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绿肥长期轮作对水稻土壤及根系细菌群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12-01 09:08

  本文关键词:稻—稻—绿肥长期轮作对水稻土壤及根系细菌群落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年

稻—稻—绿肥长期轮作对水稻土壤及根系细菌群落的影响

王秀呈  

【摘要】:绿肥是保持并提高土壤肥力和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集作物轮作、施用有机肥优点于一体,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推广绿肥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土壤健康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绿肥轮作相关的基础研究较为薄弱,成为限制其推广的因素之一。虽然已有绿肥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相关报道,但由于方法和技术所限,研究不够系统深入,特别是绿肥对后茬作物根际微生物影响的研究尚属空白。本课题拟以湖南祁阳农田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具有30年长期定位历史的稻-稻-绿肥(GM)【豆科植物紫云英(MV)、禾本科植物黑麦草(RG)和十字花科植物油菜(RP)】及稻-稻-冬闲轮作(WF)水稻根系统为材料,采用基于16S rRNA Illumina Miseq测序、Q-PCR、DGGE等方法并结合土壤的生化指标,研究不同绿肥轮作对稻田散土、水稻根际土和水稻根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组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田散土、水稻根际土和水稻根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与组成存在显著差异。稻田散土的微生物多样性明显高于根际土和水稻根,且施加绿肥会增大这种差距。在微生物组成上,Proteobacteria是所有样品的优势种群。在属的分类水平上,稻田散土中含量比较高的一些种群,如Gemmatimonas、Janthinobacterium以及Acidobacteria等,在水稻根内却很低;相反,在水稻根内含量很高的种群如Anaeromyxobacter、Pantoea、Burkholderia等,但在稻田散土中含量却很低;而根际土则表现出对Pseudomonas、Clostridium、Acinetobacter明显的富集作用。(2)绿肥降低了水稻根际土细菌的多样性和均一性,但增加了细菌的基因拷贝数。不同绿肥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同时绿肥还改变了根际土细菌的主要类群,冬闲处理组的主要类群是Firmicutes,而绿肥处理组的主要类群则属Poteobacteria。CCA结果表明绿肥处理组的细菌群落结构明显不同于冬闲处理组,但绿肥的种类对其影响不大。另外,绿肥处理组细菌的落结构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以及固氮酶活性有很好的相关性。(3)不同绿肥对水稻根内生菌多样性的影响并不一致,但都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16S rDNA的定量PCR结果表明应用绿肥能够显著提高水稻根内生菌的数量,尤其是紫云英绿肥和黑麦草绿肥。在微生物组成上,紫云英绿肥促进了水稻根对Burkholderia和Pseudomonas富集作用,占到其总类群的30%。(4)绿肥显著提高了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含量,增强了固氮酶活性,但不同绿肥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且绿肥对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无显著影响。另外,我们还发现在紫云英处理组中,Pseudomonadales、Burkholderiales在稻田散土中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处理,但在根内生菌中含量却明显高于其他处理。(5)应用绿肥显著增加了水稻根际土固氮菌nifH基因拷贝数,但在稻田散土和水稻根内,只有紫云英组和黑麦草组的nifH基因拷贝数有所增加,油菜组反而降低。DGGE电泳图谱显示,黑麦草处理组的条带数最多,紫云英次之,然后是冬闲组,油菜组最少。由此可以说明不同绿肥对水稻根系固氮菌的影响各有不同。在水稻根内Burkholderia kururiensis和Rhodopseudomonas spp.共同存在于所有样品中,而Agromonas oligotrophica则只存在于绿肥组的水稻根内。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11;S55;S154.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Effects of Long-Term Winter Planted Green Manure o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eddish Paddy Soil Under a Double-Rice Cropping System[J];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晓燕;袁玲;;重金属Pb、Cd在石灰性褐土上对小白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2 崔荣宗;杨果;李彦;魏建林;姜国志;;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香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3 赵春芝;张守仕;王超;刘连航;陈利平;刘荣宁;;流动注射分析法分析土壤有效磷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4 王连祥;闫传胜;袁方耀;张学锋;;莘县保护地土壤养分含量与盐渍化状况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5 姚玉敏;王秀峰;于喜艳;杨凤娟;史庆华;;不同栽培基质对甜瓜品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6 郭文文;诸葛玉平;李建勇;宗晓庆;娄燕宏;;转基因番茄栽培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7 王东红;史庆华;王秀峰;魏珉;胡瑾瑜;郭长美;;蚯蚓粪对樱桃萝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8 刘腾飞;张丽霞;韩晓阳;;茶树专用控释肥在幼龄茶园的肥效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9 刘腾飞;张丽霞;张民;韩晓阳;彭正云;江崇焕;;控释肥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10 余文娟;田雪梅;夏文通;温飞燕;魏珉;;农业废弃物作为番茄穴盘育苗基质配方的筛选[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孝良;于群英;纵艳芝;;安徽沿淮地区几种类型土壤的电荷性质研究[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理科卷)[C];2005年

2 甘旭华;唐欣昀;Raymond Liu;;Nutrismart生态肥中微生物释放硅的效果[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李孝良;孙莉;于群英;;安徽省部分水稻土中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张祥明;;美盛肥料对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家嘉;李录久;吴萍萍;;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生长性状的影响研究[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常江;杜艳;姚艳娟;;安徽省主要土壤铅含量及其与小麦幼苗生长相关性研究[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虎成;徐坤;;水肥一体化对生姜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A];山东园艺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晓燕;代明亮;李松涛;李天忠;;氨基酸生物有机肥在梨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A];梨科研与生产进展(五)[C];2011年

9 王妲;曲柏宏;;钙处理对苹果梨叶片及果实生理特性的影响[A];梨科研与生产进展(五)[C];2011年

10 张钊;白向玉;周磊;;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在污泥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锦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贺春燕;施肥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3 陈波浪;绿洲棉田磷素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和技术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侯钰荣;伊犁绢蒿生理生态适应性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俊峰;氮、水和温度对羊草有性生殖及克隆生长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吉艳芝;填闲作物阻控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郑光辉;江苏部分地区土壤属性高光谱定量估算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张春红;废纸二次纤维氰乙基化改性及制备复合材料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韩春丽;新疆棉花长期连作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10 王艳;中国温室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少伟;铁锰硅对凤眼莲生物质结构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莫琼;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马琳;砷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渗透反应墙材料筛选及除砷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倪玲珊;菹草对长江中游湖泊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潘媛;不同油菜品种硼吸收利用差异与细胞壁组分关系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宁大伟;江汉平原油菜—水稻轮作制度下施肥效果及经济效益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朱小娇;施用工程菌和草木灰对污染土壤Cd形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杨莹莹;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费云舟;污泥污染土壤中接种AM真菌对紫云英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蔡东;鄂南棕红壤区施用石灰对桃园土壤和树体营养的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海,蒋平安,艾尔肯,周抑强;种植苜蓿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干旱区地理;2005年02期

2 刘京,常庆瑞,李岗,魏永胜;连续不同施肥对土壤团聚性影响的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0年04期

3 彭新华,张斌,赵其国;红壤侵蚀裸地植被恢复及土壤有机碳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3年10期

4 曹卫东;黄鸿翔;;关于我国恢复和发展绿肥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年04期

5 刘国顺;罗贞宝;王岩;李洪亮;王国锋;马京民;;绿肥翻压对烟田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6年01期

6 ;Formation and Water Stability of Aggregates in Red Soils as Affected by Organic Matter[J];PEDOSPHERE;1996年01期

7 姚贤良,于德芬;关于集约农作制下的土壤结构问题——Ⅰ.有机物料及其利用方式对土壤结构的影响[J];土壤学报;1985年03期

8 关连珠,张伯泉,颜丽;不同肥力黑土、棕壤微团聚体组成及其胶结物质的研究[J];土壤学报;1991年03期

9 赖庆旺,李茶苟,黄庆海;红壤性水稻土无机肥连施与土壤结构特性的研究[J];土壤学报;1992年02期

10 李忠佩,林心雄,程励励;施肥条件下瘠薄红壤的物理肥力恢复特征[J];土壤;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蕴洁,王忠,王维学,陈亮,陈刚,熊飞;水稻根的负向光性(简报)[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年05期

2 舒理慧;黄斌;;水稻根提取液在花药培养中的效用[J];植物杂志;1979年04期

3 张跃林;莫小真;廖苏华;丘元盛;李信;王有为;龙崇杓;;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A-15与水稻根的结合作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4年06期

4 王忠,莫亿伟,钱善勤,顾蕴洁;水稻根的负向光性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3年01期

5 孙品贤;水稻根区施药治虫效果好[J];昆虫知识;1980年03期

6 周大喜,殷珂,许智宏,薛红卫;生长素极性运输在水稻根发育中的作用(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3年12期

7 李隼;黄胜东;赵福庚;;重金属镉对水稻根毛细胞钾离子吸收过程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11年05期

8 陈高忠;江泽;张培铨;;水稻根外喷肥是多快好省的一项重要增产措施[J];科技简报;1976年14期

9 王继文,徐继,辛淑英,张云;水稻根际固氮菌与水稻根愈伤组织联合固氮体系的研究初报[J];植物学通报;1988年02期

10 廖宗文;应用电子探针研究黄叶生理病的水稻根内硅和铁分布[J];植物生理学报;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顾蕴洁;钱晓旦;张二金;刘大同;;关于水稻根负向光性中信号转导的研究[A];第六届中国植物逆境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李家兴;谢易铮;林紫慧;李达源;;不同品种水稻根部铁膜形成及其对铁、磷与砷吸收之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家兴;谢易铮;林紫慧;李达源;;不同品种水稻根部铁膜形成及其对铁、磷与砷吸收之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书婷;李娜;曹孟良;王敬强;赵康;娄晓敏;陈希曙;邵建敏;徐宁志;刘斯奇;;水稻根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蛋白质组动力学研究[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5 严顺平;苏维埃;汤章城;孙卫宁;;水稻根中盐胁迫响应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的分析[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6 何勇;廖红;严小龙;;局部供磷条件下旱种水稻根形态构型的适应性变化[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杨乔松;;用蛋白质血型方法鉴定水稻根中铝毒响应蛋白:半胱氨酸酶在铝响应中起关键作用(英文)[A];广东省植物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孙彤;李伟;刘祥林;印莉萍;;缺铁胁迫诱导的水稻根转录本组和蛋白质组分析[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9 刘红艳;朱亚芳;汤章城;苏维埃;;水稻中OsAKT1的功能调节与RWC3的功能调节相关联[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曾凡荣;张国平;;水稻根对三价(CrⅢ)和六价(CrⅥ)铬吸收特性的动力学研究[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版编辑 邵立江 记者 朱彤 记者 刘志强 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徐林忠 刘传德;[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飞娟;汞胁迫下水稻根蛋白质组学及抗性相关基因功能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李援亚;水稻根特异表达基因的克隆及启动子元件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泽勇;一氧化氮缓解水稻根中铝离子毒害机制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丁沃娜;水稻根毛发育调控基因OsRHL1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张晓霞;水稻根相关细菌的多相分类及Rheinheimera tangshanensis sp.nov.的描述[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卜媛媛;高浓度铵态氮条件下与水稻根长相关的QTL解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7 蒋甲福;OsRMC基因调控水稻根生长发育的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8 汪月霞;关于水稻根负向光性机理的探讨[D];扬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呈;稻—稻—绿肥长期轮作对水稻土壤及根系细菌群落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张二金;关于水稻根负向光性光受体和影响因素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3 钱善勤;关于水稻根负向光性机理的探讨[D];扬州大学;2005年

4 莫亿伟;水稻根的负向光性及其影响因素[D];扬州大学;2003年

5 钱晓旦;关于水稻根负向光性中信号转导的初步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6 倪玲飞;硅缓解水稻幼苗铜毒性及水稻根锑毒性的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7 姚秋林;水稻根特异表达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曹艳花;长期豆科绿肥轮作水稻根内生细菌多样性及促生功能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9 张海;溶解性有机质影响下氧化铜纳米颗粒对水稻根的致毒机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付艳茹;水稻根毛长度测量方法的建立及其多样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稻—稻—绿肥长期轮作对水稻土壤及根系细菌群落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0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00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e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