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环境下同伴互评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1 04:59
  同伴互评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同伴互评的有效性及教师与学生的态度方面,对于同伴互评的质量研究较少。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由于高考制度的限制,一直不能受到学校与师生的重视,所以给信息技术课程分配的课时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较少,学生在课后并不重视其作业,所以在信息技术的上课过程中需要分配一部分时间给学生完成作业与评价,受到课堂时间与教师精力的限制,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教师的反馈,所以需要同伴互评来弥补这一缺陷。同伴互评虽然存在反馈质量不高的情况,但是却能够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得到个性化反馈,所以对同伴互评质量提升的研究是当务之急。研究重点在于混合学习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提供的同伴互评的质量如何,是否会随着学生的多次练习而产生改变,不同时期各因素对同伴互评质量的影响程度。选取普通高中的高一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收集了140名高一学生的基本属性、背景信息、对同伴互评的态度、人际关系和组织方式的数据,通过对在线学习平台的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了第1、10、20课时学生提供的同伴互评质量的基本数据。然后经过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等数...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混合学习环境下同伴互评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学生上机操作与互评

同伴,学生


研究设计28周有两节信息技术课,同伴互评共进行了20课时,每节课学生会将本节课的作业上传至UMU平台并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量规进行同伴互评。UMU在线学习平台最大的优势是支持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很好的支撑学生进行同伴互评。该校的授课计划是在28个课时内讲授完信息的获娶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等内容,本研究从第九课时开始介入,共进行了20个课时的教学任务,这些课程内容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考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每节课结束后都可以按照本节课所要求的完成作品,并且每个作品都有一定的评价量规,保证每节课都可以按照计划进行同伴互评,学生之间不进行分组,可以自由选择任意五名同伴的作业或作品进行评价,互评只提供评语而不进行评分。学生进行同伴互评都在机房,通过UMU平台完成,物理环境为机房,软件环境为UMU在线学习平台。混合式学习环境的构建,主要有教师和学生两个角色参与,但是角色的任务分工不同,实施任务的环境不同,教师的主要任务包括在面对面的学习环境中讲授新课、发布作业、课堂巡视和适当引导,在在线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与素材、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与评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新课、明确学习任务、完成并上传作业、进行同伴互评,其中学习新课和明确学习任务是在面对面环境中进行的,完成并上传作业和进行互评是在在线学习环境中进行的,但学生在上传作业和进行互评都是在同一学习时间段(课上10~15分钟),同一地点(机房)进行的,所以学生的主要学习环境和互评环境均为混合学习环境。3.3.2实施调查学生基本信息部分只在前期调查中使用,由于学生使实名注册平台所以在平图3-1学生上机操作与互评图3-2学生同伴互评结果

学生,人际关系,同伴,态度


部分学生的问卷,所以问卷信息与实际参加同伴互评的学生人数有差异。在第1、10、20课时结束后同伴互评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对应的学生平台上提供的互评数据进行编码确定这三次学生的互评质量。通过描述性统计判断每轮学生的态度、人际关系、组织方式和互评质量的基本样态;再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学生性别、是否为班干部、家庭聚居地、交流方式、在线学习经历、互评经历和计算机操作水平对学生的态度、人际关系、组织方式和互评质量的影响;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学生态度、人际关系、组织图3-3学生在线完成调查问卷图3-4四个班级的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促进理解的在线同伴互评机制研究[J]. 王妍莉,杨彦军,崔向平.  现代教育技术. 2018(12)
[2]评价量规设计对慕课同伴互评有效性的影响研究[J]. 范逸洲,冯菲,刘玉,汪琼.  电化教育研究. 2018(11)
[3]基于量规的同伴互评对在线学习认知、情感投入度及学习成效的影响研究[J]. 梁云真.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9)
[4]训练对同伴互评评分准确性的影响——以“三维动画设计与建模”课程为例[J]. 李菲茗,李晓菲,黄亚平,叶艳伟.  中国远程教育. 2018(05)
[5]融入同伴互评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实证研究[J]. 柏宏权,苏玉凤,沈书生.  电化教育研究. 2017(12)
[6]混合学习对小学生认知和思维的影响研究[J]. 宋洁,孙众.  中国远程教育. 2017(11)
[7]混合学习环境支持的共场性协作知识建构行为模式研究[J]. 童慧.  电化教育研究. 2017(11)
[8]理解视域下的网络同伴互评学习活动探究[J]. 龙琴琴,陈明选,马志强.  现代教育技术. 2017(05)
[9]基于同伴互评的移动作业展评系统的建构及实践分析[J]. 柏宏权.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3)
[10]网络同伴互评系统的设计和优化[J]. 舒存叶.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1)



本文编号:3209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3209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9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