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式光纤陀螺小型化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00:17

  本文关键词:谐振式光纤陀螺小型化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谐振式光纤陀螺 小型化 强度调制噪声 数字信号检测系统 封装


【摘要】:谐振式光纤陀螺(Resonator Fiber Optic Gyro, R-FOG)是一种基于光学Sagnac效应的高精度的惯性角速度传感器。相比于干涉式光纤陀螺(Interferometric Fiber Optic Gyro, I-FOG), R-FOG可以用更短的光纤达到与I-FOG相同的理论精度,因而在光纤陀螺的小型化和集成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目前R-FOG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系统中的光电器件还处于分立状态,且体积较大,不利于系统的封装集成。本论文通过对R-FOG系统中光学及电学器件的小型化设计及研究,建立了小型化集成封装的R-FOG原型样机。本文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完成FPGA数字信号处理板的小型化设计。该电路板的硬件部分包括2路并行高速14位AD、FPGA处理芯片、PROM存储芯片、40MHz固定输出有源晶振、6路高速14位DA,4路可放大至±12V运算放大电路以及电源管理模块。设计完成光电探测器的驱动电路,实现光电探测模块的小型化。(2)建立了相位调制器残余强度调制(Residual Intensity Modulation, RIM)作用下R-FOG系统输出的基本数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RIM系数和调制频率对系统的影响。在RIM效应的作用下,R-FOG系统的解调曲线会产生零点偏移,并且该零点偏移的大小会随RIM系数和调制频率的改变而改变,同时RIM效应产生的误差与正弦信号的调制频率有关,当RIM系数确定时,通过数值仿真可知,存在一组最佳的调制频率,能够使RIM效应引入的系统理论误差降低至0。(3)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分析了激光器频率调谐时光强度调制给R-FOG系统引入的误差。在激光器伴随强度调制的作用下,陀螺解调曲线会出现非中心对称现象,且线性度会随着伴随强度调制系数的变大而变差;对于环境因素引起的谐振腔谐振频率漂移,系统的标度因数会随着漂移量的变大而增大,从而在测量中引入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该误差会随谐振频率漂移量的变大而变大,在输入角速度为2°/s、谐振频率漂移达到5FSR(Free Spectrum Range, FSR)时,测量误差达到了0.29°/s。(4)基于光学器件、硬件电路以及封装结构件的小型化选型及设计,建立了小型化集成封装的R-FOG原型样机,并对样机的标度因数非线性度、动态范围、零偏稳定性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在1s积分时间下,谐振频率伺服回路等效锁定精度为2.65°/h(1σ),陀螺输出的零偏稳定性为89.10/h;在163s积分时间下,陀螺输出的零偏稳定性优于13.6°/h(1σ);陀螺系统的动态范围为±840/s,标度因数非线性度为0.354%。以上研究成果为R-FOG小型化及强度调制噪声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谐振式光纤陀螺 小型化 强度调制噪声 数字信号检测系统 封装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21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20
  • 1.1 引言12-13
  • 1.2 谐振式光纤陀螺的研究进展13-18
  • 1.3 本论文的意义及主要工作18-20
  • 2 小型化R-FOG数字信号检测系统设计20-34
  • 2.1 谐振式光纤陀螺基本原理20-26
  • 2.1.1 光学Sagnac效应20-21
  • 2.1.2 基于正弦相位调制的R-FOG系统结构21-23
  • 2.1.3 正弦相位调制解调技术23-25
  • 2.1.4 谐振频率伺服回路技术25-26
  • 2.2 数字信号检测系统设计26-30
  • 2.2.1 正弦相位调制解调技术设计27-28
  • 2.2.2 谐振频率伺服回路设计28-30
  • 2.3 光电器件小型化设计30-33
  • 2.4 小结33-34
  • 3 R-FOG小型化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34-49
  • 3.1 FPGA数字信号处理板的小型化34-39
  • 3.2 基于FPGA的R-FOG数字检测系统实现39-47
  • 3.2.1 正弦相位调制信号发生器40-42
  • 3.2.2 锁相放大模块42-44
  • 3.2.3 PI频率伺服模块44-46
  • 3.2.4 串口通信模块46-47
  • 3.3 光电探测器电路的设计和实现47-48
  • 3.4 小结48-49
  • 4 R-FOG强度噪声分析49-63
  • 4.1 相位调制器残余强度调制特性分析49-56
  • 4.1.1 理论推导50-52
  • 4.1.2 仿真分析52-55
  • 4.1.3 结论55-56
  • 4.2 半导体激光器伴随强度调制特性分析56-62
  • 4.2.1 理论推导56-57
  • 4.2.2 仿真分析57-61
  • 4.2.3 结论61-62
  • 4.3 小结62-63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63-71
  • 5.1 谐振曲线测试63-64
  • 5.2 载波抑制测试64-65
  • 5.3 解调曲线测试65
  • 5.4 谐振频率伺服回路性能测试65-67
  • 5.5 陀螺输出特性测试67-70
  • 5.5.1 动态范围及标度因数非线性度测试67-68
  • 5.5.2 未封装前零偏稳定性测试68-69
  • 5.5.3 封装后零偏稳定性测试69-70
  • 5.6 小结70-71
  • 6 总结与展望71-73
  •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71-72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72-73
  • 参考文献73-78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荣誉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秋满,蔡德所;浅谈光纤陀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J];自动化与仪表;2005年02期

2 陈塞崎,袁冬莉,闫建国,贾伟,周健;光纤陀螺综述[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5年06期

3 邹燕;刘军;李鹏;;低成本光纤陀螺及其军事应用[J];激光与红外;2005年12期

4 杨远洪;申彤;郭锦锦;;光纤陀螺技术及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05期

5 张延顺;黄萍;李红;;光纤陀螺测试系统研究及应用[J];电子质量;2008年04期

6 孙平;肖凯;刘昆;;光纤陀螺组件标定测试系统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年05期

7 毛耀;马佳光;包启亮;;光纤陀螺时滞环节的实时补偿技术[J];光电工程;2009年02期

8 ;《光纤陀螺及其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9年01期

9 ;《光纤陀螺及其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9年02期

10 李敏;张春熹;宋凝芳;金靖;;基于伪随机辨识的光纤陀螺前向增益估计[J];光电工程;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远洪;张惟叙;;光纤陀螺及其应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蔡明;刘晓明;朱钟淦;孙超;肖松;;光纤陀螺结构谐振分析及其设计改进[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李嵘;卫炎;;全光纤陀螺信号处理技术研究[A];2001年飞行器惯性器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4 许国祯;;光纤陀螺产业化问题探讨[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交流会暨重庆惯性技术学会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5 郭栓运;;全光纤陀螺工程化研究[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交流会暨重庆惯性技术学会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吴衍记;李莉;彭昱;;温度暂态效应对光纤陀螺性能的影响及其减小措施[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交流会暨重庆惯性技术学会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陈水华;杨清生;李永兵;;光纤陀螺双四位置寻北方法研究[A];2003年惯性仪表与元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巍;张桂才;蔡田;;高精度光纤陀螺技术的研究发展途径[A];2003年惯性技术科技工作者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吴衍记;;光纤陀螺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A];2003年惯性技术科技工作者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巴晓艳;张桂才;张晓峰;;非互易双折射效应对消偏光纤陀螺强度噪声的影响[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马丽元 通讯员 王丽梅;国内首条光纤陀螺生产线竣工[N];中国航空报;2011年

2 王红霞;光纤陀螺生产线在宝成开工建设[N];中国航空报;2009年

3 赵晓文 邓顺英;红峰厂 光纤陀螺为高铁安全护航[N];中国航天报;2011年

4 记者 赵碧君 刘涛;长盈通光电布局光纤陀螺千亿市场[N];上海证券报;2014年

5 记者 李剑军 实习生 周疏密;光谷光纤陀螺技术国内领先[N];湖北日报;2014年

6 记者 马丽元 通讯员 王丽梅;大力倡导开创型创新[N];中国航空报;2011年

7 赵永新 王健;挫折是人生的财富[N];人民日报;2012年

8 王红霞;空装副部长张伟到中航工业宝成考察[N];中国航空报;2010年

9 李红梅 王红霞;产学研合作创新引领中航工业宝成跨越发展[N];科技日报;2011年

10 汪玲;红峰厂 10万元重奖技术进步项目[N];中国航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淑雯;光纤陀螺的信号分析及滤波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陈世同;高精度光纤陀螺建模及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张学楠;环形谐振器中的可调控干涉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韩军良;光纤陀螺的误差分析、建模及滤波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立辉;消偏型光纤陀螺仪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6 张琛;光纤陀螺光路偏振特性及温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李颖;慢光光纤陀螺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段苛苛;基于光纤陀螺的寻北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9 张伟;基于开环光纤陀螺控制的无人作战平台稳定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张娜;光纤陀螺的动态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冬;光纤陀螺实时去噪技术及其测试分析平台的实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2 余慧;光纤陀螺动态特性的测试与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肖德航;瑞利式光纤陀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王s,

本文编号:806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806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e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