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传输线结构的多层平面差分滤波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5 02:04
【摘要】:随着现代微波通信系统高度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微波平面电路向多层结构、多种传输线结构的方向发展,而层间垂直过渡结构设计是多层电路设计中关键问题;另一方面,高密度的物理布局导致器件间存在严重的电磁干扰,具有抑制共模噪声功能的差分滤波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针对多层平面微波通信系统,对基于混合传输线结构的层间过渡结构和具有固有共模抑制特性的差分滤波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提出了激励槽线多模谐振特性的方法,并用于设计微带线-槽线-微带线宽带垂直过渡结构;提出了使用多模宽带理论和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综合设计方法设计该种垂直过渡结构。设计并加工了基于单个/两个多模槽线谐振器的宽带垂直过渡结构,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多模过渡结构有很宽的工作带宽和良好的带内平坦度,也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理论的正确性和设计方法的有效性。2.提出了两个由差分馈电结构激励多模槽线谐振器构成的差分宽带滤波器及其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综合设计方法。该种滤波器在共模时凭借馈电结构中存在的电场不匹配现象呈现抑制特性,而在差模时可使用有偏移位移的激励方法激励槽线的多个谐振模式以实现宽带带通特性。设计并加工了这两个差分滤波器,验证了所提出的宽带多模理论的正确性和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差分滤波器可实现的差模相对带宽范围约为100%-140%。3.提出了一种微带枝节加载槽线谐振器和使用该种谐振器实现差分宽带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该混合传输线结构的谐振器本身具有共模抑制特性,无需特别使用差分馈电结构;使用一般的平行耦合馈电结构后,谐振器在差模下呈现出适用于宽带带通响应的谐振频率分布特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差分滤波器具有宽通带、低插损、良好的带内平坦度、简单的设计方法等优点。可实现的差模相对带宽范围约为67%-94%。4.为了实现差分双模双通带滤波器,提出了根据单端谐振器原型获得混合多模谐振器的普适性方法,所设计的谐振器本身具有共模抑制特性。采用该方法具体设计了一个可以分别实现差模宽带、双模双通带响应的谐振器与相应的差分滤波器。仿真和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5.针对多模谐振器结构的差分滤波器在差模相对带宽70%的应用上的不足,提出了两种基于耦合谐振器结构的具有固有共模抑制特性的差分滤波器:(1)基于半波长槽线谐振器、串联感性耦合结构、使用差分馈电结构的三阶差分滤波器。仿真和测试结果证明了该滤波器带内插损低、一次谐波被抑制;(2)使用适用于双宽带响应的微带枝节加载平行槽线耦合结构、差分馈电结构的耦合差分双宽带滤波器。仿真和测试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双宽带耦合结构和相应双宽带滤波器的可行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7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戎敖生,李嗣范;多层介质槽线的传输特性研究[J];电子学报;1989年03期

2 范治波;黄景熙;;在低介电常数基片上宽槽线的特征阻抗的计算[J];电波科学学报;1991年Z1期

3 殷晓星;王群;王春和;沈广德;张军蕊;洪伟;;一种探地雷达用的渐变槽线加载天线[J];现代雷达;2006年11期

4 任波;吴鸿超;朱瑞平;何丙发;;渐变槽线天线的参数分析与设计[J];现代雷达;2010年11期

5 张旭春,甄蜀春,张学礼;双面槽线色散特性的变分分析[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张旭春;甄蜀春;;双面槽线传输特性的谱域变分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3年S1期

7 周占荣;侯晓辉;;不同结构的线形渐变槽线天线的时域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3期

8 宋跃;焦永昌;张福顺;王乃彪;;一种新型超宽带渐变槽线天线设计[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9 李媛,罗贺琴,言华;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槽线特性的全波分析(英文)[J];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2002年01期

10 刘震国;吴知航;章文勋;;一种渐变槽线作馈源的新型微带反射阵[J];现代雷达;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刘震国;;渐变槽线天线相位中心的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2 许庆丰;叶素珍;陈小强;;槽线天线设计及波束展宽方法[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3 唐淑君;章文勋;章朋;;用于WiMAX基站的双频段渐变槽线天线[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4 王心洋;李家林;王建朋;邵维;杨雪松;王秉中;;微带到槽线过渡结构的共面设计[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舒楠;张厚;徐海洋;王剑;;共面波导到槽线转接器的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6 张旭春;王积勤;谢军伟;梁建刚;;新型宽带集成魔T及和差器的研制[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陈彦斌;吕善伟;李铀;张岩;;宽频带Vivaldi槽线天线设计与仿真分析[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8 尹民;章文勋;;一种新型微波软件的应用[A];199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9年

9 郑力昭;殷晓星;洪伟;;毫米波Vivaldi天线[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欣;基于混合传输线结构的多层平面差分滤波器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苏明;超宽带槽线天线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方婷;微带/槽线结构平衡带通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许文渊;基于槽线结构的小型化微波无源元件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3年

3 牟丽雅;基于蚁群系统理论的槽线识别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22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2422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2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