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不同入侵程度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对本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2-16 05:57
【摘要】:在诸多生态系统中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常共存。入侵植物具有一些本地植物所不具备的功能性状。目前,基于功能性状的研究是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不同入侵程度的入侵植物对本地植物群落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入侵程度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和与其共存本地植物的功能性状及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探究不同入侵程度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本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差异及不同入侵程度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对本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对阐明以加拿大一枝黄花为代表的入侵植物成功入侵的机理及构筑外来植物防控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加拿大一枝黄花株高随其入侵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这使其在生长过程中获取更多有利资源(尤其是光)。2.与高度入侵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共存本地植物的株高、叶柄直径、叶宽均显著高于与低度和中度入侵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共存的本地植物。高度入侵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对本地植物的胁迫加强,反而促进本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增加以提升自身竞争力。3.加拿大一枝黄花株高、茎干直径、叶柄直径和叶厚在低度、中度和高度三种入侵程度下均明显高于与其共存的本地植物。更高的株高有利于其获得更高资源(特别是光)竞争的优势,并进一步荫蔽与其共存的本地植物,从而促进其进一步入侵。4.低度入侵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本地植物的功能性状相似,二者的共存生境过滤起主要作用。随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程度的增加,加拿大一枝黄花和与其共存的本地植物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两者生态位臻于分化,故在中度和高度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本地植物的共存中限制相似性发挥作用凸显。5.高度入侵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显著降低本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即物种种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这可能是因为高度入侵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本地植物,且高度入侵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存竞争优势明显高于与其共存的本地植物。6.加拿大一枝黄花中度和高度入侵显著增加本地植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即植物特征加权平均数指数、Rao’S二次熵指数、Masonα和Masonβ功能多样性)。由于中度和高度入侵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诸多功能性状显著高于与其共存的本地植物,导致其物种生态位分化,而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增加更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从而使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更加稳定以利于其入侵。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茜茜;龙文兴;杨小波;熊梦辉;康勇;黄瑾;王旭;洪小江;周照骊;陆雍泉;方精;李时兴;;海南岛3个林区热带云雾林植物多样性变化[J];植物生态学报;2016年05期

2 刘小文;何福林;齐成媚;全沁果;敖艳;李园;骆鹰;颜冬冬;曹坳程;;外来植物豚草入侵对土壤碳氮转化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6年02期

3 王坤芳;纪明山;彭爽;;不同入侵程度下少花蒺藜草对植物群落特征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11期

4 Hongguang Xiao;Congyan Wang;Jun Liu;Lei Wang;Daolin Du;;Insights into the differences in leaf functional traits of heterophyllous Syringa oblata under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ies[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15年03期

5 龙连娣;缪绅裕;陶文琴;;中国公布的3批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特征与入侵现状分析[J];生态科学;2015年03期

6 刘晓娟;马克平;;植物功能性状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5年04期

7 刘长柱;郭强;池秀莲;;我国温带山地森林48种常见树种叶片重量-出叶强度的关系[J];植物学报;2015年02期

8 叶小齐;吴明;邵学新;梁雷;;加拿大一枝黄花水提液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及其机理[J];草业学报;2014年06期

9 李委涛;郑玉龙;冯玉龙;;飞机草入侵种群与原产地种群生长性状的差异[J];生态学报;2014年23期

10 周晓果;卢文科;叶铎;温远光;;基于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的森林群落构建机制[J];广西科学;2014年05期



本文编号:2580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580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1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