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蜡梅科植物基因组大小预测与核型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03 16:32
【摘要】:蜡梅科(Calycanthaceae)植物属于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包含多种著名的观赏植物。特别是该科植物——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因其在寒冷少花的冬季绽放而格外著名。到目前为止,有关基因组大小方面的研究尚未公开报道。因此,本文利用流式细胞术预测蜡梅科基因组大小,为该科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同时,本文采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分析蜡梅科染色体核型,为探讨该科物种的亲缘关系提供新的细胞学证据。主要结论如下:1、蜡梅科细胞核悬浮液制备体系通过设置Tris·MgCl2、WPB、LB01和Partec商用解离液共4种裂解液,以及不同的实验材料、裂解液处理时间、内标法与外标法的选择和染色时间等影响因素的探索实验。结果发现,用新鲜幼嫩叶片做实验材料,在解离液WPB中裂解3min,使用50μg/ml的荧光染料DAPI低温避光染色10min后上机检测效果最好。该方法具有细胞碎片少、主峰清晰等优点。2、蜡梅科基因组大小测定本实验以水稻‘日本晴’(Oryza sativa‘Nipponbare’)及大豆William 82(Glycine max‘William 82’)为参照植物,首次将流式细胞仪用于蜡梅科物种的基因组大小测定中。测定结果表明: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亮叶蜡梅(Ch.nitens)、柳叶蜡梅(Ch.salicifolius)、西南蜡梅(Ch.campanulatus)、夏蜡梅(Calycanthus chinensis)、美国蜡梅(C.floridus)的基因组大小依次为805.88Mb、673.57Mb、873.58Mb、790.46Mb、838.38Mb、854.79Mb。3、蜡梅科核型分析通过使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3.5h或者4.0h、卡诺固定液固定之后在60℃恒温条件下的1mol/L HCl中解离8min并且利用改良卡宝品红染色5-10min后在Olympus显微镜下镜检的常规压片法实验流程,对蜡梅科的新鲜幼嫩叶片进行处理,然后进行染色体制片。结果表明,蜡梅科6个物种的染色体基数均为11,染色体数目均为22。染色体类型有1种,即着丝点全部位于染色体中部(m)而且都没有随体。核型类型有1A、1B两种。
【图文】:

西南蜡梅,夏蜡梅,蜡梅,美国


图 1-3 柳叶蜡梅 图 1-4 西南蜡梅Fig.1-3 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 Fig.1-4 Chimonanthus campanulatus图 1-5 夏蜡梅 图 1-6 美国蜡梅Fig.1-5 Calycanthus chinensis Fig.1-6 Calycanthus floridus

西南蜡梅,夏蜡梅,蜡梅


图 1-3 柳叶蜡梅 图 1-4 西南蜡梅Fig.1-3 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 Fig.1-4 Chimonanthus campanulatus图 1-5 夏蜡梅 图 1-6 美国蜡梅Fig.1-5 Calycanthus chinensis Fig.1-6 Calycanthus floridus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685.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逄洪波;高秋;李sビ,

本文编号:2531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531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0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