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柱层式框架化合物荧光识别金属离子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3 02:21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化合物在离子荧光识别方面具有高灵敏性,快速响应和重复利用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类有前景的荧光传感材料。合理的设计和合成具有高灵敏快速识别金属离子的传感器是目前配位化学和材料化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因此本论文利用不同官能团的含氮双吡啶配体以及不同烷基链含氮双吡啶配体构筑的柱层式框架化合物对金属离子荧光识别性能进行研究,来揭示影响荧光识别金属离子的影响因素,为构筑MOF金属离子荧光传感器奠定一定基础。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1.研究了三个异质同构的柱层式框架[Zn2(DMTDC)2(bpe)](PL-1,H2DMTDC=3,4-dimethylthieno[2,3-b]thiophehe-2,5-dicarboxylic acid,bpe=1,2-di(pyridin-4-yl)ethane),[Zn2(DMTDC)2(dpe)](PL-2,dpe=1,2-di(4-pyridyl)ethyl-ene)和[Zn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柱层式框架化合物的构筑
1.2 柱层式框架化合物研究进展
1.3 柱层式框架化合物识别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1.4 基于含硫二羧酸和联吡啶构筑的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5 论文选题和设计思路
第2章 基于不同官能团连接的双吡啶配体构筑的柱层式框架化合物识别金属离子的研究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实验
2.2.1 PL-1、PL-2和PL-3 的制备
2.2.2 荧光实验
2.3 结果讨论
2.3.1 框架化合物PL-1、PL-2和PL-3 的结构描述
2.3.2 PL-1、PL-2和PL-3的X射线粉末衍射(PXRD)表征
2.3.3 化合物PL-1、PL-2和PL-3 固体荧光性质
2.3.4 化合物PL-1、PL-2和PL-3 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
2.3.5 识别Fe3+机理
2.3.6 框架化合物PL-1、PL-2和PL-3 荧光识别Fe3+的比较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一个丙基连接的双吡啶配体构筑的柱层式框架识别金属离子的研究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 配合物的合成
3.2.1 [Zn2(DMTDC)2(dpp)]·3DMF·1.5H2O(PL-4)的制备
3.2.2 结构测定与解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Zn2(DMTDC)2(dpp)]3DMF·1.5H2O(PL-4)的结构描述
3.3.2 X-射线粉末衍射(PXRD)表征
3.3.3 化合物PL-4的热稳定性
3.3.4 化合物PL-4的气体吸附性质
3.3.5 化合物PL-4固态荧光性质
3.3.6 Fe的识别性能
3.3.7 识别Fe3+机理
3.3.8 框架化合物PL-1和PL-4 荧光识别Fe3+的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98887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柱层式框架化合物的构筑
1.2 柱层式框架化合物研究进展
1.3 柱层式框架化合物识别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1.4 基于含硫二羧酸和联吡啶构筑的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5 论文选题和设计思路
第2章 基于不同官能团连接的双吡啶配体构筑的柱层式框架化合物识别金属离子的研究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实验
2.2.1 PL-1、PL-2和PL-3 的制备
2.2.2 荧光实验
2.3 结果讨论
2.3.1 框架化合物PL-1、PL-2和PL-3 的结构描述
2.3.2 PL-1、PL-2和PL-3的X射线粉末衍射(PXRD)表征
2.3.3 化合物PL-1、PL-2和PL-3 固体荧光性质
2.3.4 化合物PL-1、PL-2和PL-3 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
2.3.5 识别Fe3+机理
2.3.6 框架化合物PL-1、PL-2和PL-3 荧光识别Fe3+的比较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一个丙基连接的双吡啶配体构筑的柱层式框架识别金属离子的研究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 配合物的合成
3.2.1 [Zn2(DMTDC)2(dpp)]·3DMF·1.5H2O(PL-4)的制备
3.2.2 结构测定与解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Zn2(DMTDC)2(dpp)]3DMF·1.5H2O(PL-4)的结构描述
3.3.2 X-射线粉末衍射(PXRD)表征
3.3.3 化合物PL-4的热稳定性
3.3.4 化合物PL-4的气体吸附性质
3.3.5 化合物PL-4固态荧光性质
3.3.6 Fe的识别性能
3.3.7 识别Fe3+机理
3.3.8 框架化合物PL-1和PL-4 荧光识别Fe3+的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98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3798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