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催化剂原位打印的石英微热板甲烷传感阵列

发布时间:2020-03-15 15:17
【摘要】:催化式传感器是用于甲烷检测的重要器件。对于MEMS工艺微催化传感器,平面微热板和微纳催化剂是影响性能的关键环节。传统硅基微热板的薄膜结构强度低,稳定性和工艺兼容性差;经典的微加工合成方法对催化材料的组分和微观结构有局限性,制约高性能传感器的原位制备。此外,长期高温工作在原理上导致了传感器性能退化、寿命损耗。这些问题限制了微催化传感器的广泛应用。论文针对硅薄膜微热板结构缺陷,提出了非薄膜石英微热板,作为通用的微加热/换能平台。通过多场仿真和微加工,构建制备了结构简化的二维平面式与性能优化的三维锥腔式石英微热板器件,研究了基底材料和结构参数对功耗、响应时间、耐高温、抗振性、成品率的影响。石英材料低热导率使高温器件对薄膜结构的依赖显著降低,避免了传统硅薄膜器件的高温失效和振动失效,同时显著简化层叠结构,缩减掩膜数量,提高非标工艺兼容性;敏感区域的三维锥腔优化使微热板的功耗、响应、成品率进一步改善,实现对传统硅基微热板的改进替代。基于丝印-喷点混合打印和微浸渍原理,提出了完整体系纳米催化剂的原位打印合成法,并在微热板上原位制备了γ-Al_2O_3分散的Pd-Pt双金属介孔催化剂和CeO2纳米助剂,对表面形貌、材料成分、催化活性、热稳定性、长期稳定性进行了微观表征和实验研究。提出的原位打印合成法能有效实现前驱液或纳米分散液的pL级定量和μm级定位,并实现大比表面积、可重复的多组分微催化剂原位制备,兼容标准MEMS电极工艺;基于该方法设计和制备的Pd-Pt@CeO2壳核结构纳米催化剂能显著增强催化燃烧环节,将甲烷有效检测温度由400 oC降至300 oC,并全面改善灵敏度、响应时间、信噪比、稳定性和长期寿命等指标。面向传感器的井下长期应用,设计制备了多单元交替独热工作的微传感阵列芯片,用于延长传感器高温工作的整体寿命。综合测试证明了利用石英基底大温度梯度实现多单元交替独热工作模式的优势,并依靠原位打印合成法的重复性实现了单元的一致性和可替换性。芯片有效集成在自研的无线瓦斯监测系统中,验证了工程实用性。实验表明,这种交替独热阵列对延长高温MEMS器件的芯片级寿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论文为高温器件提供了通用热平台和损耗延迟模式,为催化式器件提供了高性能催化剂的原位制备方法,对非硅基打印微传感器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新型纳米催化剂[J];电子科技;2007年01期

2 李晓伟,赵惠忠,汪厚植,罗浪里,殷嗣杰;MnO_x/ZrO_2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对CO-SCR-NO性能研究[J];真空电子技术;2005年02期

3 马希骋,伦宁,李霞,温树林,吴中平;负载于碳纳米管上的新型金纳米催化剂[J];电子显微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艳霞;张斌伟;廖洪刚;陈明晖;孙世刚;;金和铂纳米催化剂的控制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明军;赵凤玉;;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纳米催化剂的形成过程及机理研究[A];第九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陈蓉;韩杰;郭荣;;金/导电高分子蛋黄/蛋壳结构纳米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4 鲁宋;王明贵;韩杰;郭荣;;磁性聚苯胺负载纳米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5 张成明;崔新江;邓友全;石峰;;氯离子调控的高性能纳米催化剂可控制备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王杰;王帅;万颖;;限域纳米催化剂热稳定性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4分会:纳米催化[C];2014年

7 周小春;Peng Chen;;单分子检测技术在纳米催化剂的大规模并行筛选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2分会:纳米表征与检测技术[C];2014年

8 陆安慧;;炭基纳米催化剂的设计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4分会:纳米催化[C];2014年

9 曹建亮;袁忠勇;;用于催化一氧化碳低温氧化的氧化铜基多孔纳米催化剂体系[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胡守天;赵惠忠;李平和;李成香;汪厚植;;Ce-O-Co/ZrO_2纳米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氧化CH_4性能的研究[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江战;新型纳米催化剂研制成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2 闫明星 王群 记者 姜雪松;纳米催化剂“水中取氢”[N];哈尔滨日报;2010年

3 林世雄邋本报记者 通讯员 李静;纳米催化剂合成的重大突破者[N];福建日报;2008年

4 丛林;纤维素水解技术取得新进展[N];中国化工报;2011年

5 记者 刘霞;新纳米催化剂能在可见光下快速分解水[N];科技日报;2013年

6 钟科;中科院三元催化转换器系统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7 特约记者 呼跃军;清华大学与包头联合研发稀土材料[N];中国化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柏_g;基于表面电荷状态调控的金属基复合纳米催化剂设计与可控合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张泽武;金属氧化物封装Au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李超;一维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有机染料降解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金仁喜;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毛宝华;纳米催化剂和能源器件表面化学性质的原位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6 刘鹏龙;可见光响应型金属纳米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催化储氢材料放氢中的应用[D];内蒙古大学;2017年

7 鲁文帅;纳米催化剂原位打印的石英微热板甲烷传感阵列[D];清华大学;2016年

8 张东慧;金属—铁酸盐复合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刘鸿飞;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10 徐贻成;具有温控相分离功能的铑纳米催化剂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凯;二氧化钛纳米带负载Au-Ag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吴静谧;CO低温氧化高效Pd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其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刘慧芳;Pickering乳液/有机双相体系用于水相加氢[D];山西大学;2014年

4 蒋玉娇;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仿生调控制备及水相催化性能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5 朱伟伟;一锅法制备脯氨酸基磁性纳米催化剂及对非均相酰胺交换反应的催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6 刘宴升;负载型钯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6年

7 张朕;静电纺纳米纤维负载贵金属复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石丽丽;聚合物单晶负载纳米催化剂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9 余燕云;磁性纳米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在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10 郭印丽;Ag/TiO_2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降解氯代苯酚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87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2587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c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