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曲面镜片评价方法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自由曲面镜片评价方法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自由曲面镜片 屈光度参数 成像质量 MTF曲线 波前像差 畸变
【摘要】:自由曲面镜片是在眼科光学和先进制造业共同推动下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其特征是利用自由曲面加工技术实现车房的定制化加工。现代自由曲面镜片正在向个性化、多样化和舒适化方向发展,可以说每一副自由曲面镜片都是不同的。目前对于自由曲面镜片的评价尚未有标准,而针对普通镜片的检测仪器和方法不能全面评价自由曲面镜片。当前自由曲面镜片高端市场与低端市场并存,佩戴者难以区分不同自由曲面镜片的质量差异。因此本文对自由曲面镜片评价方法和检测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以基于自由曲面技术的渐进多焦点镜片为重点研究对象,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基于自由曲面技术的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屈光度参数的数学表达,计算了渐进多焦点镜片表面屈光度的分布,利用径向基函数进行了拟合计算,得到了镜片表面球镜度以及柱镜度的分布。结合目前的自由曲面镜片屈光度测量方法,利用基于莫尔条纹原理的FFV进行了镜片表面屈光度的测量实验;(2)根据人眼生理光学特性参数对眼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别设计了正视眼、近视眼、远视眼的光学模型,以及远视眼佩戴普通矫正镜片、优化矫正镜片以及非球面矫正镜片的镜-眼系统仿真研究。针对基于自由曲面技术的渐进多焦点镜片仿真了镜片在视远区、过渡区以及视近区三种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光学系统性能;(3)在镜-眼联合模型的仿真中设置倾斜角和镜面角,讨论在固定空间频率以及视场下的MTF随镜面角和倾斜角的变化情况;分别得到了普通镜片以及基于自由曲面技术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工作在视远区、过渡区、视近区的变化趋势;(4)根据哈特曼波前传感技术的原理,分别测量了同一镜片不同区域的波前像差以及相同区域不同镜片的波前像差,分析不同镜片的设计对镜片波前像差的影响;(5)对基本屈光度和附加屈光度对镜片的畸变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讨论镜片畸变随着屈光度增加的变化趋势,提出畸变可作为自由曲面镜片成像评价的参数。
【关键词】:自由曲面镜片 屈光度参数 成像质量 MTF曲线 波前像差 畸变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91.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8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1
- 1.2 自由曲面镜片的发展11-15
- 1.2.1 自由曲面镜片的概念及现状11-13
- 1.2.2 自由曲面镜片的发展趋势13-15
- 1.3 自由曲面镜片的屈光度测量方法及研究现状15-22
- 1.3.1 改进的焦度计法15-16
- 1.3.2 几何曲率测量法16
- 1.3.3 条纹图像计算法16-22
- 1.3.3.1 哈特曼地图法17-18
- 1.3.3.2 莫尔条纹法18-19
- 1.3.3.3 朗奇光栅法19-20
- 1.3.3.4 相位偏折法20-21
- 1.3.3.5 点衍射干涉测量法21-22
- 1.4 成像质量在眼视光学的应用及研究现状22-26
- 1.4.1 成像质量的概念22-24
- 1.4.1.1 光学传递函数22-23
- 1.4.1.2 波前像差23-24
- 1.4.2 成像质量在眼视光学中的研究现状24-26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26-28
- 第二章 基于自由曲面技术的渐进多焦点镜片表面屈光度参数的数学表达及测量28-46
- 2.1 引言28
- 2.2 基于自由曲面技术渐进多焦点镜片屈光度参数的数学描述28-35
- 2.2.1 基于自由曲面技术渐进多焦点镜片表面的屈光度分布28-32
- 2.2.2 基于自由曲面技术的渐进多焦点镜片表面屈光度的拟合32-35
- 2.3 基于自由曲面技术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屈光度参数的测量35-45
- 2.3.1 自由曲面镜片屈光度的测量方法35-36
- 2.3.2 基于自由曲面技术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屈光度的测量实验36-44
- 2.3.3 渐进多焦点镜片屈光度的对比分析44-45
- 2.4 本章小结45-46
- 第三章 基于镜-眼联合模型的镜片光学系统仿真分析46-66
- 3.1 引言46
- 3.2 人眼的生理光学特性46-51
- 3.2.1 人眼与视觉46-48
- 3.2.2 眼的屈光不正48-51
- 3.3 镜片-眼瞳联合模型光学系统仿真51-60
- 3.3.1 正视眼的光学系统仿真52-53
- 3.3.2 近视眼的光学系统仿真53-54
- 3.3.3 远视眼及其矫正系统的光学仿真54-60
- 3.3.3.1 远视眼的光学系统仿真54-56
- 3.3.3.2 远视眼矫正系统的光学仿真56-57
- 3.3.3.3 远视眼矫正优化系统的光学仿真57-59
- 3.3.3.4 远视眼非球面矫正系统的仿真分析59-60
- 3.4 渐进多焦点镜片-眼瞳联合模型的光学系统仿真60-65
- 3.4.1 渐进多焦点镜片视远区成像光学系统仿真分析60-62
- 3.4.2 渐进多焦点镜片过渡区成像光学系统仿真分析62-63
- 3.4.3 渐进多焦点镜片视近区成像光学系统仿真分析63-65
- 3.5 本章小结65-66
- 第四章 镜-眼联合模型的镜片成像质量MTF分析66-102
- 4.1 引言66
- 4.2 自由曲面镜片成像质量的MTF评价理论66-70
- 4.2.1 光学传递函数的评价方法66-68
- 4.2.2 光学传递函数的表达与计算68-70
- 4.2.2.1 点扩散函数68-69
- 4.2.2.2 线扩散函数69-70
- 4.2.3 光学传递函数的测量方法70
- 4.3 镜-眼联合模型的成像质量分析70-101
- 4.3.1 传统镜片的镜-眼联合模型MTF分析71-83
- 4.3.1.1 仿真参数设置71-72
- 4.3.1.2 倾斜角对镜-眼模型成像质量影响72-77
- 4.3.1.3 镜面角对镜-眼模型成像质量的影响77-79
- 4.3.1.4 倾斜角和镜面角对MTF的影响79-83
- 4.3.2 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镜-眼联合模型MTF分析83-101
- 4.3.2.1 仿真参数设置83-84
- 4.3.2.2 倾斜角对镜-眼联合模型成像质量影响的仿真分析84-92
- 4.3.2.3 镜面角对镜-眼联合模型成像质量影响的仿真分析92-95
- 4.3.2.4 倾斜角和镜面角对MTF的影响分析95-101
- 4.4 本章小结101-102
- 第五章 自由曲面镜片成像质量的像差评价方法102-132
- 5.1 引言102
- 5.2 波前像差及其测量原理分析102-103
- 5.3 渐进多焦点镜片的波前像差测量实验及分析103-119
- 5.3.1 不同镜片相同区域的波前像差测量实验104-114
- 5.3.1.1 视远区测量结果104-106
- 5.3.1.2 过渡区测量结果106-108
- 5.3.1.3 视近区测量结果108-110
- 5.3.1.4 像差区测量结果110-114
- 5.3.2 同一镜片不同区域的波前像差测量实验114-119
- 5.4 自由曲面镜片畸变的评价119-129
- 5.4.1 畸变的理论分析119-122
- 5.4.2 基本屈光度引起的畸变变化仿真122-127
- 5.4.3 附加屈光度引起的畸变变化仿真127-129
- 5.5 本章小结129-132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132-134
- 6.1 课题总结132-133
- 6.2 课题展望133-134
- 参考文献134-142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142-143
- 致谢143-1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显毅;自由曲面纯组合表示法[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2 单岩,金涛,王刚;自由曲面微调整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18期
3 郑鹏,马阳;自由曲面的曲面信息和特征识别[J];机械;2005年S1期
4 任玉波;孙惠学;;轿车门外板自由曲面的反求[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年12期
5 刘宏;付家武;彭昌永;;重构自由曲面的特性评估与修正方法[J];机床与液压;2012年20期
6 宋海生;;用割角法构造自由曲面[J];河北机电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7 李剑,鞠华,王恒奎,王文,陈子辰;自由曲面测量研究综述[J];计量技术;2001年01期
8 陶军,邢渊,张永清;汽车头灯模具自由曲面数字化检测关键技术[J];模具技术;2002年02期
9 徐毅;李建刚;李泽湘;;自由曲面的多级定位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10 景嘉繁;王亚平;;自由曲面3轴加工中干涉处理方法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辉;;光学自由曲面的先进制造技术[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李晓武;雷毅;;平面曲线向自由曲面映射的探讨[A];第一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张志辉;;应用于照明及成像的自由曲面光学设计与制作[A];“广东省光学学会2013年学术交流大会”暨“粤港台光学界产学研合作交流大会”会议手册论文集[C];2013年
4 任av幰;TB明君;杝怡永;灻忠PI;;应用在矮路灯上之非对称自由曲面设计[A];海峡两岸第十八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11年
5 李欣;杨志勇;王雁昆;李党;;自由曲面空间结构形态创建的若干关键问题探讨[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第十六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张斌智;;基于计算全息法的高精度光学自由曲面反射镜检测[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2013年空间光学与机电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程灏波;王涌天;;超精密高速确定性抛光自由曲面金属表面[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倪江楠;高志山;;一种光学自由曲面检测的新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林伟青;;自由曲面多传感器集成测量关键技术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提升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林伟青;;自由曲面多传感器集成测量关键技术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提升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平;创新科技填补国内空白 技术应用引领先进时代[N];大众科技报;2009年
2 记者 谭华健;戴上眼镜便可随时随地欣赏电影[N];中山日报;2009年
3 张楠;采用自由曲面技术 日立A8打造最短距离投影[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禹静;自由曲面镜片评价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2 程颖;光学自由曲面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3 吴仍茂;自由曲面照明设计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王超;自由曲面表征函数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5 庄振锋;自由曲面在非成像光学以及成像光学中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林洁琼;自由曲面分片研抛与轨迹规划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许斌;基于图像灰度信息的自由曲面自组织重构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王恺;大功率LED封装与应用的自由曲面光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侯佳;基于畸变校正的成像自由曲面光学设计[D];浙江大学;2013年
10 彭悦;扭曲自由曲面的测量数据处理与误差评定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光;叶片类自由曲面的旋风包络铣削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崔京兰;自由曲面树状型支撑结构形态创构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董云;基于LED路灯透镜设计的自由曲面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张明yN;基于自由曲面方法的极紫外收集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张雅琴;基于准直光束整形的自由曲面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夏毅;基于混合优化算法的自由曲面结构形态创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迟晓彤;基于B样条理论的自由曲面结构形态创构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马宇飞;自由曲面照明设计及其优化方法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9 苏泽宇;基于波前重构的自由曲面配光设计方法[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10 范阳;大视场人工复眼的设计与模拟[D];天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97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097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