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波长金属结构的表面等离子全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20:23

  本文关键词:亚波长金属结构的表面等离子全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全息 偏振 表面等离子体 金属-介质-金属波导


【摘要】:全息术是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强度和相位的一种“拍照”技术。浮雕型全息图的特征是表面具有微结构,能够真实再现三维图像。全息防伪是基于激光全息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防伪方式。但近年来,基于模压工艺的浮雕型全息图容易被仿制,技术门槛低,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全息防伪已经失去了其防伪的功能。据此我们将全息微结构进一步缩小,提出了一种基于亚波长金属结构的表面等离子全息(Plasmonic hologram,PHG)。通过在传统的全息微结构中嵌入周期性的亚波长金属结构,不仅能够提高全息图的衍射效率,还可以实现全息图的偏振选择性。通过和小巧轻便的偏振片结合,可以为全息防伪提供一条有力的判据,进而提高全息图的防伪性能。本文以实验为基础并结合理论分析针对PHG开展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工作。首先,我们探索了PHG的制备工艺,采用了透射型全息制备光路,在制备介质全息的基础上,通过金属镀膜实现了周期性亚波长金属结构的嵌入。通过研究并比较了不同偏振态光源在PHG上的衍射、反射、透射和吸收特性,发现相比普通介质全息,PHG进一步扩大了TM和TE偏振光全息再现图的差异。然后,利用金属-介质-金属(MIM)波导模型和严格耦合波分析,进一步阐述了表面等离子的偏振特性。研究发现,金属纳米光栅的空气狭缝可以使TM偏振光超越衍射极限进入,使得全息再现一直存在;而令TE偏振光被截止,从而无法衍射产生全息再现光。最后,利用严格耦合波仿真软件对金属纳米光栅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发现针对不同光波波长,需要分别优化狭缝宽度、介质光栅高度和金属膜厚,使表面等离子全息达到最佳的偏振选择效果。基于PHG的偏振特性,除了在全息防伪获得广泛的应用外,也可以结合液晶材料在三维动态全息显示领域得到应用。
【关键词】:全息 偏振 表面等离子体 金属-介质-金属波导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第一章 绪论12-17
  • 1.1 研究背景12-15
  • 1.1.1 全息成像概述12-13
  • 1.1.2 表面等离子体概述13-14
  • 1.1.3 金属-介质-金属波导概述14-15
  • 1.2 表面等离子全息的研究现状15-16
  • 1.3 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16-17
  • 第二章 表面等离子全息制备工艺的研究17-30
  • 2.1 引言17
  • 2.2 全息成像原理17-19
  • 2.3 全息图条纹干涉的分布特点19-21
  • 2.4 等离子全息图的制备21-26
  • 2.5 表面等离子全息图的形貌表征26-28
  • 2.6 本章小结28-30
  • 第三章 表面等离子全息的测试与特性研究30-40
  • 3.1 引言30
  • 3.2 表面等离子全息图的再现30-34
  • 3.2.1 激光再现30-32
  • 3.2.2 白光再现32-34
  • 3.3 表面等离子全息图的特性测量34-38
  • 3.3.1 等离子全息再现图像的对比度34
  • 3.3.2 表面等离子全息图的光谱测试34-37
  • 3.3.3 表面等离子全息图的偏振测试37-38
  • 3.4 本章小结38-40
  • 第四章 表面等离子全息特性的理论分析40-62
  • 4.1 引言40
  • 4.2 表面等离子全息的模型研究40-45
  • 4.2.1 金属-介质-金属波导的理论分析40-42
  • 4.2.2 PHG偏振选择性的理论分析42-45
  • 4.3 DiffractMOD仿真结果45-53
  • 4.3.1 Rsoft DiffractMOD软件介绍45
  • 4.3.2 严格耦合波分析简介45-50
  • 4.3.3 PHG等效模型分析50-53
  • 4.4 影响金属纳米光栅偏振选择性的影响因素53-60
  • 4.4.1 入射光角度53-56
  • 4.4.2 狭缝宽度56-57
  • 4.4.3 金属铝膜厚度57-59
  • 4.4.4 光栅介质高度59-60
  • 4.5 本章小结60-62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2-64
  •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62
  • 5.2 后续研究工作62-64
  • 参考文献64-66
  • 致谢66-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67-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影;;全息学中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1年17期

2 钟丽云,张文碧,杨齐民,李川;显示全息再现像的视角与视角通道[J];激光技术;2000年01期

3 K. A. Stetson;;微型计算机对全息位移与应变分析的冲击[J];实验力学;1988年04期

4 张笑源;;浅析全息影像技术在服装秀场中的运用[J];轻工科技;2014年04期

5 王媛媛;王辉;金洪震;马利红;;计算机与光学相结合的动态彩虹全息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6年04期

6 廖常焕,廖常焕;激光音乐全息理疗系统[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1998年02期

7 于美文,王自为;一步二步相结合的多狭缝彩虹全息[J];光电子·激光;1997年02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伟光;;获取三维显微图象的电子全息原理和方法的设想[A];第三次中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二)[C];198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马凌霜 蔡玉冰;全息技术成舞台 一睹全息风采“新宠儿”[N];广东科技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文静;数字显微全息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2 沈川;基于硅基液晶的全息视频显示系统与器件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3 施逸乐;彩色计算彩虹全息实用技术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巍元;研究数字像素全息的记录和再现方法[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2 盛欣;亚波长金属结构的表面等离子全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郑贤旭;全息干板的时间响应特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4年

4 周雷;全息平面投影屏像素层制作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王媛媛;动态计算全息显示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岫鑫;光学扫描全息的模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楼益民;计算机—光学联合全息集成照相术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建强;计算全息快速算法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9 拜晓慧;计算机制与光学联合真彩色反射全息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10 巢亚锋;三维计算全息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36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636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2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