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的人脸识别中关键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图像的人脸识别中关键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脸识别 特征提取 分类识别 图像预处理 特征融合技术
【摘要】:基于图像的人脸识别问题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中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同时在现实社会的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人脸识别的精确度受到很多方面的干扰,例如图像采集设备问题、人脸面部姿态问题、光照问题、有意或无意遮挡物对图像干扰的问题等都会给人脸识别的结果带来影响。如何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克服以上问题进一步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同时降低识别的运行时间提高实效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针对基于图像的人脸识别中的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在人脸局部特征提取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低频图像的分块完整局部二元模式(LBP)的人脸识别方法,通过采用完整局部二元模式能够将人脸图像的特征信息提取得更加完整;采用低频图像,能够将图像的整体轮廓信息和局部信息有效地融合,还能大大提升算法的运行效率;分块化处理能够使算法更专注于对图像细节信息的把握。另外,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心理学定律的局部特征提取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噪声信息对于人脸图像的影响。针对传统人脸识别的特征提取方法计算复杂的问题,以及传统分类方法过于单一、硬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二维线性判别(2DLDA)和模糊集集成技术的人脸识别方法,通过采用2DPCA和2DLDA两种二维技术,可以大大降低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同时提高了识别的精确性;模糊集的引入改变了传统单一、硬性的判别方式,使分类方式更加有效合理,进一步提升了算法识别的精确度;离散余弦变换可以消除图像中的冗余信息,有利于提高识别精度,降低算法运行时间。基于支持向量机技术的研究中,本文提出了两种算法:一是基于组合核函数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方法;二是基于光照判别和多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方法。在前一种方法中,通过对具有不同特性的核函数进行比较分析,优化组合,使组合核函数支持向量机具有更好地分类效果;在后一种方法中通过对图像是否受光源照射的判断,来进行处理,以降低光照问题对于识别过程的干扰。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中,本文对于特征信息融合的方式进行了优选,通过将几种典型的特征信息进行融合,能够更好地反映出人脸的全部特征信息,最终达到提高人脸识别效果的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1.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忠;;图像边缘的数学结构分析[J];软件;2011年05期
2 陈文兵;张小磊;;基于图像边缘的能见度计算方法[J];微型电脑应用;2009年04期
3 曾友州;胡莹;曾伟一;郑晓霞;;提取数字图像边缘的算法比较[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潘卫国;鲍泓;何宁;;一种传统中国书画图像的二分类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2年03期
5 周涛;陆惠玲;拓守恒;马竞先;杨德仁;;基于非凸区域下近似的图像边缘修补算法[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唐亮;唐娉;阎福礼;郑柯;;HJ-1 CCD图像自动几何精纠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12年S2期
7 宋建中;;喷雾图像的自动分析[J];光学机械;1988年04期
8 张锦华;孙挺;;引入像点融合度修补的图像边缘化参差拼接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4年08期
9 张晓清;;抠图另一法[J];数字世界;2002年11期
10 潘泓;夏良正;;一种基于图像边缘的矩计算方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成刚;陈刚;张但;闵春燕;;图像边缘的优化模型[A];'2002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四卷)[C];2002年
2 王伟凝;余英林;张剑超;;图像的动感特征分析[A];第一届中国情感计算及智能交互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韩焱;王明泉;宋树争;;工业射线图像的退化与恢复方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王强;王风;;一种保持图像几何特征的去噪模型[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培珍;杨维翰;陈维南;;图像边缘信息的融合方案研究[A];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第十届全国图像图形学术会议(CIG’2001)和第一届全国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CVR’2001)论文集[C];2001年
6 李大鹏;禹晶;肖创柏;;图像去雾的无参考客观质量评测方法[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孟晋丽;张毅;金林;;图像中混合噪声的小波域滤除方法[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8 漆琳智;张超;吴向阳;;引导滤波的单幅图像前景精确提取[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张明慧;;基于模糊蒙片算法的CR图像边缘增强[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8年
10 王亮亮;李明;高昕;;强模糊空间目标图像边缘获取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飞;无边距照片打印三部曲[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2 艾思平翻译;视频编码软件CCE SP2操作指南(9)[N];电子报;2009年
3 ;B超术语解释[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4 ;图像质量调整秘技[N];电脑报;2001年
5 马骏睿 皓月;制作版画效果图片[N];中国摄影报;2007年
6 艾思平翻译;视频编码软件CCE SP2操作指南(14)[N];电子报;2009年
7 西安 张正仓;I~(2)C总线控制的HG-2220AV液晶屏视频信号驱动板[N];电子报;2003年
8 ;令挑剔的人也刮目相看[N];中国电子报;2001年
9 侯杰;国产芯片进军移动多媒体市场[N];人民邮电;2003年
10 于亮、阿鲲;技术“扫”天下[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福来;低空无人机载UWB SAR增强成像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周静;基于忆阻器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3 贾茜;基于时—空域插值的图像及视频上采样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4 李照奎;人脸图像的鲁棒特征表示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郝红星;基于干涉相位图像构建数字高程模型的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杨小义;图像特征识别算法及其在聋人视觉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王玉明;SAR图像地雷场检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温景阳;图像大容量、低失真可逆信息隐藏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李林;基于概率图模型的图像整体场景理解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冯景;基于SAR图像的海面溢油检测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露萍;图像二阶微分特征提取及人脸识别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思武;基于太阳图像的特征提取和检索[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曹静;基于暗通道先验算法的图像去雾处理[D];海南大学;2015年
4 王雨婷;基于林火图像特征的火险识别系统研究与设计[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胡海锋;基于激光散斑图像的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6 王鑫;基于CT图像的肺结节检测方法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7 何建斌;基于IPCS的医学图像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8 宋小潞;基于大气物理模型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卢永乐;基于查找表的图像逆半调模板选择方法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10 武翔宇;基于图像的接触网支柱检测与编号识别[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01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301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