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新疆塔里木盆地葡萄根际溶磷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发布时间:2016-11-20 19:50

  本文关键词:新疆塔里木盆地葡萄根际溶磷细菌的筛选和鉴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年

新疆塔里木盆地葡萄根际溶磷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马雪蕾  

【摘要】:磷是限制植物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子。新疆塔里木盆地盐碱土质中磷的高固定率造成土壤中磷肥的肥效较低,而溶磷菌剂在当地的应用效果也不佳。因此,在特定地区筛选高效溶磷细菌对当地溶磷菌剂的大规模使用意义重大。试验以新疆环塔里木盆地地区葡萄主栽区(鄯善、阿克苏、和田、焉耆、和硕)不同品种、不同树龄葡萄根际土壤为供试土样,探索溶磷细菌的分布,筛选高效溶磷细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鉴定,得到以下结论:1.新疆环塔里木盆地葡萄根际土壤中存在大量溶磷细菌,本试验共筛出溶无机磷细菌263株,溶有机磷细菌226株;不同地区、品种、树龄根际土壤中溶磷细菌数量有一定差异;土壤中速效氮含量与溶磷细菌数量有显著正相关性。2.溶无机磷细菌的溶磷量在94.64μg·mL-1至1330.66μg·mL-1之间,溶磷量大于700μg·mL-1的菌株有42株,溶有机磷细菌的溶磷量在1.64μg·mL-1至52.02μg·mL-1,溶磷量大于30μg·mL-1的菌株有22株。3.结合细胞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37株溶无机磷细菌分别属于5个属10个种,18株为沙雷氏菌属(Serratia sp.),14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其余5株分别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16株溶有机磷细菌分别属于7个属7个种,5株假单胞菌(P.brassicacearum),2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2株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2株沙雷氏菌属(Serratia sp.);其余3株分别属于阴沟肠杆菌(E.cloacae)、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和产碱杆菌(Advenella kashmirensi)。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663.1;S18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彩霞;傅华;;根系分泌物的作用及影响因素[J];草业科学;2009年09期

2 刘文强;贾玉萍;赵宏坤;;16 S rRNA在细菌分类鉴定研究中的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2006年11期

3 陈刚才,甘露,王仕禄,万国江;土壤中元素磷的地球化学[J];地质地球化学;2001年02期

4 张丹;罗格平;许文强;朱磊;;新疆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化[J];干旱区地理;2008年02期

5 覃丽金;王真辉;陈秋波;;根际解磷微生物研究进展[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鲁如坤;土壤磷素水平和水体环境保护[J];磷肥与复肥;2003年01期

7 王富民,刘桂芝,张彦,吴皓琼,沙长青,李雅文,王延秋,徐浩林,徐光云;高效溶磷菌的分离、筛选及在土壤中溶磷有效性的研究[J];生物技术;1992年06期

8 鲁如坤;我国土壤氮、磷、钾的基本状况[J];土壤学报;1989年03期

9 童学军,严小龙,卢永根,年海,郑少玲;广东大豆地方种质磷效率特性研究 Ⅰ.大豆基因型磷效率特性差异及其与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J];土壤学报;1999年03期

10 鲁如坤;我国的磷矿资源和磷肥生产消费 Ⅱ.磷肥消费和需求[J];土壤;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腾;溶磷菌株选育及菌群协同作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旭东,于振文,樊广华,潘庆民;钾素对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5期

2 杨晓玉;胡淳淳;王秀峰;史庆华;魏珉;杨凤娟;;硝酸盐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及镁、铁、铜、锰、锌含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3 姚元涛;宋鲁彬;张丽霞;田丽丽;;茶树硼素营养研究现状与展望[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4 刘明来;张新权;曲莎;;不同叶面肥对金太阳杏生长发育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5 卢丽萍,高贤彪,吴建明,高弼模,杨果,管力生,杨光;山东省土壤代换性镁含量分布特征及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1995年06期

6 刘光栋,杨力,宋国菡,泉维洁,卢桂菊,韩秀香,邵良栋;镁钙营养对肥城桃品质影响及合理用量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98年06期

7 杨满兰;刘瑛;;宜春土壤钾素现状及钾肥合理配置与施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8期

8 杨满兰;刘瑛;黄小英;梅赣华;杨志勇;;从宜春土壤磷素现状浅谈磷肥的合理配置与施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9 王义;贺春萍;郑肖兰;杨芩;郑服从;;土壤解磷微生物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9期

10 潘耀晃;朱同胜;;江淮土壤钾素的分布和钾效[J];安徽农业科学;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传龙;马友华;李帆;蒋光月;周维平;;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养分淋失及春甘蓝产量的影响[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齐鑫山;聂岩;田明英;;果园间种白三叶草对土壤生态及果树生产影响的试验研究[A];山东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4—2006)[C];2007年

3 张艳军;饶敏;杨绍聪;吕艳玲;段永华;;菜豌豆田与小麦田不同层次土壤养分含量对比分析[A];2006年玉溪市“生态立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姚元涛;张丽霞;;茶树硼素营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童学军;严小龙;卢永根;;大豆基因型冠部、根部磷效率特性[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李本银;郝秀珍;王慎强;周东美;;长期肥料试验及其对土壤和作物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A];江苏耕地质量建设论文集[C];2008年

7 孔祥银;高如泰;何跃东;任慧勤;陈清;黄元仿;贾小红;;果园土壤养分动态的分析——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8 贾小红;高如泰;任慧勤;陈清;黄元仿;梁金凤;;种植结构变化对菜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9 尹永强;何明雄;韦峥宇;徐增汉;潘炜玲;;烟草镁素营养研究进展[A];中国烟草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耿丽平;陆秀君;赵全利;刘文菊;;秸秆还田土壤中草酸青霉菌HB 1解磷能力的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东;东祁连山高寒草地优势植物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波浪;绿洲棉田磷素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和技术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钱轶超;浅水湖泊沉积物磷素迁移转化特征与生物作用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吴春勇;富锌水稻锌营养生理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韩春丽;新疆棉花长期连作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6 刘素青;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决策与自适应模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7 吴敏;广州市青山绿地—城市林带林区生态功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王艳;中国温室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秦树高;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地下竞争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龚明波;溶磷微生物分离、应用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颖;不同棉花基因型钾吸收和利用效率差异的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亚艺;水稻—油菜轮作中钾肥效应及作物—土壤体系钾素动态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国玲;不同环境下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罗娇赢;哈尔滨市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腾飞;控释肥对茶园土壤养分及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石岳峰;控释氮肥在超级玉米上的平衡施肥与养分高效利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侯欣;不同光照条件下NO_3~-胁迫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陈秀灵;不结球白菜耐高锌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丽娟;砂姜黑土玉米秸秆碳、氮矿化特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薛杨;辽河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道中;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磷吸附和解吸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2 马玲玲;韩晓日;刘骏;王晔青;王玲莉;李鑫;;长期定位施肥对棕壤有机磷形态及转化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

3 王晔青;韩晓日;周崇俊;张靓;郭昆;;长期施肥棕壤微生物量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

4 袁东海,李道林;安徽省主要土壤磷素形态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5 王根绪,马海燕,王一博,常娟;黑河流域中游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影响[J];冰川冻土;2003年04期

6 陶雪琴;孙观秋;欧永聪;卢桂宁;周康群;;一株菲高效降解菌的环境适应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5期

7 邢礼军,王幼珊,张美庆;VA真菌与解磷细菌双接种促进植物对磷素吸收作用[J];北京农业科学;1998年03期

8 刘建玲,张凤华;土壤磷素化学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9 冯月红,姚拓,龙瑞军;土壤解磷菌研究进展[J];草原与草坪;2003年01期

10 田宏,姚拓,张德罡;兰州地区草坪草根际溶磷菌分离及溶磷能力初步测定[J];草原与草坪;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在海;铜硫化矿生物浸出高效菌种选育及浸出机理[D];中南大学;2002年

2 吴学玲;抗性浸矿细菌的选育及抗性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茂春;细菌分解磷矿基础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2 徐文静;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的混合培养及其浸铜机制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赵珂;溶磷菌YM3-2S溶磷特性及溶磷基因的克隆[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4 王建伟;混合细菌及紫外诱变对低品位黄铜矿浸出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5 周波;难选鲕状赤铁矿焙烧—磁选和直接还原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俊;陆俊锟;康丽华;杨振德;;红树林溶磷菌的初步鉴定、溶磷能力测定及其优化培养[J];微生物学通报;2009年08期

2 冯瑞章;姚拓;周万海;龙瑞军;;不同生存环境和磷酸盐对4株溶磷菌溶磷能力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9年06期

3 龚明波;范丙全;金振国;魏国才;王洪媛;;适应玉米生产的溶磷真菌筛选及其应用[J];微生物学报;2010年12期

4 刘文干;何园球;张坤;樊建波;曹慧;;一株红壤溶磷菌的分离、鉴定及溶磷特性[J];微生物学报;2012年03期

5 汤树德,石晶波,高强俊;高效溶磷黑曲霉菌株筛选、溶磷机制及其条件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83年05期

6 王富民,刘桂芝,张彦,吴皓琼,沙长青,李雅文,王延秋,徐浩林,徐光云;高效溶磷菌的分离、筛选及在土壤中溶磷有效性的研究[J];生物技术;1992年06期

7 王光华,周克琴,金剑,潘相文,赵英;不同碳源对三种溶磷真菌溶解磷矿粉能力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4年02期

8 蒋国彪;马沁沁;方志轩;雍彬;刘欣林;王一丁;;一株高效溶磷小麦内生菌的筛选与鉴定[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林启美,赵海英,赵小蓉;4株溶磷细菌和真菌溶解磷矿粉的特性[J];微生物学通报;2002年06期

10 刘晓芳,黄晓东,孔健;不同的碳源、氮源及碳氮比对微生物溶磷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煜沛;杨秋忠;;台湾亚热带地区溶磷微生物之多样性[A];第九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1年

2 陈俊;康丽华;陆俊锟;;红树林PGPR培养条件和溶磷能力的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李玫;;红树林根际溶磷菌的溶磷能力及促生效应初步研究[A];第四届中国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何加骏;叶小梅;王小妹;;一株土生克雷伯氏菌对土壤溶磷效果研究[A];江苏耕地质量建设论文集[C];2008年

5 崔昌华;郑肖兰;贺春萍;李锐;马小娟;梁艳琼;;胡椒根际溶磷菌株H3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赵珂;陈强;;溶磷菌YM3-2S溶磷基因的克隆与表达[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杨秋忠;洪美华;谭镇中;施养信;苏孝华;沈佛亭;;多种溶磷能力微生物肥料之间发与利用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8 王稚萱;刘晓芳;孔健;;3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解磷效果研究[A];山东微生物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乔志伟;石灰性土壤溶磷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在复垦土壤上的应用[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2 易艳梅;细菌溶磷作用及其对磷矿粉重金属释放和小麦盐胁迫的缓解[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龚明波;溶磷微生物分离、应用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刘富平;槟榔根际溶磷微生物与菌肥制备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刘之广;溶磷细菌及控释肥料对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6 范丙全;北方石灰性土壤中青霉菌P8(Penicillium oxalicum)活化难溶磷的作用和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7 钟传青;解磷微生物溶解磷矿粉和土壤难溶磷的特性及其溶磷方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雪蕾;新疆塔里木盆地葡萄根际溶磷细菌的筛选和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廖康;溶磷菌的筛选及产酸溶磷特性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09年

3 杨慧;溶磷高效菌株筛选鉴定及其溶磷作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4 黄伟;红壤中溶磷菌的筛选及溶磷特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5 程淑琴;两株溶磷菌在两种土壤中的溶磷作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6 方志轩;小麦内生溶磷细菌的溶磷效果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7 栾丽英;葡萄根际高效溶有机磷细菌的筛选及其溶磷特性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稼涵;西北地区葡萄园溶磷真菌的筛选、鉴定和促生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朱斌;玉米根际高效溶磷菌株的分离鉴定、室内溶磷条件和溶磷效果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蒋国彪;小麦溶磷内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溶磷特性的初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新疆塔里木盆地葡萄根际溶磷细菌的筛选和鉴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4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84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b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