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与可见光双波段图像的立体视觉关键技术研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秀平;白瑞林;郭新年;;基于正三角形平面模板的摄像机标定与重建[J];光学技术;2015年01期
2 肖志涛;卢晓方;耿磊;张芳;吴骏;李月龙;郎建业;甘鹏;刘洋;;基于极线校正的亚像素相位立体匹配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年S1期
3 孙建坤;杨若瑜;;基于颜色直方图和小波变换的视频烟雾检测[J];计算机科学;2014年12期
4 李光乐;黄文有;刘青松;邓志燕;;面向水下双目视觉的改进张氏标定方法及实验[J];光学学报;2014年12期
5 刘艳;李腾飞;;对张正友相机标定法的改进研究[J];光学技术;2014年06期
6 徐嵩;孙秀霞;刘希;蔡鸣;;基于矩形的摄像机自标定几何方法[J];光学学报;2014年11期
7 黄晓生;严浩;曹义亲;;基于小波高频结构相似的无参考高斯图像质量评价[J];计算机应用;2014年10期
8 张强;刘婷婷;李海滨;张文明;李雅倩;;基于最佳搜索域的水下图像区域匹配算法研究[J];光学学报;2014年06期
9 王军;柳红岩;;基于三目视觉系统的车辆导引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4年06期
10 王欣;袁坤;于晓;章明朝;;基于运动恢复的双目视觉三维重建系统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久;基于结构光投影的运动物体高速实时三维测量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刘微容;面向汽车主动安全的图像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3 周渝人;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4 陈锦伟;敏捷卫星遥感图像配准和拼接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张宝辉;红外与可见光的图像融合系统及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6 陈文;基于可见光和红外热像仪的双目视觉运动目标跟踪[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7 王玮;基于遮挡信息的局部立体匹配算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杨粤涛;基于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融合[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9 罗桂娥;双目立体视觉深度感知与三维重建若干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黄儒乐;基于视频图像的林火烟雾识别方法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倩;基于HHT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2 韩博;手持式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3 徐萌兮;红外与可见光数字图像融合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4 梁狄林;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算法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5 廖家志;基于曲面约束的空间Delaunay三角剖分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关桃;双目视觉立体匹配自适应支持权值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李成龙;基于红外热图像的三维重构方法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8 张鹏辉;红外、微光/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9 刘信乐;热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梁群仙;基于激光雷达三维点云数据曲面重构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04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2304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