[6]面向雷达旁瓣对消技术的FPGA实现[D]. 黄亮.武汉理工大学 2014
[7]基于FPGA自适应回波滤除系统的研究[D]. 吉术志.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1
[8]有源相控阵雷达T/R组件研制[D]. 任利霞.电子科技大学 2009
[9]自适应对消的收发隔离技术[D]. 饶睿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69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3169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