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玲春新闻作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2 07:14
郭玲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著名的女记者,以“散文式”新闻作品蜚声新闻界。她的新闻报道本着为人民与国家服务的宗旨,力求创新、不落俗套。长久以来,学界不乏对我国新闻史上女记者的研究,但是对于郭玲春新闻作品的整体研究却并不多见。郭玲春的新闻报道内容丰富,涉及多层次、多领域,具体表现在她的会议新闻善于挖掘读者欲知应知的信息;人物新闻以知识分子为重点,力求树立新时代的榜样;文艺新闻能够从侧面展现中国文艺的现代化进程。此外,郭玲春作为新华社记者,她十分注重报道的政治性,她的新闻报道以正面题材为主,多角度地为人民群众展现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气象。郭玲春的新闻报道在写作上也极具特色:一、角度独到,选材灵活。郭玲春的新闻报道无论是角度选取还是素材撷取都新颖独特,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二、文章架构不落窠臼。郭玲春的新闻报道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结构,而是根据主题与内容“量体裁衣”。三、写作技巧灵活多变。郭玲春的新闻报道常运用多种写作技巧,极具感染力。如:使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引导读者,通过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来增加新闻的可信度与可读性,采用丰富多彩的新闻语言,使新闻变得更加鲜活丰满。郭玲春的新闻报道之所以呈现出...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郭玲春新闻作品的报道题材与报道倾向
第一节 郭玲春新闻作品的主要题材
一、会议新闻报道:挖掘读者欲知应知的信息
二、人物新闻报道:以知识分子典型为重点
三、文艺新闻报道:侧面展现文艺改革进程
第二节 郭玲春新闻报道的倾向性
一、内容注重政治性
二、以正面报道为主
第二章 郭玲春新闻写作的创新
第一节 角度独到选材灵活
一、注重角度选取
二、灵活撷取素材
第二节 文章架构不落窠臼
一、散文式结构
二、视觉式结构
三、并列式结构
第三节 表现手法博采众长
一、叙议结合,融入个人思想情感
二、活用引语,巧摘报告
三、新闻语言丰富多彩
第三章 新闻作品特色的成因及新闻实践的启示
第一节 郭玲春新闻作品独具特色的成因
一、时代因素的影响
二、平台优势及领导同事的支持
三、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
第二节 郭玲春新闻实践对新闻业的启示
一、突破陈规,勇于创新
二、不怕吃苦,勤动脑筋
三、以读者为中心,有高度的责任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她触摸了人的灵魂——记新华社记者郭玲春[J]. 操风琴. 新闻潮. 2019(11)
[2]直接引语,让报道鲜活起来[J]. 蒋海潮. 新闻世界. 2019(01)
[3]郭玲春会议新闻中记者主体“介入”的体现及启示[J]. 孔丽娟. 新闻知识. 2018(09)
[4]新闻报道中引语使用的方法[J]. 高钢. 新闻与写作. 2018(09)
[5]试论新闻报道中引语的取舍及其规范[J]. 高爱平. 传播力研究. 2018(16)
[6]做有生命力的文化新闻报道[J]. 李晓芳. 新闻战线. 2018(09)
[7]脱“茧”而出——记新华社著名记者郭玲春[J]. 张金凤. 中国记者. 2017(06)
[8]记者的精神追求[J]. 丁浩宇,许立菊. 新闻前哨. 2016(02)
[9]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J]. 丁述志. 新媒体研究. 2015(10)
[10]1978—2013:中国新闻体制的规制与发展[J]. 陈欢,张昆. 编辑之友. 2015(06)
博士论文
[1]风格理论视阈下的新华体研究[D]. 李建波.华中科技大学 2019
[2]《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研究[D]. 施欣.湖南师范大学 2018
[3]新中国文艺政策与当代中国电影发展[D]. 金宜鸿.武汉大学 2012
[4]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D]. 韩永进.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5]嬗变的轨迹[D]. 刘勇.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南方周末》“长征烙印”系列报道分析[D]. 王明媚.陕西师范大学 2017
[2]中国新闻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1949-2016)[D]. 邓季颖.云南大学 2016
[3]彭子冈新闻特写研究[D]. 高晶怡.南京大学 2016
[4]“新华体”的历史脉络和演进研究[D]. 张雅.安徽大学 2015
[5]浦熙修解放前新闻作品研究[D]. 肖友娥.湖南大学 2009
[6]1896~1919年我国报纸文体变革研究[D]. 刘英钦.河南大学 2008
[7]梁厚甫国际评论写作特色研究[D]. 刘镇彬.暨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63729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郭玲春新闻作品的报道题材与报道倾向
第一节 郭玲春新闻作品的主要题材
一、会议新闻报道:挖掘读者欲知应知的信息
二、人物新闻报道:以知识分子典型为重点
三、文艺新闻报道:侧面展现文艺改革进程
第二节 郭玲春新闻报道的倾向性
一、内容注重政治性
二、以正面报道为主
第二章 郭玲春新闻写作的创新
第一节 角度独到选材灵活
一、注重角度选取
二、灵活撷取素材
第二节 文章架构不落窠臼
一、散文式结构
二、视觉式结构
三、并列式结构
第三节 表现手法博采众长
一、叙议结合,融入个人思想情感
二、活用引语,巧摘报告
三、新闻语言丰富多彩
第三章 新闻作品特色的成因及新闻实践的启示
第一节 郭玲春新闻作品独具特色的成因
一、时代因素的影响
二、平台优势及领导同事的支持
三、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
第二节 郭玲春新闻实践对新闻业的启示
一、突破陈规,勇于创新
二、不怕吃苦,勤动脑筋
三、以读者为中心,有高度的责任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她触摸了人的灵魂——记新华社记者郭玲春[J]. 操风琴. 新闻潮. 2019(11)
[2]直接引语,让报道鲜活起来[J]. 蒋海潮. 新闻世界. 2019(01)
[3]郭玲春会议新闻中记者主体“介入”的体现及启示[J]. 孔丽娟. 新闻知识. 2018(09)
[4]新闻报道中引语使用的方法[J]. 高钢. 新闻与写作. 2018(09)
[5]试论新闻报道中引语的取舍及其规范[J]. 高爱平. 传播力研究. 2018(16)
[6]做有生命力的文化新闻报道[J]. 李晓芳. 新闻战线. 2018(09)
[7]脱“茧”而出——记新华社著名记者郭玲春[J]. 张金凤. 中国记者. 2017(06)
[8]记者的精神追求[J]. 丁浩宇,许立菊. 新闻前哨. 2016(02)
[9]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J]. 丁述志. 新媒体研究. 2015(10)
[10]1978—2013:中国新闻体制的规制与发展[J]. 陈欢,张昆. 编辑之友. 2015(06)
博士论文
[1]风格理论视阈下的新华体研究[D]. 李建波.华中科技大学 2019
[2]《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研究[D]. 施欣.湖南师范大学 2018
[3]新中国文艺政策与当代中国电影发展[D]. 金宜鸿.武汉大学 2012
[4]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D]. 韩永进.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5]嬗变的轨迹[D]. 刘勇.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南方周末》“长征烙印”系列报道分析[D]. 王明媚.陕西师范大学 2017
[2]中国新闻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1949-2016)[D]. 邓季颖.云南大学 2016
[3]彭子冈新闻特写研究[D]. 高晶怡.南京大学 2016
[4]“新华体”的历史脉络和演进研究[D]. 张雅.安徽大学 2015
[5]浦熙修解放前新闻作品研究[D]. 肖友娥.湖南大学 2009
[6]1896~1919年我国报纸文体变革研究[D]. 刘英钦.河南大学 2008
[7]梁厚甫国际评论写作特色研究[D]. 刘镇彬.暨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63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3563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