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空间视域下的传媒与城市

发布时间:2017-03-20 08:07

  本文关键词:第三空间视域下的传媒与城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认为所有空间都是客观与主观、空间性与社会性、历史性的结合。传播媒介在关于城市物理空间的新闻叙事,关于想象性的城市表述及城市社会空间的再组织方面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即从空间视域看,传媒不同程度地介入了城市化的进程并体现出社会性与历史性内涵。本文既以空间视域来观照城市化与传媒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也以不同群体对城市权利的争取来观照城市与传媒之间新的关系。当代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几乎与传媒的市场化路径相一致,在这一过程中,传媒起到怎样的作用?它与国家社会结构的变化有着怎样的联系?这是本文探讨的主题所在。在这样的批判性思考过程中,媒介运营中“城市”替代“城乡”,农村、农民、农业的话题在传媒与城市的互相建构中消失;“中产”、“市民”替代“人民”,“大众媒介”蜕变为“小众媒介”的诸多现象便容易理解。传媒对城市形象的营销与售卖,传媒对城市底层、边缘人群的忽视,新生代打工者通过新媒体融入城市化的努力及困境等等也都成为传媒与城市互动中价值立场的各种表征。在这样的利益格局下,便需要重新审视城市社会空间与媒介公共性的关系。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含研究背景、研究的主要问题、现有研究的成果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两个主要阶段——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界的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城市化主要以政府行政力量为主导;第二阶段的城市化则以市场和行政的双重力量来推动,都市报、城市杂志、城市频道、城市交通广播也在这一时期一一登场。尽管本论文确认所有空间都是兼具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第三空间,但为分析和阐述之便,依照空间的三个层面,从第三部分开始,仍从较为客观的城市物理空间的新闻表述开始——索亚称之为第一空间。首先分析城市化以来最直观的城市形象的新闻表述,并把这类城市表述称为“高大快”的城市观。然后把视线从城市中心移向城市边缘,关注城中村的各类新闻和话语方式,目的在于探寻这一特殊的城市空间暗含的新的城乡社会关系。最后对媒介呈现的城市新闻图景进行总结,即媒介资源、传媒内容的城乡分化及价值取向的都市中产化。第四部分是传媒与城市间的第二空间,即以想象性为主的城市表述。这包括对城市形象片、都市言情剧、城市LED电子屏及城市形象的网络表述等的剖析。这一章的内容试图把以上各种想象性的城市表述与城市政治经济、国家政治经济、全球化浪潮等并置,把城市、国家与全球议题结合在一起,以再次强调城市空间的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内涵。第五部分以第三空间强调空间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强调媒介与城市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在新媒介为主生成的新的传媒生态和城市社会空间背景下,城市的底层、中产、精英等阶层在城市空间争取、城市权利意识等方面都有不同表现。就底层而言本文重点观照以进城打工者为主的新城市底层;就城市中产阶层而言,重点分析传媒对偏于中产的消费空间的着力塑造,以及这一阶层在房产维权中通过新媒体等方式争取空间权利和城市权利。针对精英阶层,其当代演变及其跨国性是这一部分的关注焦点,并依旧强调无论在大众传媒还是新媒体领域这一阶层都居于主导地位及其多元性的现实存在。第六部分是结论,包括城市化与传媒之间现存问题的总结与可能的理想路径,以及对本研究的反思。借用本雅明对城市文化“多孔性”的赞美,本文强调空间的多元存在及不同阶层在城市空间、城市权利方面的正当权益。传媒也应如此,即以多元声音、多元价值观来体现其公共属性,而不是城市中心主义的、城市中产化的话语特征。另外,城市各阶层利用传播技术拓展社会空间的实践依旧存在,并且会伴随社会力量的消长而发生变化;包括大众传媒在内的各种传播技术超越阶层局限走向传播公共性依旧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所在。
【关键词】:空间 第三空间 传媒 城市化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06
【目录】:
  • 中文提要4-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31
  • 一、研究背景、相关理论及研究问题9-15
  • 二、相关论题的研究成果15-28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28-29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29-31
  • 第二章 市场化以来的城市化与传媒路径31-49
  • 一、转向城市:1978年至1992年的媒介与城市空间32-40
  • 二、快城快客:1992年以来的媒介、城市及社会变化40-49
  • 第三章 新闻中的城市叙事49-80
  • 一、高大快的城市观:新闻叙事与城市想象49-66
  • 二、城中村:城乡分化的新闻叙事66-74
  • 三、传媒之城:城市叙事的真实幻象74-80
  • 第四章 想象性的媒介城市表述80-110
  • 一、景观之城:城市形象片演变80-85
  • 二、欲望之都:都市言情剧与都市生活85-91
  • 三、喧闹之城:LED电子屏及城市空间转型91-98
  • 四、虚拟之城:城市空间重组98-104
  • 五、传媒之城:城市表述的透明幻象104-110
  • 第五章 城市社会空间及阶层分化110-192
  • 一、传播技术变迁与城市社会空间110-113
  • 二、城市新底层:新市民及新媒体利用113-134
  • 三、城市中产:消费者或维权者与媒体关系134-160
  • 四、城市精英:全球城市人、媒体及全球空间160-192
  •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192-199
  • 一、城市化与传媒之公共性的缺失192-194
  • 二、城市化与传媒之间的理想路径194-199
  • 参考文献199-208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208-209
  • 后记209-21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培仁;;论中国媒介的地理集群与能量积聚[J];新闻大学;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晓滨;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月;城市文化视域下的媒介性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第三空间视域下的传媒与城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257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2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